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

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离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短信还是会话?是将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B.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C.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语言能力增加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加了,千里之外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
D.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人体和手,手机也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
B.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C.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D.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6 11:2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面小题。

近年来,包括网络文学、民族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动漫、网络直播等不同形态的网络文艺成为我国当代文艺建设的主力军和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然而,飞速发展的网络文艺仍存在低俗、庸俗、媚俗、批量生产、原创匮乏等问题,其整体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要素仍无法完全做到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我国正处于飞速变革的新时代,网络文艺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文化语境去表达和传达数字空间的虚幻想象,而必须立足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描摹时代画卷。阿耐的网络小说《欢乐颂》、齐橙的网络小说《大国重工》皆因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威为全烈讨论的话题。描摹时代现实画卷成为网络文艺书写新时代伟大变革伟大实践的紧迫任务,但注意的是,现实题材数量的简单增加还不能真正改变现有的文艺创作格局,网络文艺要真玉痕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需要触及现实生活的呕硬和痛感,传达出你常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而不是白日梦般的欲望叙述。

盛唐诗歌有磅礴浑厚之气,晚明戏曲小说追求思想解放之风,“五四”新文学吹响启蒙与救国的号角,当代文学与文艺讴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网络文艺自然要绘写时代精神图谱。那么,如何绘写呢?以网络文艺IP为例,自2015年IP成为网络文艺产业热词,像网络作家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连载至今,其全网点击量有近100亿,从网文IP到动画、影视、同名手游、有声书的全方位开发和全产业链运作引爆市场,成为阅文集团的超级IP。如果大IP只是资本力量不遗余力追逐效仿的对象,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那么这就背离了人们对多层次、高品质阅读的期待。当前的网络文艺要练就爆款IP,首先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唯有如此,网络文艺才能展现新时代人民生动丰富的精神风貌,谱写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气象。

网络文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气派,构建出与当代中国的国家实力相匹配并具有持续发展活力和引领力的文艺生态,引领时代文化风向。近年来,中国网络游戏、网剧、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剧等,通过翻译平台、数字出版和实体书出版等形式,纷纷走出国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但客观而言,与好莱鸡电影、韩剧、日本动漫等相比,中国网络文艺扬帆出海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还不够。但不必悲观,精良的网络文艺IP在海外市场还是能拥有广阔空间,网剧《白夜追凶》被美国视频网站买入后就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发行。因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的网络文艺若要持续引领文化风向,除了不断加强原创品质的提升,还应更加敏锐、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反映时代精神,使中国网络文艺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

——摘编自刘桂茹《网络文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艺如果能描摹时代画卷就能获得长足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B.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引起情感共鸣是许多网络文艺作品能引起全民轰动的重要原因。
C.爆款IP要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不要注重于资本力量的追逐。
D.网络文艺与时代同步伐是指网络文艺要走出国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阐明了网络文艺如何与时代同步伐。
B.文章第二段采用例证法论证了网络文艺对改变现有文艺创作格局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三段以盛唐诗歌有磅礴浑厚之气等内容引出论点,过渡自然,易为读者所接受。
D.文章论证时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同时延展到国外与未来,分析问题辩证客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艺不只是指网络文学,还包括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现在已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
B.网络文艺要想在数量积累的基紐此呈现质的提升,就要与广阔的现实时空和国家民族的宏大命题正确对接。
C.从当下网络文艺产品供给来看,供大于求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网络文艺作者不得不为流量费尽心思。
D.中国网络文艺虽与好莱坞电影、韩剧等相比还存在差距,但从网剧《白夜追凶》的海外发行来看,网络文艺依然可以有美好前景。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

