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方,无雪不成冬。每当天降大雪时,乱云便早早落下帷幕,把天空酝酿成一片沧茫。不久,雪花翩跹而至。那一羽羽雪花,是从天籁之际而来的精灵,似凝脂的容颜,    ,盈动着我的心弦。冬雪覆盖的小屋,伫立在原野里,    。原野是动物的天堂,野兔轻盈跳跃,在雪地觅食;狐狸狡黠地四处张望,找寻目标……冬,正在频频为大地着色,描摹着(简单/简约)流畅的线条,用圣洁的飞花,将(喧闹/喧哗)的凡尘冰封素裹。皑皑白雪,是北国“特产”的安琪儿,与北方人溶为一体,共同经营着整个冬季,(所以/只是)与其他地域那些转瞬即融的雪,有着天壤之别。最刺激的是朋友之间,互抛雪球,雪灌满脖颈儿,热闹极了。再看看被我们践踏成一片狼藉的雪地,不禁又黯然神伤,多美多纯的雪地呀,那种怜香惜玉的情感溢满心头缠绵许久。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帷(wéi)    沧茫B.跹(xiān) 溶为一体
C.黠(xié)    描摹D.藉(jí) 黯然神伤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单    喧哗    只是B.简约    喧闹   所以
C.简单    喧闹    所以D.简约    喧哗   只是
【小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染尘埃的气质,不与世争的品行  如痴痴守望的老者
B.不与世争的品行,不染尘埃的气质  如静静思考的学者
C.不与世争的品行,不染尘埃的气质  如痴痴守望的老者
D.不染尘埃的气质,不与世争的品行  如静静思考的学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23 12:56: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放生羊(节录)
次仁罗布
你形销骨立,眼眶深陷,衣裳褴褛,苍老的让我咋舌。
你的手从我的手心里消融,整个人像一缕烟雾消散。
“桑姆——”我大声地喊你。 这声叫喊,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全身已是汗涔涔。
你去世已经十二年了,一直没有投胎,这,我真的不曾想象过。
早晨五点,我起床,把手洗净,从自来水管里接了第一道水,在佛龛前添供水,点香,合掌祈求三宝①发慈悲之心,引领你早点转世。
我把供灯、哈达、白酒等装进布兜包里出门。桑姆,你听着,我会一路上祈求莲花生大师②,让他指引你走向转世之路。
你看,天空已经开始泛白,布达拉宫已经矗立在我的眼前了。
等我全部拜完时,时间已经临近中午。又渴又饿,我走进了一家甜茶馆。
出了甜茶馆,我走进一个幽深的小巷里,与一名甘肃男人相遇,他手里牵四头绵羊。当甘肃人从我身边擦过时,有一头绵羊却驻足不前,脸朝向我咩咩地叫唤,声音里充满哀戚。它全身战栗,眼睛里密布哀伤和惊惧,羊粪蛋不能自禁地排泄出来。我被绵羊的恐惧所打动,一腔怜悯蓬勃欲出。为了救赎桑姆的罪孽,我要买回这头即将被宰杀的绵羊。
甘肃人把钱揣进衣兜里,牵绳递到了我手里,牵着其它绵羊走了。
“我的钱只够救你,想想我们还要过日子呢。”我说。你抬起了头,我看到一汪清澈的泪水溢满你眼眶。真是奇怪,我的脑子里把桑姆和你混合成了一体,从你的身上闻到了桑姆的气息,是那种汗臭和发香混杂的气味。这种久违的气息,刺激着我的感官,让我对你滋生出百般的爱怜来。
我带你回到了四合院,邻居们惊奇地望着我,小孩们兴奋地跑来围观。“爷爷,这是你的绵羊吗?”
“是我的。”“它吃什么呢?”“草和蔬菜。”……
这下午为了你,我把窗户底下清扫了一遍。你一直用疑惑的目光注视我,粉色的鼻翼不时嚅动。
我从一个菜摊上买了十斤白菜,回到家切碎喂给你。你显得很优雅,低垂着头,一小口一小口地咀嚼,不时用你那晶亮的眼睛对视我一下。你的眼神变得柔和了些,但不时还有犹豫和惊恐闪现。我心满意足地冲着你呵呵笑,我喜欢你一身的白毛和敏感的双眼。
