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小题1】文中加点的“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自私”的?
【小题2】节选第②段,“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生的欢喜”?
【小题3】节选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的什么精神品质?
【小题4】节选第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的心理?请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4-12 09:17: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阿尔卡拉的王冠
迟子建
在塞万提斯没有出生前,阿尔卡拉就是阿尔卡拉,这里有学校,教堂,修道院,商铺食肆,花店邮局,斗牛场以及监牢等。小镇的石子路上,有载着阔人的马车昂首经过,也有弓着背的乞讨者盯着石子路的缝隙,期盼着发现谁遗落的一枚闪光的钱币。教堂的诵经声,咖啡店飘出的香气,与城外的流水和夏日迟迟不落的太阳,交相辉映,向人们展现出一幅中世纪的生活图景。
②塞万提斯出生后,阿尔卡拉这座西班牙的小镇,就成了一个伟大作家的艺术摇篮。它也有意无意地,开始为塞万提斯筹谋他的文学之旅。出身平民之家的塞万提斯,贫穷始终像阴云一样笼罩着他,他做过军需官、税吏等,洞见这社会种种的不公。他也经历了战争并在海战中负伤,而且戏剧性地被土耳其海盗劫持到阿尔及利亚,被囚禁五年。
③当然,阿尔卡拉也给予塞万提斯人世间那些该有的美好事物,那是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共享的阳光,清风,明月和溪谷。尤其是小镇淳朴的民风和安恬的生活气氛,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日后塞万提斯笔下的人物的游历和冒险。
④塞万提斯是从阿尔卡拉出发的,所以当他日后用如椽巨笔,为整个西班牙带来荣耀时,四百多年后的阿尔卡拉,成了塞万提斯的阿尔卡拉。当然,也可以说是堂吉诃德的阿尔卡拉。
⑤阳光照耀的广场是塞万提斯广场,街巷的商铺中,随处可见塞万提斯和他笔下人物的不同材质的雕像。沿着小镇的石子路去塞万提斯故居博物馆的路上,最常见的是两种风景,一个是伫立在街道两侧的古老石柱,它们面貌苍苍,纹理模糊,像从中世纪走来的一队老兵,望着阿尔卡拉南来北往的人;还有一种石柱似的风景,不过它们不是伫立在大地上,而是屋顶上,那就是白鹳。
⑥带我们游览阿尔卡拉的华人历史老师,指着一些建筑物顶端的硕大鸟巢说,那是白鹳做的窝。白鹳是迁徙的鸟类,身形巨大,细脚伶仃,喜食鱼虾。这正是它们夏日北归的繁殖期,鸟巢旁的白鹳,远远望去雕塑似的,凝然不动。白鹳通常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巢边沐浴着阳光的通常是一对。据说政府对这些白鹳也很头疼,因为它们的巢由泥草筑就,厚实沉重,对那些古建筑构成威胁。而它们很喜欢选择在修道院的烟囱旁,在大学的天顶上,在教堂的穹顶上筑巢,好像它们知道,读书人和信奉上帝的人,不会加害于它们,它们可获得蓝天下永久的生活港湾。政府为了保护古建筑,也为了保护那些白鹳,不得不对它们栖息之地进行修葺和加固。就在我不断仰望它们的时候,一只白鹳大概要出去觅食,离开它守卫的家园,凌空而起,越过小镇。那白身黑翅,使它看上去像传播福音的神父
⑦终于到了塞万提斯故居纪念馆前,可是很不巧,它已闭门。据说它有时上午开,有时下午,时间不定,很有点塞万提斯笔下人物的游侠风格。
⑧在纪念馆前的青石板路上,有一条与众不同的长椅,长椅的一头是堂吉诃德的铜像,另一头则是桑丘的。很多游人坐在铜像之间,与这两位文学史中的伟大人物合影。很奇怪的,当我坐在长椅靠向桑丘时,背后走过一个表情复杂的成年人,而当我切近手执长矛的堂吉诃德时,一位童话人物般的西班牙小公主经过了,这恰似两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他们在塞万提斯纪念馆前,栉风沐雨,不是因为铜雕而不朽,而是因为塞万提斯不朽的笔,他为自己的出生地创造了永久的守护神。
⑨《堂吉诃德》 出版之初,按照当时西班牙的风俗,出版书籍要献给某个权贵之人,以求庇护。塞万提斯未能免俗,将此书献给一个叫贝哈尔的公爵。当然,公爵对献词置若罔闻,塞万提斯并未因此而改善境况,直到终了。其实塞万提斯一直在自己的星座上,但真正地熠熠闪光,是身后之事。世界上许多大文豪,都给予 《堂吉诃德》 高度评价,如雨果、歌德、拜伦、海涅、屠格涅夫等等。像中国的 《红楼梦》 衍生出“红学”一样,对于 《堂吉诃德》 的解读,即便是这些彪炳史册的大家,也是各有解读,心得不同。《堂吉诃德》 是杆蜡烛,每个人身处的黑暗和对黑暗的承受力不同,所以领受它的光明也就强弱有别,但这也是 《堂吉诃德》 丰富性的一个映照吧。
⑩行走在阿尔卡拉,我始终觉得这城市上空,有一顶看不见的王冠。王冠的底座就是教堂的尖顶,是老旧的烟囱,是白鹳的巢穴,而王冠的顶端,是流浪的白云。在白云深处,塞万提斯穿越时空,成为这顶王冠最璀璨的宝石。这样的王冠无须加冕,它就属于阿尔卡拉,属于塞万提斯,当然也属于4月23日———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共同的辞世日,如今是尽人皆知的世界读书日。
⑪堂吉诃德从未被打败过,就像谁都不能战胜时间一样。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1】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第⑥段划线句,形象意味深长,请结合本段内容加以赏析。
【小题3】第⑨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认为第⑩段可以删除吗?请加以评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祖先与小丑

