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金、石、书、画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这里的“石”是指石刻,即古代刻在石头或石碑上的文字。
②石刻出现的年代早,汉朝以前就有了保存较完整的石刻。譬如说石鼓,有专家考证确定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近年在河北满城发掘出古代中山王的墓,出土一块石头,上面有两行字,也是战国时期的石刻,只是稍晚于石鼓年代。由此看来,我国石刻的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石鼓和中山王墓石刻。秦代也有石刻,只是不作碑形,常常是在山岩上磨平一块石头刻字。现在保留下来的秦代石刻只有《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上的字全都糊涂了,而《泰山刻石》也只剩下几个字了。石刻的大批出现是在汉朝,保留下来的石刻也以汉碑为多。所以,现在所谓的“石”,大致是指汉代及汉代以后的石刻。
③根据形状和用途的不同,石刻可以分为摩崖、碑刻、墓志等等。所谓摩崖,就是在天然的石壁上刻文记事的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当数陕西汉中地区的《石门铭》。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门的开通、堵塞、复开的情况和被称为栈道之始的褒斜古栈道的有关修复情形,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上面的文章写得很好,用语精准,叙事细致,文采飞扬,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碑石记载着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后来也应用到活着的人,如歌功颂德碑、记功碑、建庙碑等。古人刻碑意在歌颂、吹捧碑的主人,企盼流传千古,但后来得以保存流传的主要原因,却不在于它那歌功颂德的内容,而在于它上面书写的文字。前人将古碑上的石刻文字用纸墨拓印下来,制作拓本,往往是因为碑上刻的字写得好,宝贵得不得了。比如汉朝在华山立了一块碑,叫《华山庙碑》,在清朝末年只保留下来三本拓本,后来又发现了一本,四本拓本价值连城。墓志是一种长埋地下的文字记录。坟里埋块石头,刻上死者姓名和死者事迹,以便挖开的人知道是谁,再重新埋上。这用意很天真,后来人家正因为他坟里有墓志,就来挖他的坟,这种事情多得很。墓志内容翔实,史料价值高。人们经常通过墓志来研究历史人物的家族、世系问题,如在江苏南京出土的六朝墓志,可以帮助我们考察当时王导、谢琨等诸大姓世系、家族及两晋历史。
整理和研究石刻文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清朝末年的叶昌炽先生编的《语石》,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论述石刻,涉及种类、式样、用途、文字、书家等,内容极其丰富。清末民初杨守敬编的《寰宇贞石图》,将整篇整幅的碑文影印出来,每幅都能看到碑版的全貌。近代赵万里先生编辑的《魏晋南北朝墓志考释》,所收都是墓志,既影印拓本,也考释文词,是收藏比较全面的一本好书……研究者的精心收藏和编辑,为推动中国石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取材于启功《中国古代的金石书画》,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本文材料,中山王墓石刻稍晚于石鼓,中国石刻最早可以追溯到石鼓。
B.从形状和用途看,《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应该属于石刻中的碑刻。
C.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古人刻碑的目的是记载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
D.墓志上记录死者名字和事迹的字写得好,是墓志经常被挖掘的主要因素。
【小题2】(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整理和研究石刻文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请分条概述。(5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4-09 04:11: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到黑森林去吧!