这一晚,我睡得很不踏实,心里老是惦记着你,醒来过三次,每次都要开门去看你。每次你都睡得很沉,在地上佝偻着身子,小脑袋缩在胸前,一副惹人爱怜的模样。桑姆的睡觉姿势也跟你差不多,你俩是何等的相像啊!我蹲在你的身旁,久久注视着你,心里充满温馨。
清晨,我解开套绳,牵你去转林廓③,你咩咩地叫。风马旗在徐风中轻轻飘扬,发出微微的声响;刻玛呢石④的人,盘腿坐在路边,在岩石板上叮叮咣咣地雕刻六字真言。有个老太婆从自己的包里,抓点揉好的糌粑⑤坨,送到了你的嘴边。你湿漉的鼻翅儿嚅动,伸出舌头舔舐糌粑。“可怜的绵羊,你是被放生的,谁都不会伤害你,用不着害怕。”老太婆说着抚摩你的头。老太婆的手,轻轻地敲击你的背部,你顺从地向山坡上走去。我匆忙牵着绳走在前面,人们的念经声嗡嗡地在背后响起。
我突然想带你去小昭寺,让你拜拜觉沃米居多吉(释迦牟尼佛),争取来世有个好的去处。你顺从地跟随我,你的目光落在慈祥的神佛和面目狰狞的护法神上,一种胆怯的虔诚表现出来,身子微弓,步伐轻柔。我从你的眼神里,发现你是一头很有灵性的绵羊,相信你跟着我会积很多的功德,这些以小积多的功德,最终会给你好的报应。
你的身子很脏,羊毛都有些发黑,回到家我给你洗澡。
你在自来水管底乖巧地站着,银亮的水从你的背脊上迸碎,化成珠珠水滴,落进下水管道里。我赤脚给你打肥皂,十个指头穿行在茸茸的卷毛里,从项颈一直游弋到肚皮底,你的舒服劲我的指头感受着。水管再次拧开,银亮的水顺羊毛落下时变得很浑浊。我再次打肥皂,再次冲洗,你呀白得如同天空落下的雪,让我的眼睛生疼。唉,十几年前,桑姆还健在的时候,我都是这样帮桑姆洗头,桑姆白净的脖子也在阳光下这般地刺眼。那种甜蜜的时日,在我的记忆里已经空白了很长很长。此刻,我又仿佛寻找到了那种甜蜜。
这一夜我睡得很死,没有一个梦景出现。
(该小说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注释】①三宝:佛法中称佛、法、僧为三宝。②莲花生大师: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成就者之一,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③转林廓:拉萨第三圈转经圣道,绕拉萨市内转大圈,拉萨人称为“转林廓”。④ "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称"玛尼石"。⑤糌粑:即青稞炒面,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我”梦见死后十二年都没有投胎的爱人桑姆的可怜形象,决定去布达拉宫为她祈祷,自然引出后文买羊放生情节。
B.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的手法,全文以“我”的叙事视角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买羊、带羊去转林廓等细节描写真切感人。
C.小说中“我”叙述时,人称转换巧妙,为叙写抒情服务,在饱含情感“对话”时用第二人称“你”,在客观叙述时称呼对方的名字。
D.小说写“我”祈祷爱人转世投胎,买绵羊放生,带绵羊转经并希望它有“好的报应”,反映了我的善良,同时也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小题2】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我”的形象。
【小题3】小说题目是“放生羊”,而“放生羊”也的确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但小说中始终不忘提到桑姆,这样写有哪些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

