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儿子上树
女真
儿子苗壮爬树了。
接到陈老师告状电话时,关婷婷差点把客人撂在半道,但她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焦急,把那一家三口送到职教城信息工程学校。
收钱时,男人给了她一张50元纸币。她准备找零,男人说:妹子,算了吧,你也不容易。回去慢点开,别太着急。小孩子轻巧,上个树什么的,摔不下来,没事儿。
她没心情听宽慰的话,开车往回蹽,儿子淘气不假,极富创意地爬树却是头一次。这会儿他没事吧?万一从树上摔下来,有个好歹,她没法活了!
离婚时,男人是要儿子的。她没给。舍不得。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儿子那时才三岁,吚吚呀呀喊妈妈,奶声奶气。男人早晚得再找女人,她不能让儿子受后妈的气。
车到学校门口,已经三点多了,她走小门,冲门卫师傅喊:我儿子爬树了!
再不用二话,电动门马上闪开一条缝儿。进了校门,她就看到学校最里边靠近厕所二层小楼的地方,停了一辆红色的消防车,树底下已经铺上了气垫子,几个老师模样的人,还有戴头盔的消防队员,都在树底下站着,仰头往上面看。她心跳加速,堵到嗓子眼儿了。她急着往树底下跑,坡跟鞋跑着不利索,脚崴了一下,差点摔个跟头。趔趄了一下,接着往前跑。她看到了消防队员、校领导、陈老师,还有校医。陈老师冲她摆了下手,娃娃脸通红,脸蛋画浑儿,明显哭过:就等你了!我们说话都不好使,他说什么不下来!你再不来,校长准备请消防队员站梯子上去了!
气喘未定,站到气垫的边缘,仰头往树上看。树很高,树叶正浓,但她能看见儿子。儿子是树枝上很小的一团儿,那小团儿身子不动,两条腿偶尔晃荡一下,他晃荡一下树枝也跟着忽悠一下,马上就要折了的样子,她的心跟着就往嗓子眼儿外面拱一下。儿子随时可能掉下来。儿子像树上挂着一只不老实的穿了衣服的小猴子。那么高的树,他怎么上去的?她从来不知道儿子还会爬树。她小的时候,很多孩子会爬树,她虽然是个女孩子,也跟着起过哄。在岫岩老家,她跟着老家的孩子们爬树摘山梨,还跟着打枣、打核桃、掏鸟蛋。那时候她不知道爬树危险,也真没眼见身边哪个孩子从树上掉下来。
她站在树下,清了清嗓子,仰头看上面,想了一会儿,只憋出一句:壮壮,你晚上想吃什么?
树上的两条腿不动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脑袋瓜往下探。
儿子的声音听上去很小,像来自非常遥远的地方:妈妈,真是你呀?你交车了?
还没呢,呆会儿交。
吉野家双拼套饭行不?
行。
再加一杯饮料。
行。
妈妈我想自己下来。
你行吗?
行。但得把那个垫子撤掉。
商量的结果是,可以把气垫撤掉,但大人们要站在树下,万一孩子掉下来,保证能够接住。安全第一!
气垫撤掉了,她的心也快从嗓子眼儿蹦出来了,感觉自己站不住了,马上就要堆到地上。
众人瞩目之下,一只穿着校服的小猴子,从树上噌噌噌就出溜下来了。身手灵巧、轻盈,从树上到树下,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落地也很稳。吊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落下去了,
她第一时间冲上去,一把将儿子拽到面前,手伸出去了,想狠狠扇他一记耳光,却在碰到儿子的脸时,变成了不太温柔的抚摸。儿子笑嘻嘻的:妈,说话算数,吃吉野家去吧!
好像他没闯祸,是个有功之臣。
不行,你得先跟老师们道歉,还得谢谢叔叔们!