黄雪媛

“我不想打扰您休息。我只是有点儿怀念家乡,吹一个歌曲消遣消遣。你不是本地人吧,小姑娘?”
“我是从黑森林来的。”
“哦,从黑森林来的!我也是黑森林人,那么我们是同乡了。”
①——这是黑塞小说《克诺尔普》的一段对话。年轻的游吟诗人克诺尔普出身于黑森林的穷苦人家,却满脑子诗歌和哲学,不甘心在家乡做一名安分守己的手艺人。在某地投宿时,他邂逅了在有钱人家帮佣的同乡少女芭贝蕾。于是,夜空下的一对年轻人隔着窗户轻轻交谈,广袤的黑森林在远处凝结着乡愁的泪珠,那里也是黑塞的故乡。
②《克诺尔普》的黑森林已经是十九世纪末的情形。它不只盛产钟表匠、首饰匠和游吟诗人,而成了孕育现代工业和哲学思想的摇篮,森林里的树种也和十八世纪伐木工业兴起前的大不相同了。高大粗壮的欧洲云杉、冷杉和山毛榉,勾勒出黑森林的近现代面容。在此之前的漫长历史里,黑森林对于德意志人而言,就是一片幽暗晦冥的原始森林,充满危险和神秘之物。人们对它心怀恐惧,不敢轻易踏入,甚至以为森林里潮湿的空气是有毒的。种种恐惧和想象使黑森林成为了德意志童话与民间故事的发源地。
③而对于我,多年来黑森林仅止于一个文化地理概念。这片绵延于博登湖和莱茵河谷之间,面积达六千平方公里的“黑暗森林”始终被包裹在一层德式浪漫主义的壳中,我不愿轻易触碰它。直至今夏和家人一起开启黑森林之旅,我终于有充裕的时间,慢慢深入它的腹地,了解它的各个时辰的姿态和表情。
④有一晚我们留宿于黑森林的“温泉之都”巴登巴登的乡村旅馆。欧洲的夏天日照时间很长,夜里十点,最后一抹晚霞悄然沉落,星星升起。趁家人已酣睡,我轻轻打开落地窗,坐到露台上乘凉。露台外边是一道草坡,草坡顶上有一棵梨树和一棵米拉贝尔李树,白天见到它们硕果累累,此刻它们沉重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我的目光继续往上,草坡上方,天幕灿烂深沉,群星闪烁,黑黝黝的森林和山脉,在远处静默如剪影。忽听到咕咚一声,草丛中随即一阵窸窸窣窣,一个成熟的梨顺着草坡滚落,碰到我脚边。我捡起它,闻闻它的清香,把它握在手中,继续这难得的夏夜静坐。
⑤又有一日傍晚,我们投宿于黑森林小镇特里贝格的一家旅馆。晚上八点多钟依旧阳光明媚,天空明净。我沿着森林散步道慢慢走去。阳光穿过密密匝匝的树叶,林中空地如片片碎金闪烁。抬头看那金绿色的巨大树冠在微风中轻摇,四下悄然,没有伐木工,没有慢跑的人,也没有野鹿或者狐狸闯入视野,甚至没看到一只松鼠。在这张巨大的森林网络中,植物们却时时刻刻在用它们特殊的语言交换营养和信息。鸟类和无数看不见的昆虫和微生物在劳作着,寻觅着,一丝不苟地推动着森林生态的秘密循环。它们想必也听见了我在林间小道上沙沙的脚步声。
⑥吸入肺里的空气是湿润阴凉的,甜丝丝里夹杂着一股松针香,僵硬的双肩像卸下了负担似的陡然放松,心里生出一种类似“古老的亲密感”的情绪。这大概是蕴藏在身体深处的人类记忆的一种吧。我不由自主张开双臂想去拥抱面前的一棵云杉,这种冲动随即被一种异乡人的理性克制住:瞧,这个带着草帽,口袋里晃动着手机的现代都市来客,做一个安静的散步者即可。也许,在理性的距离中更能把握美吧!
⑦小镇主街上有一家黑森林博物馆。它是老房子改建的二层楼博物馆,门面小小的,进去才感受到什么叫别有洞天。博物馆的宣传手册上写着:“就从这里开始黑森林时间之旅吧!”从黑森林少女的红绒球帽,到新娘子类似苗族女子的沉重头饰,从农庄家居布置到手工作坊的各式各样的工具,从乡村化妆舞会的面具到制作精美的管风琴,音乐盒,从民间传说里的妖魔鬼怪木偶到本地山脉开采的矿石宝石……时间真是奇妙的东西,一个地区几百年来的生活轨迹和精神面貌就浓缩在这几间屋子里了
⑧若提到机械原理和乡土手工艺结合的完美典范,便是博物馆墙壁上挂的满眼皆是的布谷鸟钟了。钟的外壳是黑森林传统小木屋。门廊下和窗前的木雕展现人们生活劳作和庆祝的场景。每到半点和整点,一只小巧的布谷鸟就从阁楼小窗户里跳出来鸣叫:咕咕,咕咕。就这样,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黑森林人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琢磨着“时间”。黑森林人对时间如此执着,而时间也在印证着黑森林人的勤勉质朴,心思巧妙。也许,这就是森林民族的品质。是森林赐予德意志人无穷的资源和灵感,以及类似“终极家园感”的安宁惬意。
【小题1】文章开头引用黑塞小说的对话,有何作用?
【小题2】从构思上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小题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含义。
【小题4】本文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描摹景物,请结合④⑤两段加以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谈谈数字化书写