雷默

父亲得了食道癌,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他指了指床边的橱柜,让我去拿上面的种子。我竟然不知道橱柜上还放着种子,那些种子都用旧报纸包着,包得很规整,打开后,种子光鲜亮丽,一颗颗都饱满而圆润。父亲语气低沉,不容商量,他说,“你仔仔细细,用手捋一遍!”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让我这么做,他说那都是他留下的种子,活人的手不摸一摸,他担心来年发不了芽。

那时候,我挺沮丧的。母亲却出奇地顺从,我只好都依着做。捋完种子,我又重新用旧报纸包好,每一包都包得小心翼翼,那仿佛是我父亲全部的心血。

等做完这一切,他眼睛中的光变得微弱,仿佛隔着一层轻薄的雾气。他一直看着我和陈小秋,我想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认出我们了。悲伤的情绪如同轻柔的湖水,一寸寸地淹上来,淹没到脖子那里,让人难以呼吸。

葬礼上,在做法事的道士们写的一堆黄纸中,我发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张端木。我想了很久,也不清楚这个人是谁,但我又不敢轻易乱说,怕说错了,遭到他们责怪。我把堂哥叫到屋外。问他:“张端木是谁你知道吗?”堂哥摇摇头,他惊讶地说:“不会写错了吧?我去跟他们说!”我看到堂哥进了屋。跟领班的道士嘀咕了一阵,他又走出来跟我解释:“那是你未出生的孩子。一般都是这样,小孩儿没出生,先写一个去,你们迟早会有的。”

当我告诉陈小秋这件事时,她惊异地问:“怎么会这样?”

“不知道,可能风俗就是这样的。”

“端木……端木。”她突然蹙了蹙眉头说:“这个名字好土!”

“我也这么觉得。不过以后真有了孩子,也不一定会用。”

“那写在灵位牌上干吗?”陈小秋说着,还惶恐地往父亲的遗体上瞥了一眼。

“写一个去,也是一种安慰吧。”

“如果以后有了孩子,不叫这个名字,那不是在骗爸爸吗?”陈小秋涨红了脸,似乎在摆脱可怕的念头。她赶紧摇头说:“这事不能随便,骗了谁都可以,不能骗爸爸!”

“那你想个好听的名字,我让他们去改!”

“是木字辈吗?”

“可能吧。”

“嘉木怎么样?”

“你说行就行,我无所谓。”

葬礼过后,少一个人的区别一下子凸显了出来。我们嘴上谁都没说,但我敢肯定,母亲和陈小秋都觉察到了。这真是一种奇怪的感觉,说实话,一想起父亲,他的模样就开始往后退,像随风飘散一样.不由你控制地越走越远,想得越用力,他的样子就越模糊。我想起来就后悔,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没去拍个全家福。

屋前的梨树快枯死了,原来的根部附近却探出了一棵小树苗的脑袋。我把它移植到了屋后,陈小秋舀了一盆水过来,用手蘸着水,一下一下地淋。我和母亲在旁边看,虽然嫌麻烦,但谁也没阻止她这么做。母亲看了一阵,走开了,她去收拾屋前的杂物,那如同一地狼藉的心境,总得慢慢收拾起来,生活还得回归原本的模样。

