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不过有的人栽的跟头多些,有的人栽的少些罢了。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这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这时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另一条是吸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后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哪一条路。
【小题1】关于“人生与失败”正确的说法是
A.人生中总会遇到失败
B.一部分人会栽跟头
C.永远都一帆风顺
D.失败是可以避免的
【小题2】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A.失败就是痛苦
B.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成功
C.失败不可怕,而胜利却很可怕
D.痛苦是失败的终点站
【小题3】符合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失败不可怕
B.痛苦是失败的终点
C.吸取教训
D.失败是成功之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0-12-15 09:2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其发展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在过去几年的发展黄金期,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这都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开启的新篇章。深度学习旨在模拟人脑结构建立大规模神经网络,在充沛的数据支持下,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
其实所谓深度学习技术已经默默为我们服务多年了,谷歌搜索、脸书(Facebook)的自动图片标记功能、苹果的语音助手、亚马逊推送的购物清单,甚至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都是深度学习的产物。但是这种快速的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安全和失业问题的担忧。霍金、马斯克等学家都公开发声,担心人工智能会失去控制,上演科幻小说中人机大战的情节。其他人则害怕认知工作的自动化将会导致大面积的失业。两个世纪以后的今天,曾经的“机器问题”卷土重来,我们需要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摘编自杨宁《终身学习时代已经到来》,2017年9月I4日人民网)
材料二
人工智能(AI)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业务流程或全新的商业模式,而是对现有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造。AI重在提升效率,而非发明新流程、新业务。未来10年,不仅仅是高科技领域,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尽早为自己的业务流程引入“AI+”的先进思维方式,就很容易处于落后的追随者地位。
在国家层面进行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布局,这绝不是一件过于超前的事。人工智能发展涉及科研向产业转化的诸多挑战,在各行业应用AI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流程都需要更高层面的信息共享和整体规划,未来的因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革命则亟待新一代教育体制、人才培养与再培训机制、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的建立和完善单靠企业或社会的力量,这些全局层面的问题是很难得到快速解决的。