②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③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是构成昆虫外壳的多糖分子,说起来与淀粉、植物纤维同属一家。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在这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满足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④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的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想想看,把一辆汽车的油门踩到底,怒吼的引擎也只有每分钟数千转而已。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它们翅膀的“攻角”(也就是翅膀平面与气流的角度)处于时时变化中,而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划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现代航空界中对可控涡流的研究和应用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这还多亏了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重力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⑤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当然,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航行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小题1】根据第③段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小题3】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述“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是中华民族亘古未有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

改革开放以来,***带领中国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到2020年,让4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中华民族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全体中国人将共同迈入全面小康。“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把贫困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对象,又使其成为脱贫致富的主体。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方能为反贫困斗争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劲动力。

(摘编自《坚决打赢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新华通讯社2017年8月16日)

材料二:

(数据: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记者春节前夕调查扶贫工作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中央提出的“一户一策”扶贫措施落实不到位。比如,有的贫困户“养头牛就当项目,种点菜就算产业,打个工就是发展”,本该记录翔实的扶贫户手册除了名字外一片空白,一问才知扶贫干部下到村里只顾院子里填表格、羊圈前拍个照;还有的扶贫干部给贫困户留了帮扶电话,记者打过去得到的提示却是“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二是离中央提出的脱贫期限不到三年时间,少数地方扶贫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上,说起整体规划头头是道,实际上并没有抓手,贫困户致富无项目,脱贫户生活无变化。

三是一些扶贫干部表态多行动少、调门高落实差。记者采访发现、有的贫困户精准扶贫贷款刚发放几个月就被认定“脱贫”,严重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在脱贫验收时,部分收入被夸大。

(摘编自姜伟超《莫让“表态式扶贫”误了大事》,《新华网》2018年2月9日)

材料四: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靠政策二靠人。不少扶贫干部都有过这样“头痛”的经历:他们带着政策,带着资金下乡,可是很多贫困村都是“空心村”,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扶贫干部们为村里修路架桥盖房子,常常连个帮手都找不到。

过去,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基础设施差——信息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所以,年轻人有劲没处使,只好外出打工。这些年,农村的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电商、高铁、高速公路,不断接入穷乡僻壤,“天堑变通途”,农村创业机会大量涌现,然而,一些贫困农村又陷入另外一个困境:那就是“缺人”——缺青壮劳力,缺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更缺有知识、有情怀、愿意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年轻“能人”。

这两年,农村的发展机会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穷困农村缺少年轻人的局而开始改观,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带着技能回来了,一些在外地读完大学的年轻人带着知识回来了,还有一些已经有了稳定工作的城市年轻人也带着情怀和梦想来到了农村,他们开始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力。

