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伤怀之美
迟子建
①我八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大人们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③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道,我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登别。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站在室内温泉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却的。
④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下去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灿烂而华美的。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与伤怀。
⑤此后,久在城市里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⑥去年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一天黄昏,我独自来到船头的甲板。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一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一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卷。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⑦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关。 (选自《伤怀之美》,有删改)
【小题1】(小题1)根据文章,简要概括“伤怀之美”的特征。(4分)
【小题2】(小题2)第②节中说“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小题3】(小题3)请简要说明第⑥节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小题4】(小题4)文章结尾说“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请探究“珍贵”的原因。(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17: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是茶叶生产的重大转型期,明太祖朱元璋推行芽叶茶的政策,对中国古代茶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使茶叶的生产、销售、消费诸经济层面较前朝有相当大的增长。明代前期茶叶贸易实施官统制,官卖官销,垄断经营茶,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明朝中后期因朝廷经济能力衰退而大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营运。明代茶叶分官茶、商茶、私茶。官茶西北易马。商茶由民间商人经营,领引纳税,准许公开售卖,私茶是未经请引纳税,走私交易。明英宗正统以后,随着边境茶马交易的衰微,民间茶的贸易活动得以迅猛发展。茶业官统制结构向民间商人经营的结构性转化。

从明代正统至清代前期又形成一个茶叶经济兴起的高峰期。明代茶叶贸易大体可划分为边境地区、内陆地区和海外三类市场。由于明朝军队对马匹的需求,茶马交易是明朝茶业经济贸易的主体。凡是朝廷设置茶马司的地方,是官方进行茶马贸易的中心。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人资本的大量进入,以致民间茶商取得了支配地位。所以明朝边境地区的茶叶市场,是官、商共同以茶叶与少数民族进行的贸易活动。明朝除边境茶外销严加控制外,内陆地区的茶叶流通只要不违朝廷“茶引”制度,民间茶商是可以进行贩运行销的,采取较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明朝同海外诸国的经贸往来,是以“朝贡”的形式来维系的,在此基础上生发并扩展了民间的贸易。同时,随着明朝海外移民的增加,茶叶的对外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同明朝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皆尝来往广东”,因而广东地区在明代兴起了海外贸易。

在明清茶叶贸易发展中,特别是明中期以后,由于茶叶流通范围扩大,商人地位的提高,茶商队伍的扩大和商业竞争的激烈,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联络计议之所的茶叶商帮。他们在长期商贸活动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经营区域,进行大规模长途贩运,拓展了市场空间。

清代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时期,又是中国传统茶业经济中心地位逐步丧失的阶段。从18 世纪到鸦片战争前夕,是华茶出口贸易的发展期,茶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大量茶叶输入欧美国家,使中国外贸有较大顺差。鸦片战争后至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华茶出口贸易的繁荣时期,国门洞开,列强入侵,刺激了茶业经济的畸形发展,华茶一度独步国际茶市。19世纪80年代后期起,出口之数逐步减少,陷入不可收拾之险境,这是华茶出口贸易的衰落时期。华茶从繁荣到衰落,帝国主义的扼杀是罪魁祸首,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是内在的原因。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近代茶业终于走到了尽头。