道歉。感谢。保证。那些在学校犯了严重错误、闯了祸的孩子和家长应该做的一系列事情,关婷婷和儿子一起又操练了一遍。
从学校出来,离交车还有一会儿。她开车,带着儿子,就近又拉了一位客人。
坐在吉野家,看对面儿子有滋有味吃双拼套饭,苗婷婷牙疼,一点儿胃口都没有。
进了家门,看儿子换完鞋,把书包放下,她把脸一绷,厉声喊一句:跪下!
儿子哆嗦了一下,扭头,惊恐地看着她,听话地跪下了。
为什么爬树?爬树好玩吗?知不知道危险?
儿子一句话不说。
晚上十点多,苗壮同学还是不说为什么爬树,也不跟她求饶。她去厕所两分钟,回来,发现儿子歪在地上,已经睡着了,哈喇子淌到地板上。她把儿子抱起来,放床上,眼睛潮呼呼的。
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七天之后,苗壮同学又上树了,爬的是松树。一棵三百多年的大松树。
这一次,关婷婷没有罚他跪下。像第一次爬树一样,苗壮同学仍旧不肯说为什么要从课堂上逃出来,为什么要爬上北陵公园的大松树。
关婷婷不知道拿他怎么办。
沈阳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啊。
冷也得上路。一个女出租车司机每天的生活,周而复始。她不怕冷,不怕累,但是,她怕手机铃声。
苗壮同学三个月没爬树了。就在关婷婷认为儿子可能把上树这件事忘记了的时候,苗壮同学老毛病又犯了。
手机响了。这一次,不是陈老师打电话。
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里面的声音,却是儿子的:妈,我在派出所,警察叔叔让你马上过来一趟。
儿子的声音很淡定,她却毛了,一路狂奔到派出所。
儿子太有想象力了。大过节的,竟然约了一个同伴爬树玩,还是市中心的圣诞树。
被训得狗血淋头,当着两个孩子的面。
“你们作为监护人,怎么当的?!这叫扰乱公共秩序!知道不?!你们自己管不好孩子,可以找地方帮你们管!”中年警察眼睛通红,不知道是缺乏睡眠累的,还是让两个孩子气的。
从小到大,关婷婷没听过这么重的话。
关婷婷跟公司请了假。她得在家休息。血压高。头晕,迷糊。看不得街边的树。
她躺床上,学校王校医给她打电话,话委婉,关婷婷却听得懂。苗壮同学屡次三番上树,班主任有压力,校长有压力,教委都有压力了。孩子淘气到这份上,对学校的声誉有影响,有可能影响今后的招生吧。出于对苗壮同学健康成长的关心,作为校医,她建议关婷婷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爱上树真的是一种病、需要看心理医生吗?她从来没跟儿子说过自己也曾爬过树,是不是自己把爱上树的毛病传给了儿子?
除了医生,她还能求助谁?
——原载《长江文艺》2014年第4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开关特意安排了一个淘气爬树的孩子考不上重点中学,只能去学习修电梯的情节,巧妙说明了喜欢爬树的孩子不只一个,爬树应该是大多数男孩子的天性;同时也加重了关婷婷对儿子前途的忧虑。 |
B.孩子上树,学校的老师们如临大敌,消防车都调来了,说明学校对孩子非常重视和关心。 |
C.老家、乡下对小孩上树并不阻拦,暗含着作者对今昔、城乡教育理念差别的反思,对当今教育观念与方式的质疑。 |
D.苗壮始终都不肯说出爬树的原因,“闯祸”后不以为然,我们从中可以感觉到若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爬树,并不是一个什么问题。 |
【小题2】小说语言极有表现力,试对下面句子作简单赏析。
①众人瞩目之下,一只穿着校服的小猴子,从树上噌噌噌就出溜下来了。身手灵巧、轻盈,从树上到树下,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落地也很稳。
②她第一时间冲上去,一把将儿子拽到面前,手伸出去了,想狠狠扇他一记耳光,却在碰到儿子的脸时,变成了不太温柔的抚摸。
【小题3】小说中关婷婷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4】本文结尾“爱上树真的是病?也许真的应该带他去医院,听医生怎么讲?”如果你是心理医生,你会怎么对她(关婷婷)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