摘编彭小毛《央广评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呼唤年轻人》,2018年3月20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华通讯社、新华网、央广作为主流媒体,聚焦脱贫攻坚这个社会热点,关注国计民生。其新闻语言力求形象、剔净浮文。
B.到2020年,我国4000多万贫困人口甩掉贫穷的帽子,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全体中国人共享小康社会,过上幸福生活。
C.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8249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3046万人,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家的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D.扶贫户手册正文一片空白,扶贫干部只顾拍照片,帮扶电话却停机,中央提出的扶贫措施在实践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扶贫需扶志,要扶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鼓励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是反贫困斗争的源头活水,能带来不竭动力。
B.全国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这与国家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扶贫小额信贷、易地帮扶搬迁咨金都逐年增加有关。
C.国家扶贫小额信贷近四年达到千亿,而有的贫困户精准扶贫贷款刚发放几个月就被认定“脱贫”,农村扶贫干部对资金管理不利。
D.缺青壮劳力,缺生产能手,缺能振臂一挥的年轻“能人”,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穷困农村缺少年轻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E.响应国家号召,报道扶贫现状,时效性强;曝光干部浮躁作风,忧虑农村缺人才事实,报道客观:数据来自国家机构,真实准确。
【小题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扶贫有哪些具体措施。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武术之意,绝不是现代人所说的武术。古书中的武术意为“武之术”,包括术、技、理、意、道等含义,即广义的功夫。“武术”被作专用词普遍使用是一九四九年之后的事,民国期间称作国术。然而从内容及含义而言,武术一词又代替不了功夫。应该说武术是功夫的一部分,即功夫包括武术与武道两部分或两个层次。
从修而言,武术修人,武道修道。武术能强身健体,增强人的意志,让人勇敢、坚强、充满活力,但也只限于此。武道能让武术升华到道的境界,即天地人生之大道,在少林功夫中即为包容宇宙人生智慧之禅道。从用而言,武术是治人的,而武道可治国、治军,即从二人交锋升华到两军作战。规模不同,道理如一。如能修悟武学、武道,则能运筹帷幄,以少胜多,“治大国如烹小鲜”。
现代人提到武术,就想起规定套路,也就是“样板武术”。在少林功夫中,除武道禅道之外,功夫有四部分,即基本功、套路、技击、功夫(抗打力和杀伤力)。样板武术是在基本功和套路方面多加了几个腾空和旋转动作,仅此而已。这就是为什么说传统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的原因。
从武术内容看,武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里发展、完善,所以,武术也必定充分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实际上,武术与中医息息相通,互为渗透,武术中伤科,就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里的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思想,同样贯穿在武术体系中。所以,无论从拳理到具体动作,甚至名称,都很容易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比如太极拳、八卦拳,其拳理就是从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的。故拳家常说:能动能静,拳道之圣。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少林功夫基本特点:进退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非曲非直,刚柔相济。讲究的也都是阴阳变化,甚至在“一条线”里求变化,在“卧牛之地”求变化。
而一说起阴阳变化,大家便以为是道家专利,这是误解。阴阳变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思想,不仅道家讲,儒家也讲,甚至佛教也讲。禅宗的曹洞宗,就讲“偏正互回”与“君臣五位”’,不仅吸收了阴阳思想,还结合了五行八卦。当然,少林功夫作为佛门方便,更有自身独特之处,包含着丰富深奥的佛教思想。其他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但少林功夫是以禅入武,身心两修,追求的是悟道解脱,成就的是“不动心”。内心解脱了,就什么都不怕了,连死都不怕了,武术就不在话下了。所以少林拳谱上说:“盖以外功之修炼,乃肉体筋骨之事;而内功之修善,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
中国武术号称博大精深,就是因为中国武术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思想。
(有删改)
【小题1】(小题1)下列对“中国武术”一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武术在实质上是“武之术”,包括术、技、理、意、道等多方面的含义,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中国功夫。
B.“中国武术”这一词语是代替不了“功夫”的,因为中国武术是功夫的一部分,即功夫包括武术与武道两部分或两个层次。
C.中国武术在内容上不仅源自我国传统文化,而且还在其中发展、完善,因而它具备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体现着传统文化特征。
D.中国武术号称博大精深,是因为中国武术无论从拳理到具体动作,甚至名称等,都包含着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思想与文化。
【小题2】(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武术在古书中为“武之术”,在民国期间称作国术,一九四九年之后“武术”一词才被作为专用词而广泛使用。
B.从用而言,武术用来治人,武道用来治国家和军队,两者的规模虽然不相同,但道理是一样的,也就是从二人交锋升华到了两军作战。
C.太极拳和八卦拳等拳家常说的“能动能静,拳道之圣”等话语是他们的拳理从传统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的一种体现。
D.少林功夫非曲非直,刚柔相济,甚至在“一条线”里求变化,在“卧牛之地”求变化等,讲究的也都是道家专利的阴阳变化。
【小题3】(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人的意志,让人勇敢、坚强、充满活力,这是中国武术在修方面的一种效果体现。
B.规定套路是在少林功夫的基本功、套路、技击和功夫四方面多加了几个腾空和旋转动作,和武道禅道没有什么关系。
C.曹洞宗讲的“偏正互回”与“君臣五位”等吸收了阴阳思想并结合了五行八卦,充分表明阴阳变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思想。
D.少林功夫以禅入武,身心两修,“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故合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的境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哲学”一般指“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中国哲学史”。然而,仅仅从知识系统或学科分类的视点去看待“中国哲学”,又是不完备的。“中国哲学”至少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作为意义世界的“中国哲学”,即其中驻台的终极意义、人生价值理念与境界,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天人之际”“性命之源”等中华文化的根源性思考,还有中华民族的“五常”“八德”等核心价值;第二个层面才是作为学科建制或知识与学术层面的“中国哲学”,即学术性研究,并与外国哲学形成比较性研究的知识内容,亦相当于海外中国学家或汉学家视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中国哲学”。