在西方读者看来,孔子只是一位智者,开口不是格言,便是警句,这种看法,自然不足以阐释孔子思想其影响之深而且大。若缺乏思想上更为深奥的统一的信念或系统,纯靠一套格言警语,而支配一个国家,像孔子思想之支配中国一样,是办不到的。

筒捷地说,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由此看来,最为耐人深思的特点是取消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差异。其方法为一个伦理性的方法,与法家以严刑峻法为富国强兵之道截然不同。孔子的学说要求人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所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此点与道家的适世玩世又大有不同。实际上,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对全无实用虚无缥缈的玄学与神秘主义完全弃置不顾,而是只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灵异世界神仙不朽又有何用?这种独具特色的人道主义中最有力的教义,是“人的标准就是人”。就凭这条教义,一个常人只要顺着人性中的善去行动,就算初步奉行儒家的为人之道了,并不必在什么观念信仰上去寻求神圣理想中的完美。

更精确点说,儒家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因为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儒家思想主张阶级分明。要了解这种情形,我们必须回溯到孔子当时封建制度崩溃以及此后数百年内的状况。当时中国领土内有数百大大小小公侯伯子男等级的国家,各自独立,其强者则国土与国力日增,时常与他国兵连祸结。周朝天子名为华夏君王,统治全国,实则徒拥虚名,衰微已极。直至孔子及以后之孟子,虽周游列国,干谒诸侯,求其施仁政,拯百姓于水火,但亦不屑于一朝周帝。这颇与其所主张之建立理性社会,尊崇周王之学说相矛盾。因当时国内情势纷乱已极,周室衰微,天朝荏弱,纵然前往朝见,终无大用。各国间虽订有条约,转眼粉碎,结盟和好,终难持久。养兵日众,捐税日增,强凌弱,众暴寡。国与国间随时会商,真是舌敝唇焦,不见成功。学人智者开始定攻守之计,和战之策。当时国界之分渐渐混灭,学者智士周游列国,朝秦暮楚,亲疏无常。而古礼失,尊卑乱,贫富悬殊,政教乖误,此等混乱失常遂使思想锐敏之士,劳神苦思以求拨乱返治之道。在此种气氛中,更兼以思想之极端自由,智慧明敏之士,遂各抒己见,如百花齐放,竞妍争香,乃形成中国哲学之黄金时代。

而孔子,则如现代的基督徒,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与国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这都是孔子的信念。

(林语堂《孔子思想的特性》,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是一个智者,还以其丰富厚重的思想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立身之道。这是中外学界对孔子的共同认识。
B.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尊崇人性中的“善”,并以此作为治国理政之道去追求实现理想的完美。
C.在孔子的理性社会里,要实现政治的修明,没有法家之“法”,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修养、社会伦理和道德力量。
D.儒家思想立足现实,强调人应该担负的责任,既和适世玩世的道家大有不同,也摒弃了毫无价值的玄学与神秘主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点明孔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然后由概括分析到具体分析层层深入地对孔子思想的特质进行阐释。
B.文章由今及古,评古论今,纵横开阖,作者阐析纷繁复杂的史实,语言凝练雅致,句式整散交错,说理透辟深刻。
C.文章第四段立足于时代大背景,分析了孔子思想产生的外部原因,彰显了孔子在乱世中弥足珍贵的信念及力量。
D.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中西方观念对比,儒家与不同学说对比,孔子的执着与他为执政者不屑对比,揭示了孔子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主张做人要有社会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而道家主张适世玩世,因此儒家是理性的,道家是感性的。
B.儒家把“追求人的标准就是人”作为最有力的教义,这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当今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C.对于周室王朝,孔孟在学说上尊崇但实际行为却不屑,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周室衰微对他们实现志向终无大用。
D.当时天下情势纷乱,国运没落,却迎来了思想的黄金期,各路学说精彩纷呈,但百家争鸣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质疑。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雪

年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村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各家回来的年轻人,又陆续离开了家。村里并不太富裕,这些村中的年轻人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需要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去打拼。过年的那几天,倒是村里最热闹的几天,也是村里年轻人最多的时候,也是李老汉感到最孤独落寞的时候。

李老汉吃过了午饭,在自家门槛上坐着,朝着不远处的小路上张望了很久,扭过脸来,从腰间解下旱烟袋,用柴火点着后,“吧唧吧唧”地猛抽了几口,缓缓吐着烟气。抽了一会儿,又呆呆地望着家门前的洋槐树,望得出神。树是他年轻的时候种上的,那年春天,儿子刚出生,他心里头高兴,兴冲冲地跑到集市上,挑了棵最好的树苗种在了门前的空地上。以前,他一有空就来给它浇水,可现在,他皱着眉,瞪着树,突然骂了一句:“瞎长这么高,有啥子用!”