刘皓明

①书写方式在文学乃至文化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可能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在书写方式已经进化到数字化的今天,我跟用中文写作的绝大多数人一样,直接在键盘上输入汉字。比起中文计算机化的初期,现在的输入法使用起来方便了很多。但我恐怕这样的方便主要来自计算机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处理器的速度、内存的扩大等等——而不是输入法本身有了多大改进。我甚至觉得,这几年各种中文输入法在语言水平上不进反退,以至于如今坐在计算机前写作就像从塌方的房子里搜寻财物,灰头土脸,费力地拨开错字的瓦砾和脏话的污秽,把埋在里面的东西刨出来,然而无论怎样擦洗,遭此劫难的幸存物上还是有污渍。

②我用过的汉字输入系统近年来有两种,应该也是今天最广为人使用的那两种,而且我只用拼音输入法。作为学者,汉字输入系统的用途对我来说主要当然是学术写作,但是如今用通用的汉字输入系统打任何业务文件,无论是学术的还是其他一般性的公文,都很费劲。因为按照拼音打出的字词,排在前列的有大量的字或词条是网络语、脏字、表情图甚至是内容猥亵的图案。

③我不知道汉字输入软件在业务性(相对于娱乐性)的使用上占全部使用的比率是多少,是否娱乐性而不是业务性的使用占了全部使用的绝对多数,也不知道使用者的年龄分布和受教育程度的分布,是不是二十五岁以下的占绝对多数,但是我所接触的几种主流汉字输入法肯定主要是为青少年娱乐设计的,是网吧风格的、混混儿风格的、网瘾患者友好型的,但绝不是服务于成年人乃至青少年从事其各自业务和用于学习的。

④这种状况跟我所熟悉的英语德语计算机输入状况乃至更广泛的社会书写规范化的相对严格形成鲜明对比。诚然,英德等西方语言除了手机输入法有文字联想功能外,计算机文字输入的确都是一个个字母的输入,不像中文这样需要拼音输入然后在大量的同音字词中选择正确的字词。但是英德文字输入软件带有拼写检查、语法检查、同义词近义词词库等功能,这些功能类似于中文输入法的联想功能的地方在于,两者都体现了产品生产者在语言规范标准上的立场与政策。两者之间不同的,则是这些西文软件绝不像中文输入软件那样,努力迎合任何一种新的口语和网络语的语用潮流而无视语言学家们制定的标准语言规范,更不会推广脏话。

⑤如果网络语乃至脏话泛滥旨在迎合年龄和教育水平处在低端的用户,旨在服务于业务性应用的功能也同样问题重重。我这里不想说词库中的词组常常包含错字、非词语组合大量出现在词库等等情况,只想说说繁体字的问题。由于需要引用古籍,我常常要输入繁体字,但是繁体字库中错字连篇。比如最常用的字“爲”,无论拼音输入后的首选字还是含爲字的多音节词,都被设计成“為”,甚至所有以这个字为偏旁的汉字例如“僞”、“潙”等也都用这种异体繁体字。这样的混乱不仅见于网络,连正式出版的古籍都这么印,例如新近出版的《杜甫诗全集校注》。仅次于“為”的繁体字滥用大概要属“著”,被用来取代一切“着”字。据我所知,这种混乱的原因主要是在字体选择和设计上依从了台湾地区流行的字体,而台湾地区使用的繁体字体又常常受到日文简化汉字的影响,“為”应该就是依据“爲”的行草字体简化来的,而不是依从了语言文字学的经典和机构。