(摘编自陈宗懋、杨亚军着主编《中国茶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太祖朱元璋推行芽叶茶的政策,使茶业经济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增长,促进了中国古代茶业的繁荣发展。
B.随着民间茶贸易和边境茶马交易的兴替,明代茶业经济也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
C.明朝对边境地区的茶叶外销严加控制,但随着明朝海外移民的增加,茶叶的对外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
D.以地域为中心的茶叶商帮不断长途贩运,拓展市场,进而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时期审视明代的茶业经济,并着重分析了高峰期茶叶贸易的发展情况。
B.文章以明代至近代的茶叶贸易种类和市场类型为立论依据,具体阐述了这一时间段茶叶经济的发展轨迹。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揭示了清代至近代华茶由繁荣到衰落的真相。
D.关于中国的茶业发展,文章先交代其在明代空前繁荣的状况,最后论证其在近代的必然归宿。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中期后茶叶商帮的出现,是清代成为中国茶业对外贸易空前繁荣时期的主要原因。
B.只有采取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商人贩运行销,才能盘活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
C.鸦片战争后的40年里,华茶出口贸易逐步减少,这是华茶出口贸易的衰落时期。
D.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掠夺性开发,加上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使中国茶业独步世界.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营销等引领的“微”风暴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大”变革,微文化的迅速勃兴,与强大的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密切相关。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广泛应用,使得大至宏观社会、小到微观个体都产生了诸多变化。单就审美文化层面而言,无论是社会整体的美学图景与审美风尚,还是民众个体的文艺观念与审美取向,较之以往都存在明显差异,一种强调资源共享、多元共生、生活与审美互融的新型审美文化逻辑正广泛渗透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之中,并不断生成和塑造着媒介技术力量占据主导、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现实。
“微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同样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固有流程与常规秩序几乎被颠覆一新,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艺术创造不再为少数精英们独享,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审美的人”。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相关艺术知识的了解、基本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等正变得越来越简便易行,这些都为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等艺术形式,便主要来自于这些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显然,这类与微时代相伴而生的新型艺术形式,既是基于传统艺术形态衍生而出的,又较之传统艺术形态有着迥然不同的创作表征与美学特质,人们对其的审美接受也自然表现出“微时代”特有的风格印记。
首先,区别于传统艺术形态,微艺术往往采取“以小博大”的创作策略,鲜少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经典话语或史诗巨作,偏重于描摹普通人生的微观生活和个人化叙事,处处彰显出微体量、微周期、微制作等特点。不仅如此,现代人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数字媒体交互快捷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微艺术若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度和最大的投资收益,创作者们必须不断加快作品的推陈出新,这势必需要尽量减少创作投入成本,缩短创作周期。
其次,与传统的艺术创作者角色主要由精英艺术家来承担不同,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除却职业艺术家,更多的是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平等性、开放性与交互性等特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民众,既可以轻易地借助微艺术形式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实现自我的艺术审美表达;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审美对话。这不仅有利于打破以往艺术审美的精英化垄断,为民众关于自我生活故事、情感经验等的艺术化表达创造了诸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当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些许别样的底层视角和新颖的技术手法,有利于精英与草根双方在文艺创作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
再次,创作上的微观性和偏草根性,使得微艺术的主题内容与风格特点往往与传统艺术形态有所差异。作为微文化的主体力量与微艺术创作的生力军,青年草根群体往往拥有专门艺术从业者所不具备的巨大自由度:一方面,他们可以摆脱专业艺术创作的诸多条框与教条的束缚,无须顾及所谓的创作忌讳,纯粹从自我的情感表达和已有的艺术认知出发“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平等开放的网络公共空间,为其从事艺术创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通道,借助网络他们可以轻松收集诸种创作素材,自如地将艺术灵感转化为带有鲜明自我印记的艺术作品。这种自由度的获得,使他们的微艺术作品视角颇为独特,主题也异常丰富,往往与现实生活有着较高的切合度。
(摘编自李雷《时代语境下的全民艺术审美》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小题1】下列不属于“微文化勃兴”的条件的一项是(   )
A.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改变了原有的审美文化逻辑。
B.“微时代”的数字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
C.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终端的普及,使人们学习相关艺术知识和方法变得简便易行。
D.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微电影、微小说等新型艺术形式的出现并流行。
【小题2】下列有关“微艺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微艺术偏重于描摹普通人生的微观生活,处处彰显出微周期、微制作等特点,不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史诗巨作。
B.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但主要是由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创作的,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微艺术转变为艺术创作者。
C.微艺术创作有助于打破以往艺术审美的精英化垄断,使精英与草根双方在文艺创作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对话。
D.微艺术的主题内容与风格特点往往与传统艺术形态有差异,使得青年草根群体往往拥有专门艺术从业者所不具备的巨大自由度。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艺术从业者由于不具备巨大的自由度,艺术创作的条框较多,其作品视角不够独特, 主题不够丰富,与现实生活的切合度不高。
B.在微时代,人们审美感知方式被改变和重塑,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流程与秩序被颠覆,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也愈来愈高。
C.微艺术若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和最大的投资收益,创作者们必须不断如快作品的推陈出新,需要缩短创作周期,尽量减少创作投入成本。
D.一种新型的广泛渗透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之中的审美文化逻辑,正不断生成和塑造着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现实。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找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然后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小勇也不知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住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
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
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官长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
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
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捣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吃点辛苦就是了。
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
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十五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
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俩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来,泪水早已湿了眼睛。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队伍里扛着机枪的小勇。
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
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多次写大勇使用右手,暗示他身有残疾,独自承担家庭生活有困难,使大勇找弟弟回家的情节更符合生活逻辑。
B.小说精心设置主场景,安排大勇与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寻找亲人巧遇,巧妙地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更有戏剧性。
C.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韩姓男子的变化,大勇情感是复杂的,听完他对儿子的夸奖和期盼,大勇以尴尬一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不信任。
D.大勇受到身边人物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唤醒,克服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毅然决然鼓励弟弟留在部队。
【小题2】小说以“黎明前夜”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赵小勇光荣牺牲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脸