材料三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石博盟〔ScottBeaumont〕介绍,谷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贯穿于各个产品线,包括消费者导向的产品,比如谷歌翻译中的图象识别技术,可以通过相机镜头去翻译标志、菜单等;对数据中心的控制和评估可以提高效率;在医学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提高筛查出疾病的准确率。
“现在来中国介绍和探讨AI是最佳的时机。因为中国拥有大量科技资产,还有很多的计算机科学家,谷歌在中国也雇佣了很多软件工程师。除此之外,中国一旦有一个想法,就立刻把它打造成一个原型的能力非常强,还有海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所以中国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石博盟说。
(摘自《对话谷歌大中华区总裁:中国人工智能有得天独厚优势》,2017年10月12日新浪科技)
【小题1】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发展得十分迅猛,这得益于充沛的数据支撑下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
B.谷歌搜索、苹果的语音助手等技术,是通过对模拟人脑结构建立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而实现的。
C.人工智能已经引发了新的产业革命,对卷土重来的“机器问题”我们还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
D.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尽早为自己的业务流程引入“AI+”的思维方式,否则在未来十年很难领先。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A.材料一详述了人工皆能发展的历史,以及人们因其迅猛发展而产生的对于安全和失业问题的担忧,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担忧都不无可能。
B.材料一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会产生根本性的改造,指出应该在国家层面做好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具有前瞻性。
C.石博盟看中中国的原因是中国拥有大量科技资产、大量计算机科学家、还有海量的数据,所以他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D.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所受的阻力最小,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凭借自身的优势,中国可以在更高层面实现信息共享和整体规划。
【小题3】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少功:好小说要“始于情感,终于人物”
——《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韩少功
舒晋瑜
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因为他总能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深层动因,并以文字的形式,极端艺术化的手法诉诸作品。与20世纪80年代贴着“先锋”标签的作家不同,韩少功算不得先锋派作家,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保持着先锋的姿态。
中华读书报:《孤独中有无尽繁华》和《夜深人静》,收入了一些旧作,但是阅读时,不论翻到哪一页都能迅速吸引我看下去。我觉得这才是好小说。您对小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
韩少功:文无定法,很难有个好小说的行业标准。不过有些基础标准绕不过,比如标准之一,我归结为八个字:始于情感,终于人物。什么叫“始于情感”?就是对笔下的东西有感觉,有情感,有某种冲动,不是搬个理念或者技巧来哗众。什么叫“终于人物”?就是要落实于人物,把人物写得鲜活、结实、丰富,不能成为一些华丽的影子和流行的标签。没有这一条,玩结构、堆情节、秀文体,就都成了空中楼阁,画鬼容易画人难。
中华读书报:您是最重视文体探索的中国作家之一。是什么原因使您具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韩少功:西方文学是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几乎都在学外语,都在做翻译,因此30年代至80年代的翻译质量总体上最高,使中国文学创作受益匪浅。但后来的情况有些变化。一是出版社热衷于抢档期,拼市场,粗制滥造者多。二是外语教学的应试化和功利化。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才子,词汇量不算小,语法点都精确,肯定能考出高分,但一旦离开课本,对很多寻常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常常是一脸茫然。有一次我说到自己的知青经历,说“农村就是我的大学”,一个学西班牙语的博士竟然拒绝翻译,似乎觉得这句话不通。这样的人来做文学翻译,岂不可怕?我这里的意思是说,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眼下很多外语人才的文化修养不够。当年梁实秋建议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来翻译一本外国文学,支了一招,但眼下实行起来太难。
中华读书报:在您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无论是《马桥词典》《山南水北》或是《日夜书》这种思考,在不同的年代是否也有一些变化?
韩少功:当然会有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社会变化在产生逼压,也是自己知识和感受的变化在促成变焦。两种变化交错,差不多就是古人所说“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爸爸爸》加上语言哲学,才会有《马桥词典》。《马桥词典》加上中国的城镇化,才会有《山南水北》。正常的作家都在不断地做这种加法。写作就是吸收各种变化的过程,以便把感受积累做成一些“有意味的形式”,做出各种文字的形式感。
中华读书报:您曾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对中国的文学评奖怎么看?会不会觉得遗憾?
韩少功:我没把获奖的作品读全,但相信大多数是实至名归,受奖无愧的。即便有的写得不够好,但得到一些鼓励也不是坏事。在这个圈子里混,得有平常心。同行们都不容易,这是第一条。不用太多时间,哪怕只有一、二十年,人们记忆中就没有奖不奖了,只会看作品好不好,这是第二条。我也得过奖。得奖时多想想第二条,没获奖时多想想第一条,这就比较好办。
中华读书报:如果请韩老师自我评价在文坛中的地位,您会将哪个点确定为自己的坐标?在中国文坛中,您认为自己的作品有何独特的价值?
韩少功:文学生态需要多样性,大家各干各的事,不必要互相看齐。中国是一个世俗化传统很强的社会,文学从来不缺烟火气,拿电视遥控器摁上一圈,你会发现一个个频道都充满着高分贝的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纸媒和网络上也差不多。这大概算不上什么错。但能不能更多关注精神的“上半部”,面对人和人性的一些难点,可能是我更有兴趣的工作。上要着天,要有哲学和美学的远望;下要着地,有老百姓真情实感的和泥带水——我最喜欢读的作品就是这种。至于写作,自己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谈不上什么“坐标”。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少功在创作上反感那些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的内容,他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深层动因,并诉诸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B.韩少功认为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学习西方文学,不只是要有西方的知识,更要理解西方的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C.韩少功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是有变化的,是一个循环过程,如他的《马桥词典》是在《爸爸爸》上产生的,《山南水北》又是在《马桥词典》上产生的。
D.韩少功虽然并没有贴着“先锋”标签,但他不断地努力,在进行文体、内容等方面的探索,很长时间都保持着先锋姿态。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人物访谈,访谈问题的设置符合被采访的人作为知名作家的身份,针对性强,围绕作品创作等展开设问,设问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技巧性较强。
B.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长于思考,善于探索,他认为西方文学给他很多启发,是因为上个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大都在学外语做翻译。
C.韩少功从未停止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本身感受和认知的变化,和古人所说的“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似。
D.韩少功对获奖抱有一颗平常心,对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并不在意,认为写的不够好却获奖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鼓励,时间长了,人们只会关心作品本身。
E. 韩少功非常低调,说写作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但也有自己的兴趣,如关注精神的“上半部”,关注哲学和美学的远望和老百姓平常的真情实感。
【小题3】韩少功认为,小说应该是“始于情感,终于人物”,结合文本及现实谈一下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超级计算机最早出现在《1929年纽约世界报》的报道中,超级计算机的完整定义是“由超过百处理器组成的,能够完成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