改革开放使中国哲学获得了新生。在此之前,中国哲学一度成为批判的对象,既不能成为国民的精神价值,亦没有获得学科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改革开放40年既是中国社会大发展的时期,又是中国哲学界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重要阶段。

40年来,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特性及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这体现在研究范式的转化。一方面,靠临摹西方哲学或以西方哲学某家某派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哲学史料任意地打扮的状况已属过去,学者们力图发掘中国哲学之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性与价值。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西方的新理论与方法,学者们通过了解世界哲学发展现状和话语体系,进行批判借鉴,避免自说自话。范式转化还体现在问题意识的凸显、研究方法论的革新。学者们努力彰明中国哲学自身的哲学问题、精神、方法、范畴、特点、风格与传统, 深度建构、阐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思维发展史,体现中国人的哲学智慧、超越境界、修养功夫论、言说论辩方式的特色,及其与欧洲、印度等哲学智慧的同异及世界上几大哲学传统的碰撞与交融。

40年来,中国哲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传统哲学与现代的关系,经与经学,诸子百家,佛教与道教,宋明理学,现当代新儒学等,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或显学。我国少数民族的哲学自觉,也在各方面得到了彰显。由各少数民族成员自己书写的各少数民族的哲学史著作值得称道,少数民族哲学研究进入到了自觉的反思与总结的阶段。我们相信,将有更多的以新的研究视域与诠释方法进行研究的个案与通论性的各民族哲学史的论著发表、出版,特别是对相关资料的系统整理。

40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朝着全面认知与体验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方向发展,表现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主体性具体建构的特征。文化自信,包含着中国哲学的自信。礼乐文明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天人互动,理想与现实贯通,人生意境的追求,普遍和谐的智慧已超越了国界,可以贡献给全人类。中国哲学关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而不同、兼容并包之道,为人类自然生态平衡和世界不同文明及其伦理的对话交流提供了智慧,也是现代人养育社会会德及健康的心性情才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哲学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郭齐勇《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哲学》)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史”是“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这就是人们普遍认为的“中国哲学”。
B.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哲学一直是批判的对象,没有学科独立性,无法成为国民的精神价值。
C.学者们不仅努力彰明中国哲学自身的特点,更注重与世界上其他哲学传统的碰撞与交融。
D.中国礼乐文明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天人互动,普遍和谐的智慧等将超越国界贡献给全人类。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首先界定了“中国哲学”这个概念,明确地阐释了中国哲学至少包括意义世界和学科建制两个层面。
B.文章第3段先总后分,从发掘自身特征、价值和借鉴西方新理论、方法两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化。
C.文章简明扼要地列举了近年来经学、少数民族哲学等领域的研究现状,来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哲学研究成果丰硕。
D.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从范式转化、成果丰硕等方面论证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哲学获得了新生。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史”的观点是不完备的,因为它仅仅是从知识系统或学科分类的视点去看待“中国哲学”。
B.改革开放带来了西方的新理论与方法,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靠临摹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史料研究的现象已成过去。
C.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已经进入自觉的反思与总结的阶段,对各民族哲学史相关资料的系统整理必将成为研究趋势。
D.中国哲学关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而不同、兼容并包之道,为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