⑥众所周知,语言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和变异的,但是在成熟的现代社会里,语言就像任何流通物品一样,是被规范甚至是被立法的。这些规范和立法总的来说偏向于保守,它会有选择地承认和接受伴随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所产生的新名词新术语,但是绝不会承认、鼓励、散布网络俗语、脏话、不规范缩写简称等等语言污染。的确,没有任何机构可以阻止人们在口语中发明和使用新俚语新俗语等规范之外的语言,而且也实在没有必要阻止。但是一旦进入书写,情况就不一样了。早在一个多世纪前,H.W.Fowler和F.G.Fowler在其名著《标准英语》(The King English)中就说过,俚俗语(slangs)除了在对话里外不应该出现在写作中,这话我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效。

⑦当然今天的情况复杂些。在数字化书写的今天,并非所有数码输入的文字都是写作。社交媒体的文字输入的确就是口语对话的另一种形式而已,算不上是写作。但是使用WORD等文件软件时的文字输入则都应是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写作:无论写的是应用文,记叙文、论说文,还是文学创作。换句话说,在计算机上使用办公软件输入文字时应该被视作是文字输入软件的业务应用。那么,用于这样输入文字的软件是应该首先甚至是排他地方便使用规范语言的合理合法使用呢还是要增加合理合法使用规范语言的难度而给不规范使用大开方便之门呢? 是服务于业务使用呢还是服务于娱乐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⑧造成汉语文字输入目前这种混乱状况,除了马虎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外,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中的对成规的轻视甚至无视。这些年来风行的网络语有不少就是无知者们狂欢的产物,比如近年来流行的“囧”字等等。变化无常的网络流行语和相对稳定的书面语是要划出一个界限的,就像民间与体制、一时的时尚与历史久远的传统之间是有区别的;书面语是需有规范的,就像社会有法律规范一样。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当下流行度来决定,而民科民哲民骂并不能因为来自草根就应被视作天然具备高于体制的道德水平乃至专业水平。不尊重规范、纵容无知对规范的冲击行为就如同纵容医闹一样,最终损害的是全社会的利益,败坏的是我们整体的文明水平。

(本文刊于2016年9月14日的《文汇报·笔会》)

【小题1】“塌方的房子”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最广为人使用的两种”证明了汉字输入系统的功能单一。
B.第③段作者认为目前几种文字输入法无法满足业务性学习的需要。
C.第⑤段关于汉字繁体字的输入时第①段“错字瓦砾”的具体证明。
D.第⑥段指出语言规范之选择成人和接受现代科技新名词、新术语。
【小题3】第④段作者提及德英输入法的意图是( )
A.说明英德输入法更加服务于学术写作。
B.强调汉字输入系统应该正视语言规范化。
C.批评汉字输入系统只为青少年娱乐合计。
D.说明英德输入法更加重视语言的规范化。
【小题4】概括造成汉字输入混乱状况的原因。
【小题5】第⑦段划线句是否有修改的必要?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予以分析。
【小题6】你是否赞同本文关于语言输入系统的观点和看法?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记者从2018年1 2月27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奈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截至今年l2月,北斗系统在轨工作卫星共33颗,包含l5颗北斗二号卫星和l8颗北斗三号卫星。2019至2020年,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在巩固亚太区域服务同时,还将进一步提升全球服务性能。根据计划,我国将于2020午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2035年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8日)

材料二: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系统,北斗是唯一一个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轨轨道的卫星导航系统。GPS、格洛纳斯、伽利略都是仅使用中轨轨道。

北斗使用了更加高轨的静止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轨道运转周期为24小时,其信号会长期覆盖指定区域,且卫星之间形成的数据通信链路也能校正误差、进一步提高精度。