超算领域的国际竞逐并非只有一个维度,而是运算速度、体系规模、产业应用的协同共进,中国超算研发的全面崛起,是建立在强悍的计算个体芯片、先进的运算管理技术、可靠的操作系统支持基础之上的。现今,超算领域的最强争夺,已是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几乎没有哪一方能长久保持超算速度之冠。不过,中国超算的研发实力已经跻身世界第一阵营。

2018年8月5日,国产超算研制向着皇冠又迈进了一步:神威E级超算原型机在国家超算计算济南中心完成部署,并正式启用。可以预期,中国超算未来可以赢得很多世界第一,但这并不表示可以赢得未来。

长期以来,国内更关注升级技术,做好产品,很少去想如何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很多基础概念都是别人提出来的,别人设立这个跑道,我们在上面跟着跑。我们很少找出问题和逻辑的源头,所以,哪怕中国超算的研发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但未能提出更多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也就不能真正掌握未来,因为伟大的创造往往缘一个绝佳的问题。

(摘编自2018年8月刊总第4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材料二:

为进一步在与各国的高性能计算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将百亿亿次(E级)超级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国家“十三五”规划,希望在2020年左右实现这一宏伟研究计划。在2016年启动的国家“十三五”高性能计算专项课题中,国防科技大学、中科曙光和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同时获批开展E级超级计算原型系统的研制工作,形成了“三头并进”的局面,拟通过赛马机制打造我国自主的E级超算系统。

高性能计算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行业应用知识。我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人才具备相当实力,不但勤苦且在研发中有突出贡献,但应用人才相对短缺,特别是缺乏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原因在于培养相关人才的门槛高、专业性强,学科交叉协作还未形成风气,缺乏鼓励学科交叉合作的具体机制和组织保障。

因此,培养高素质跨学科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应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科普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了解高性能计算,同时扩大设置“高性能计算理论+多学科应用课程”的高校范围,加大对“懂计算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推动该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要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结合实践培训用户来解决人才不足问题。

(摘编自2018年6月12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材料三:

美国能源部表示,将不款五亿元给英特尔公司和克雷公司。以共同建造美国首台可实现每,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简称E级运算)“极光”。“极光”预计2021年交付,将主要用于推进科学研究,促进新发现。

美能源部表示,“极光”将建在能源部下属的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内,目标是促进科学创新、引领新的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美国在全球的科学领导地位。

美国能源部部长里克·佩李19日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举行的新闻会上说:“实现百亿次计算,对于提升美国科学界的研发能力,改善普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极光”及新一代百亿次亿次超级计算机可将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癌症研究、气候模拟等领域,基于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创新将对社会产生难以置信的重大影响。”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鲍勃·斯旺则表示,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的融合不仅是解决世界重大挑战的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中国目前已走在E级超算研制的前沿,据悉,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牵头的“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系统”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完成研制部署,并于2018年7月22日顺利通过项目课题验收,其将逐步进入开放应用阶段,与中国一级超算将很快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名为“顶点”的超级计算机,去年在每年排两次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重夺第一名。此前这一位置以为中国占据5年。但中国在上榜数量上领先——中国有227台超级计算机上榜,而美国只有109台。