他火气突然上来了,把脸强扭过去,眼眶不觉湿润了。于是站起身来,轻轻把门带上,蹒跚地沿着小路走了出去。村子里很安静,天也晴朗得正好,阳光从那些尚且光秃秃的树枝上投了下来,奇形怪状的影子交织了一路。最近的天气已经开始回暖了,燕子从南方回来,在李老汉头顶的天空轻快敏捷地飞过。李老汉这才想起这几日自家房檐下也多了一个燕子窝呢,白天雏燕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以前嫌吵,现在的他,习惯了这吵闹之后,突然觉得自己的周围静得可怕,让人发慌。路的尽头是一片碧绿的田野,绿油油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晃着,不远处几个孩子在兴高采烈地放着风筝,欢声笑语和耳畔的风声糅合在一起,像一首欢快的协奏曲。李老汉望了望孩子们,又望了望田野的尽头,他的面容舒展开来,扭过头去,又轻叹了一句。

李老汉已经七十六岁了,老伴是前年初春走的,老伴刚走时,李老汉觉得天仿佛塌下来一般,虽然他拼命像以往那样,一天一天地过,但心头像是被活生生掏空了一般。那一阵子,他拼命地干活,干活,心里只想着:“我这把老骨头了,累死也就算了,也好陪她一起走啊!”索性李老汉干了一辈子的农活,身体还算硬朗,硬是将那段时光撑了过去。

天已经不早了,太阳的余辉染红了西边的云彩,嬉戏的孩子早被爷奶叫回了家中。李老汉慢慢地往回赶,走到家门口,他忽然听到院中传来说话的声音,像是儿子的!李老汉咧开了嘴,激动地推开了门,蹒跚地走进院子里,四下里张望着。但是一个人也没有,他慢慢地低下了头,推开了灶房的门,坐在灶台前的小凳上。

年前腊月廿八,李老汉也是像今天这样坐在小凳上,准备生火做饭。邻居家的小张突然过来,说是他儿子从省城打来电话,等着李老汉去接。李老汉一听,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赶了过去。那天晚上,天阴沉沉的,看不见星星。李老汉从小张家出来时,突然飘起了雪花,不一会,黑蒙蒙的夜色里多了一层亮晶晶的银白。方才的电话,让他整整半年的希望全部落空。“娃他爸,啥时候回来呀?”“大,这边活太忙了,俺们就不回了,强强寒假作业也多,不用挂念我们,这边过年管吃管住,工资还比往常多,给你汇了两千块钱,你在家……”李老汉在雪地里缓缓地走着,雪花落了他一身,他头顶上的银发全部变成了白色。来到门前那棵洋槐树下,他再也撑不住,扶着树,豆大的眼泪从眼眶中滴落,落到树脚下的雪地上,渗进了泥土中。他叫这棵树“怀根”已经三十多年了,因为他的儿子也叫“怀根”。

他踉跄地来到堂屋,拿出那只他亲手糊好的风筝,上面是小燕子的图案,可爱无比,神采奕奕。李老汉轻轻抚摸着,突然双手一松,任由风筝飘下。风筝在空中徘徊了很久,轻轻地落到了地上。

门前的雪一直在飘着,门前的那颗洋槐树的枝干,悄然无声地被雪覆盖。

(选自《名家散文》)