父亲留下的种子,过完年后,我都播到了地上,春雨过后,它们大部分都活了,也有少量的没有发芽,地上的绿色疏密不均,一目了然。父亲走了以后,家里确实出现了转机。以前心心念念惦记的过年宰羊,在父亲过世后的第一个年关就实现了。

那年春天,陈小秋怀孕了,这让家里一下子有了生机。我每天都会把躺椅搬到屋子外面,看着陈小秋挺着个日益隆起来的大肚子,笨拙地晒着太阳。那个被写进父亲灵位牌的小东西在太阳的照耀下,像禾苗一样开始萌动,它的每一次游动,都会让陈小秋惊叫起来:“又动了,快看,快看!”

过完年后,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儿,我还是把他取名为嘉木。名字定下表时,我和陈小秋默契地相视一笑。母亲并不知情,她说,孩子的名字不能取得太洋气,于是又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小丑”。

母亲总在心满意足的时候叨唠父亲命薄,没有福气看一眼这么可爱的小家伙,但她很快又从失落中自己解脱出来,她说,谁知道呢?说不定是父亲去了那边,才换来了小丑。

我发现母亲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带着对父亲的复杂感受。有时候,她好像把小丑看作转世后的父亲,用戏谑的口吻调侃着他,短暂的迷失过后。她又回过神来,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荒唐。

小丑比别的孩子更早地表现出了语言天赋,他到三岁的时候,跟我们的交流已经没有什么障碍。每年的清明和冬至,我们都会去父亲的坟头,母亲说,小丑太小,不要去坟地。于是,他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问我去了哪里。我说,去给爷爷扫墓。他又问我爷爷是谁。我说,就是他的祖先。于是,他吵着要去看祖先。

母亲只好把他领到屋后的那棵小梨树下,说:“这是你!”然后又把他领到屋前,指着那棵已经彻底枯死的老梨树说:“这是你爷爷!”说的次数一多,小丑就认定他爷爷就是一棵树。

那棵老梨树在白蚁的吞噬下,渐渐成了一段朽木,有的枝条纷纷剥落,朽成了粉末。母亲担心,小丑在树下跑来跑去危险。让我把它砍了。砍伐的当天,小丑抱住那棵老树,哭得伤心欲绝。

小丑五岁那年的清明节,我才带着他去看了他爷爷。他在他爷爷的坟墓土发现了一只黑色的蚂蚁,问我:“我们在地球上。是不是跟蚂蚁在爷爷的坟墓上一样?”

我笑了笑说:“应该是的。”

小家伙很开心,在下山的路上。他又问我:“爷爷一直住在山上吗?”

我愣了一下,说:“是的。”

“那老虎来了怎么办?”

“呃……他不怕,那是他养的小狗。”

“他一个人会孤单吗?”

我的喉咙口瞬闻滚过一阵热流,我说:“每年的清明和冬至,我们就来看他。”说完这句话,我的眼泪竟然没忍住,“哗”地流了下来。

小家伙看到我流泪。惊呆了,他的两只小手在我的衣领上磨蹭着,过了一会儿,他大概想替我把眼泪擦掉,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小手摸到了我的腮帮处又缩了回去。