(摘编自2019年3月19日美国能源部网站)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级计算机处理器众多,完成的课题复杂,运算速度快,、体系规模大,应用范围广。
B.超算领域竞争激烈,中国很难长久,保持速度,但研发实力以及身世界第一阵营。
C.中国只有及早规划积极实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布局应用拓展,才能确保取得竞争先机。
D.美国能源部将拨款给一些公司,以便共同建造美国首台名为“极光”的超级计算机。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E级超算未来可期,因为同时启动三家研发单位,拟通过赛马制达到自主系统。
B.中国超算发展令人鼓舞,但又让人担忧:未来能获第一,可未必就能赢得最好的未来。
C.高性能计算研发很重要,应用更重要,而要加大培养交叉综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力度。
D.中国超级计算机上榜数量领先,已部署将进入开放应用阶段的E级原型机系统的研制。
【小题3】“中国超算的研发实力已经跻身世界第一阵营”的原因有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长城砖
蔡贡民
挡不住内当家再三敦促,我踏进了养兔专业户老寿山的门槛。
老寿山原本是油瓶酱罐底朝天的苦恼人,如今成了村上独一无二的财神爷。他的兔种远近闻名,以至于“若要发财兔,去找老寿山”成了村民的口头禅。
这会儿,他正坐在堂屋里和几个小伙子摆龙门阵,说的是《孟姜女哭长城》。老家伙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又喜欢听戏看书,肚里装满了前朝后代的故事,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吹起牛皮来却浑身是劲,引得村里的小伙子都喜欢围着他转。
“哦,村长大人驾到。”见我进门,老寿山眉开眼笑。那几个小伙子见他有正经事,便走了。
我道明来意,他把我引进兔房,随手抓起两只苗兔,看过雌雄,又回到堂屋,用带钢针的钳子,在兔耳上打上数码,然后扔进我带来的纸盒。
“什么价钱?”我明知故问。
“嘿嘿,”老寿山乜视我一眼,笑里分明藏着刺儿,“我这人呀,只认孔方兄,不识世故情。上至父母官,下到小百姓,一视同仁,二十元一只,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放!”
老家伙,赚钱赚红了眼,忘了当初要补助时的寒酸相啦?你光棍一条,要那么多钞票带到棺材里去?我不情愿地掏出八张伍圆,抖在他面前。
哗啦啦,门外刮进一阵风,掀动了贴在墙上的画片,吹飞了桌上的钞票。
老寿山扑向墙根,扶正画片,掀下图钉重新揿牢。这是一幅水墨长城图,万山丛中,巍巍长城如苍龙腾飞,不见头,也不见尾,煞有气派。不过,我看着总觉得它贴在这里挺不协调。老寿山钻在桌下拣钞票,见我盯着图画,又使出了耍嘴皮的功夫:“我中华人杰地灵,唯有这长城名扬四海。老夫也算不虚度此生,上去逛过两回,可惜呀,那些不肖子孙,毁了长城盖私屋,看他们有何面目见祖宗!”
他喋喋不休地东拉西扯,我听得直皱眉头,拎起纸盒想去,从门外探进一颗小孩脑袋,随即一声:“村长在这里。”话音未落,进来了两位中年汉子。其中一位握着我的手,热情地说:“村长,太感谢你们了!修长城的两万元捐款,我们已收到啦,今天特来登门致谢。”说着,又使劲地握了握我的手。
“这……这是怎么回事,别搞错了吧?”
来人给我一张收据,市、县、乡、村,都没错;又看看汇款单上撕下的附言,上面写的是“爭作長城一塊砖”,七个字中,有三个繁体字。在我们村,除了老寿山,还有谁会把“块”字写成“塊”?
“寿山伯,你为咱村扬了名啦!”
“扬名?”老寿山拣完了地上的钞票,掸着票面上的尘土,又刺我一句:“名是能用钞票买的?”
来人看出了苗头,瞪大眼珠打量起老寿山来。我心情复杂了。两万元!放在我们村,可办多少事哪!
见鬼,还想这些干啥!我自责着。回头看老寿山,他正对着长城图出神。我这才发现,画两旁,还有一幅对联,显然是老寿山的手笔:“生就中华魂,死作长城砖。”
(选自《微型小说佳作欣赏》,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两段以“我”去养兔专业户老寿山家买苗兔引出对老寿山身份的介绍,为下文写他捐款修长城的情节做了铺垫。
B.小说第③段中“老家伙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一句,不仅交代了老寿山曾有过求学经历,更为后文“我”依字推断汇款人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C.小说通过老寿山从昔日靠吃补助的懒汉变成勤劳致富并捐资修长城的先进人物的故事,表现出当今农村经济建设中农民不断进步的主题。
D.“我”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有关老寿山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便是通过“我”的视角展示出来的。
【小题2】小说中的老寿山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小题3】结合全文,请简要说明小说的标题“长城砖”有什么丰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