我国重点覆盖的区域是亚太地区及“一带一路”地区,系统建成后,这些地区均将获得优于GPS系统的精准定位。

其他所有定位系统只接收太空信号,不与通信卫星进行任何交流。而北斗的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最典型的应用是可以发布140个字的短报文.就像现在人们平时用的“短信”,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

在海洋、沙漠和野外等没有网络的地方,安装北斗系统终端的用户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并能够向外界发布文字信息。该技术将被用于紧急救援、野外作业、海上作业系统。

更重要的是,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可以实现双向通信,提供的指挥端机可进行一点对多点的广播传输,为各种平台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国防、民生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摘编自中华网军事2018年11月20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分类应用中,位次排列在前三名的产业是车辆监控、信息服务与车辆导航,占据着总份额的69%。
B.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主要应用于民用方面,在测绘和绘图、海用、授时、娱乐消费、军事,通信等方面的应用微不足道。
C.2013年至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呈现稳步递增的趋势,2018年开始大幅度提高,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到4000亿元。
D.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市场在2013年时规模较小,仅l46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翻了接近两番,预计2020年可达到l080亿元。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的建设完成,中国自主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北斗系统,正式为世界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服务。
B.北斗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需要在轨工作卫星33颗,走出了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道路。
C.北斗系统重点覆盖的区域是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这些地区获得的数据通信链路能校正误差,其精准定位优于GPS系统。
D.北斗系统建成以后,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时间,无论在海洋、沙漠和野外等任何没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随便定位自己的位置。
【小题3】与其他定位系统比,北斗系统有什么突出特点?请简要概括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教育游戏是电子游戏与教育应用结合的产物。近年来,以个性化和游戏化为主线,芬兰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该国将课程全面游戏化、活动化和项目化,结果让学业负担减轻的同时,芬兰学生依旧保持了极为强劲的学业竞争力,充分证明了教育游戏的可行性。人们意识到,学生是可以在玩中学并且学好的,使用教育游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教育游戏列为义务教育类中的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要求“对学生巩固相关学科知识,培养、训练判断推理等必备能力有一定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从开发的角度,国内不乏教育游戏的精品之作。但与电子游戏产业本身的发展势头相比,教育类的电子游戏在整个产业当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教育游戏的弱势表现原因众多。从使用者角度看,如果学生、家长、教师没有在技术能力和观念上做好准备,会妨碍和延迟教育游戏推广。从市场角度来说,教育游戏盈利模式不够明确,导致企业不愿投入研发。从设计角度来说,所谓“设计裂痕”是核心原因。这一现象是由于缺乏核心设计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技术,往往通过简单的动画将知识组合起来,导致教育游戏的质量难以保障。

(摘编自《教育游戏:让教学“如鱼得水”》)

材料二:

“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顶层设计、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陈宝生指出,要坚持需求导向,将国际合作双方的需求放在“大外交”格局,放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中统筹考虑,摸清各自家底,平衡双方需求。既要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又要考虑到资源、时间、精力的制约,将决策、措施统一到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上来,着眼于合作质量,稳步推进共建。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2018年,共有31.72万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64.85%。

(摘编自《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攻坚克难,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底色,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起到了“稳定剂”作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内涵发展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力点。学前教育方面:国家提出,到2020年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后,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到80%。义务教育方面:指向教育过程公平及资源配置的“均衡发展”成为新标尺。职业教育方面:如何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摘编自《中国教育的时代抉择》)

材料四: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充分证明了教育游戏的可行性。使用教育游戏是让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并且学得好的方法之一。
B.通过“一带一路”,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既要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又要考虑到资源、时间、精力的制约,统一决策和措施。
C.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而教育公平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起到了“稳定剂”作用。
D.2018年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总支以及增长幅度各有差距,其中幼儿园和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差距最为显著。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别从开发、使用者、市场、设计的角度分析了教育游戏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原因,其中“设计裂痕”是其核心原因。
B.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人数占留学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发挥实效的具体表现。
C.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政府着眼于内涵发展,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
D.政府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人以促进教育发展,但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分配并不均衡。
【小题3】结合以上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国家为促进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