我把儿子紧紧地搂进了怀里,我不能确定我有没有被父亲这么抱过。我搂得有点儿太用力,以至于儿子涨红了脸蛋儿,但他并没有激烈地挣扎,任由我抱着。那一刻,我想着,我失去的都已经回来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父亲让“我”仔仔细细地捋一遍种子,侧面表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牵挂,希望他走后家里的生活仍能过好。
B.“我”对在父亲的灵位牌上写什么名字无所谓,因为“我”觉得这不过是一种封建迷信的做法,比较反感。
C.儿子小丑的出生,为冷清的家里带来了生机,也让母亲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带着对父亲的复杂感受。
D.小说主要聚焦两极,爷爷与孙子,生命与死亡,来处与去处……其间的往返生息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艺术空间。
【小题2】简要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3】小说结尾说“那一刻,我想着,我失去的都已经回来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含意及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狩   猎
师 陀
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你没良心。走就走吧,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的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  
她光火有充分理由。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的把他们当做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常常,她常常稳重的坐着,眉整起来,严密的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她显著的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她比母亲处治的更有条理。
  可惜正为她处治的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但是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
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的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
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的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的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
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记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
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卖香烟的!”他走过去。
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你不卖梨糕了?”
“不,不卖了。现在没有人做了。”卖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
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
“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来,气色变了,脸红了。他本来想问另外一个女人,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
“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
“不,不认识。”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只是爱开玩笑的捏造来骗人的传说。
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他的终于无可遮掩的皱纹。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孟安卿毫不动弹的站着,脚踏箩药臼照样响着,——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了。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
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他珍重的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小题1】孟安卿为什么要离开果园城?
【小题2】文章写孟安卿在旅馆中拔白头发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孟安卿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小题4】探究最后一段的意蕴。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搪瓷缸里的温情岁月
梅寒
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的手上就捧着那只白色的搪瓷缸。一屋子的亲朋好友,都用着晶莹剔透的玻璃茶杯,只有他,捧着那个破旧的搪瓷缸,悠然地呷着里面热气腾腾的红茶。那实在是一只很不成样的搪瓷缸了,杯体已摔得坑坑洼洼,上面的红漆小字也磨得模糊一片而看不清字迹,常年的茶渍,已把搪瓷缸里面染成浓浓的茶色,看不到一点白颜色。
他却当宝贝一样,天天缸不离手。吃饭前用它来温酒,喝完酒又用它来泡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只搪瓷缸的年龄就比他最大的孩子——我老公的年纪还大了。一只茶缸竟然用了三十年,想想都觉得让人不可思议。
那日我心血来潮,一个人跑到外面去买了一只上好的保健杯回来,打算悄悄把他手上的那只破旧搪瓷缸换掉,却被他发现了。
杯子没换成,却意外地换回一段故事,一段他和婆婆以及那只搪瓷缸的故事。
春日午后,门前月台上,暖洋洋的太阳底下,他捧着一大搪瓷缸热气腾腾的红茶边喝边聊,婆婆戴着老花镜,正一针一线缝补着他的一件旧衣。他的目光悠悠,已穿过岁月的重重山水,重新回到那年那月……
那只搪瓷缸是他进矿第二年,矿上发给他的奖品,那一年,她还同他一样健壮年轻。那时家里经济状况还很不好,那只搪瓷缸就成了家里最体面的一件用具。那种体面,却只属于常年在地下劳作的他。每次,一身煤粉一身疲倦的他钻出矿井时,她一定会准时捧着那只搪瓷缸笑嘻嘻地守在那里。那只搪瓷缸,五冬六夏,盛放的内容始终不变,总是热气腾腾的白开水。她说,刚从井下上来的人,最需要的就是那杯热乎乎的暖胃的水。其实,矿上一直供应热开水的,盛水的保温桶就在离井口不远的地方……
“你们不知道,你妈她年轻的时候,可是出了名的胆小。可自从开始天天去给我送水,那胆子就越来越大了。那时候,从咱家到矿上,要走二十多分钟,中间是一片乱石岗子坟地,埋了不知多少被矿井吞了命的人……那时家里没有钟表,天不亮你妈就提前醒了,顶着星星就往矿上走,为的是我一上来就能看见她,就能喝上热乎乎的水……也真难为她了,一送就是几十年哪……一杯热水送上去,任是谁都可能轻易做到,可要把那一杯热水持续不断、风雨无阻地送几十年,能如此做的,可能也就你妈……”公公呷一口茶,扭头看婆婆,满眼里都是笑意温情。婆婆不抬头,脸却微微红了:“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也跟孩子们提……”
“不提怎么行,不提他们怎么知道?这只搪瓷缸,可是给咱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什么东西都能丢,它可不能丢。”再呷一口茶,公公的目光就落到那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上。眼眸里,是与他看婆婆时一样的温情脉脉。
“其实,那时候,要是单纯为了去给你送那口热水,还真的没那个必要。我就是不放心你,每次你下井,我这颗心都得提起来,在井口上,看着你黑头黑脸地从井下升上来,我这颗心才又放回去。我就是想去看看你,让你知道井上还有人牵挂着你……”
“嘿嘿,我知道,我一直知道呢。每次在井口上看到你,我都跟自己说,明天早上,这个人还来给我送热水,我不能让她扑空……”话说至此,公公的眼圈儿已微微地红了。
在矿井下工作的人都知道,他们每天其实就是在阎罗殿门口转悠。从下到矿井里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把一只脚迈进了阎罗殿里。那卑贱的生命,就不再单单属于他自己。在那个岗位上做了几十年,公公也曾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险情。他曾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早上还鲜活的生命瞬间就被黑色的巨浪吞没……他自己也曾被困井下,整整七天,他不吃不喝,竟然奇迹般的生还……
“那一次,要不是想着你妈天天在井口上抱着个搪瓷缸在等啊盼啊,我可能真的就放弃了,估计阎罗地府里的日子也不过就那样子了……”
“是,那次可真快把我吓死了……”
听着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将那一段岁月轻轻铺展在我们面前,再去看公公手上那只古旧的搪瓷缸,一股轻柔的风,就从心间轻轻掠过。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原来并不需要怎样的轰轰烈烈。一只小小的搪瓷缸,就装下了所有的爱和温情的岁月。
(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将破旧的白色搪瓷缸置于与亲朋好友都使用的晶莹剔透的玻璃杯的对比之中,在不协调之中设置了悬念。
B.“我”的公公被困井下整整七天不吃不喝竟能奇迹般生还,既是生命的奇迹,也是爱情的奇迹,是爱的信念给了公公苦苦坚持的力量。
C.小说借“我”公公之口讲述了搪瓷缸对温情岁月的见证,诠释了爱情的真谛,并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平凡岁月里的温情。
D.春日午后,门前月台上,婆婆戴着老花镜缝旧衣,这一细节描写营造了温馨的气氛,而婆婆的动作勾起了公公对往事的回忆,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小题2】小说以“搪瓷缸”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有人说小说结尾处画线句子的议论是画龙点睛,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不久,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将荆轲设置为女性角色引发不小的争议。从表面来看,其缘由是游戏开发者对历史人物的“性别设定”触犯了传统观念,但深入中国网络游戏内部来看,其核心问题在于本土网络游戏并没有完成符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当下社会认知的世界观的清晰构建。

