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时,用白磷与氧气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等各种化学反应,并对比各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
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6:00: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25圈的总长度是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mm;若由于疏忽,在数铜丝匝数时少了一匝,则测量的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在绕线时铜丝之间有间隙,则测得结果将_____。
同类题2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物质的密度,选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小新和小洋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
1
;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m
2
;则这些酸奶的质量为__________;
(3)再将烧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
V
;
(4)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ρ
。
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酸奶的烧杯的总质量
m
1
;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V
;
(3)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m
2
;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ρ
=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交流发现:方案一中测量体积偏___________,测出密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同类题3
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的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等于15毫升
C.小于15毫升
D.无法确定
同类题4
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实验“错误操作”与所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距离时,将尺拉得很紧
偏大
B
测量头发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相互排列较为松散
偏小
C
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
偏大
D
测量液体体积时,以俯视角度读取量筒刻度的数值
偏大
A.A
B.B
C.C
D.D
同类题5
关于误差描述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错误
B.只要选择精密的仪器测得的结果就没有误差
C.只要测量的人认真仔细测得的结果就没有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相关知识点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实验技能
误差分析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