【小题1】下面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笔触细腻而生动,叙述了李老汉盼望儿孙回家过年却希望落空的故事,情节简单,平铺直叙。
B.文中写李老汉的儿子“怀根”春节不回家过年,这表明以“怀根”为代表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和父辈有很多家庭矛盾的社会现实。
C.小说开头写村庄,着力突出它的“静”,折射出当前农村凋敝衰败的社会现象;写李老汉,突出他“孤独落寞”,折射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日渐削弱的现实。
D.本文以“春雪”为题,但第六段、第八段才提到“雪”,特别是第八段的“雪”显得荒谬唐突,可见作者行文布局缺少条理性。
【小题2】小说中的“李老汉”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写“春雪”有什么用意?请从标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小说主题的角度中选择三方面加以探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天真大师金岳霖
1926年赵元任邀请金岳霖接任他为学生开设的逻辑课,从来就没有学过逻辑的金岳霖居然瞎子摸象一样地教起逻辑来。直到五年后,金岳霖才到哈佛大学跟谢菲教授真正地学习逻辑。当谢菲听说金岳霖教过逻辑,却没有学过逻辑,不由得大笑起来,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很不合逻辑。身为哥大博士的金岳霖当时要在清华教书并不难,他却选择了一个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连学问都可以拿来玩,而且还玩得这么好,生活中的金岳霖是个如何率性天真的人,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金岳霖的癖好之多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他喜欢诗词,有时候兴起,还会做一些“歪诗”。辛亥革命爆发后,金岳霖就剪去了头上的辫子,还仿唐诗《黄鹤楼》写了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诗词之外,金岳霖对对联也很感兴趣,他作对联时常把朋友的名字嵌入联中,妙不可言,他甚至会用英文作对联。在绘画领域,他对山水画的布局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不过金岳霖很少收藏画,不像一些人喜欢就要占有,他经常跑到朋友的家里去看画,有时候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画作照片也可以让他反复欣赏很多天。音乐方面,他是京剧的行家,他家中收藏许多名家的唱片。研究哲学的老金竟然还喜欢看武侠小说,尤其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金岳霖有一次给同学们讲《小说和哲学》,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讲着讲着,他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只跳蚤,得意地捏在手指里看看。这简直就是魏晋名士的“扪虱而谈”了。
金岳霖向来憎恨收礼,但是有三样东西可以例外:年历,湖南菜,大梨。老金喜欢搜集大号水果,尤其酷爱大梨。这些水果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观察的,有时候老金会拿它们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就送给小朋友,再去买。
当然,金岳霖最有名的癖好还是养鸡。金岳霖头一次养的鸡是一对黑狼山鸡。冬天来了,老金担心它们受冻,看到书上说可以喂点鱼肝油御寒。他就用灌墨水笔的管子灌了它们一管子的鱼肝油。结果,这两只宝贝鸡很快就在窝里寿终正寝了。后来,老金又养了一只云南斗鸡。这只公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老金在一个桌子吃饭,老金与鸡平等共餐,安之若素。偶尔,金岳霖会带着大公鸡出去溜达,引来很多路人围观,但鸡不在乎,老金也不在乎。
贪玩的金岳霖像小孩子一样率性天真,我行我素,胸无城府,但又绝不单单是“天真”两个字可以衡量的。晚年的老金工资虽然高,但是每个月下来却很难盈余,他竟然连厨师和拉车师傅的退休金都预备下了,老金认为自己给这两位师傅终身工资,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又可以保证两位老人家晚年的生活。后来,这两位师傅果然领着老金的钱直到去世为止。
这就是金岳霖,身为逻辑学大师,却总是干着不符合逻辑的事情。逻辑是最为理性的学科,而老金却是最为感性的人,感性的让我们感动。
相关链接:
在“文革”中,作为“反动学术权威”的金岳霖虽然也受到冲击和批斗,但是纵观其各种回忆文字,不论是过程还是结局,老金都比绝大多数的“臭老九”要好得多。老金的法宝就是他的天真无邪。
(选自潘剑冰《民国课堂》,有删改)
【小题1】作者说金岳霖“总是干着不符合逻辑的事情”,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评价的一项是(   )
A.给同学们讲《小说和哲学》,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B.喜欢养鸡,却因爱之太过而使两只宝贝鸡在窝里寿终正寝。
C.讲课时把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只跳蚤,得意地捏在手指里看。
D.自己工资盈余不多,却给厨师和拉车师傅预备退休金,让两位师傅领着自己的钱直到去世。
【小题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作者看来,金岳霖仿《黄鹤楼》而作的那首诗在艺术上并无突出之处,但是却能够说明金岳霖对诗词有一种较为浓厚的兴趣。
B.金岳霖有许多癖好,比如读诗词、作对联、赏绘画、听京剧、看小说、捉虱子、收大梨,而他最著名的癖好则是养鸡。
C.在作者看来,金岳霖虽然贪玩、天真,但这种天真不是头脑简单,而是一种有着深意的天真,折射出一种非凡的生命境界。
D.金岳霖喜欢收大梨是因为他要拿这些大梨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之后就送给小朋友,这说明他天真、贪玩,富有童心。
E. 从很少藏画,去朋友家看画等材料可以推知,金岳霖对绘画的鉴赏并没有超过常人的高明之处。
【小题3】作者为何说金岳霖“绝不单单是‘天真’两个字可以衡量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