大众文艺的世界观构建并非儿戏,对于产业而言,它是文本衍生和产业链拓展的文化核心。例如知名网络游戏《文明》系列,就在游戏中设置了详细的百科全书,将游戏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传统典故等进行了翔实的解析;而享誉全球的《魔兽世界》,则在知识类网站上,设置了一系列相关词条,构建了完整的游戏世界观。这使得它们在衍生为电影、动漫等其他形态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减少了文化传播的障碍。尽管我国网络游戏在过去十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面临着结构单一、原创匮乏的瓶颈,并且缺乏完整的世界观等这种对于原创而言的核心要素,因此就很难像《魔兽世界》《文明》等精品网络游戏那样具有良好的文本衍生能力。

更重要的是,世界观的设置关系到社会文化生态的构建。按照既往观念,文化建设也许跟文学、电影、电视关系更为密切,很难和网络游戏产生关联。然而实际情况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比如,不少游戏的故事场景设置在古代,其中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达,会在短时间内给沉浸其中的青少年带来潜移默化的熏染,在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玩家面前,其影响绝不亚于学校教育。其实,不仅是网络游戏,各种依托于新兴媒介的网络文艺乃至传统形态文艺,如果在内容原创上不解决好文化常识、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等关键问题,那么其商业上的成功就难以有效地转化为文化意义上的成功。

这种由商业而文化的转化,在任何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80后、90后乃至00后日益成为我国大众文化产品消费主体,其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趣味也正在塑造着我国文化娱乐的生态格局。而互联网技术革命也使得社会文化生态发生着快速而难以预测的变化。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文艺逐渐壮大,并影响着包括文学、影视在内的传统文艺形式,这种发展趋势深刻地考验着我国文化娱乐工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社会文化生态、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在经由现代技术手段和消费主义的冲刷之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周期。

我们应当以既开放又认真的心态来面对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网络文艺,认真应对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当今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不能完全脱离文化产业意义上的商业成功,然而商业上的成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却不是充要条件,文化传播既要考虑文化自身的根性,也要跟艺术媒介自身的特性相匹配。

(选自2017年6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减)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大众文艺的世界观构建”重要性的一项是(   )
A.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将荆轲设置为女性角色引发争议。
B.《文明》《魔兽世界》等精品网络游戏具有良好的文本衍生能力。
C.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与网络游戏的关联,远超我们的预计。
D.我国大众文化产品消费主体的消费需求、趣味正重塑我国文化娱乐的生态格局。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文艺只有解决好文化常识、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等关键问题,其商业成功才有可能有效地转化为文化意义上的成功。
B.结构单一、原创匮乏以及完整世界观这种对于原创而言的核心要素的缺乏,是制约我国网络游戏发展的重要原因。
C.虽然文化意义上的商业成功不是文化传播的充要条件,但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还是完全不能脱离它。
D.我国网络游戏己取得长足进展,但仍需尽快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将优秀文化通过新兴媒体和新型文艺予以全面、有效地表达和传播。
【小题3】请简要分析网络游戏“由商业而文化的转化”在我国面临严峻挑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