羊毛

党委书记唐子厚看到郑浩就发牢骚:“郑纪检,我好不容易栽培的一个王牌书记,就这样被你一个处分,外加一个通报给毁了呀。”纪委书记郑浩平常很少与唐子厚发生言语冲撞,这次因为是在唐子厚的办公室,于是他忍不住顶了两句:“鲁飞要毁,也是毁在他自己手里。毁了一个鲁飞,是为了给赵飞、钱飞提个醒。”

鲁飞是鲁庄的村支部书记,因为收受本村村民“喷子”两条“红南京”,在乡里的“老地方”饭店还接受过一次吃请,此事被“喷子”告发。调查属实后,郑浩请示上级审理部门,给予鲁飞以党内警告处分。鲁飞对处分表面上乐于接受,工作却有意消极应付,私下里也说了不少怪话。如何消除不良影响,这事像块石头一样压在郑浩的心上。

郑浩决定亲自到鲁飞家里去。鲁飞的老婆芦花在外地打工刚回来,她之前认识郑浩,因为鲁飞背处分的事情,她对郑浩很有成见。见郑浩上门,芦花冷笑道:“哪阵风又把郑大人吹上门?该不是要撤鲁飞的职?撤了,我正好把他带出去一起打工,不拿这一个月千把块钱的工资我们也不会饿死。”郑浩等芦花把心中的话倒干净,才微笑着说:“嫂子,看你说哪去了,我今天来没别的意思,是想跟鲁书记聊一聊。”芦花怒气未息,道:“老鲁不在家,出去了。”话没说完,屋里发出一阵轻微咳嗽声。郑浩就继续赔笑,说:“那我就在这里等他。”鲁飞虽然待在屋里,外面的对话他听得一句未落,只好主动出来和郑浩打个招呼。

郑浩把事先想好的话,跟鲁飞刚说了一平,鲁飞就不耐烦地红着脸说道:“郑纪检,我是个粗人,我只知道自己抽了两条烟、吃了一顿饭,就被你给处分了。脸被你打了,现在你再和我说这细话没用,别再费口舌了。”郑浩说:“鲁书记,其实我只是想跟你讲一讲,你可能还没有听到过的几句话。”鲁飞听郑浩这样一说,不禁竖起耳朵道:“那你也不要讨好我,我不喜欢人家这边打我一巴掌,那边又给我一块糖。”郑浩说:“鲁书记,我知道你对通报意见很大,可张庄张书记、李村李书记他们私下里说,要衷心感谢你。鲁飞不解,问道:“感谢我个汗毛?”郑浩说:“你虽然背了个处分,但给他们提了个醒。”鲁飞听了这句话,低下头沉思。郑浩趁热打铁说:“鲁飞同志,我告诉你,你并不是莽张飞,工作起来有板有眼,你是鲁庄的书记!”鲁飞没有吭声,郑浩更加动情地说:“鲁书记,你是喜欢别人喊你‘苍蝇’,还是喜欢别人叫你‘领头羊’?”鲁飞摆摆手,示意郑浩别再说下去,自己点燃一支烟,“吧嗒吧嗒”抽起来。郑浩了解鲁飞的性格,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奏效,就主动告辞。

从鲁飞家出门,郑浩骑着电动车刚走出村头,手机就响了。乡党委书记唐子厚要求他务必赶回去参加乡“三套班子”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乡党委书记唐子厚还是执意坚持把《清淤治污奖金分配方案》提请会议通过。他说:“大家前段时间都辛苦,‘三套班子’也是人嘛,也要养家糊口,办公室内部拿了个方案,准备给在座每人发两千元补助。至于财务上如何处理,请财政所想办法变通。”然后让班子成员逐个表态。大家因为自身利益所系,又是唐书记提议,自然没有异议。轮到郑浩发言,他道:“这个方案,之前唐书记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已经明确表示这样行不通。制止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上级已经三令五申了。”唐子厚红着脸,打断郑浩的话说:“郑纪检,这事我知道你不好表态,但你知道就行,只求你不要向上级报告。将来要有什么责任,由我担着。”郑浩还想继续把话说完,唐子厚道:“郑纪检,能干事的人被你处理了,我给大家来点‘小刺激’你也不容许,以后下边谁还来为我们做事情?你也要换位思考嘛!

郑浩见会议上没有阻截成功,回到办公室就给财政所所长老梁打电话。他对老梁严肃说道:“老梁,发补贴是唐书记一时感情用事。但我告诉你,这个补贴坚决不能发,表也不能造。反正你顶不住就拖,否则我会拿你是问。”

在食堂就餐时,郑浩看到唐子厚,唐子厚拉着脸没有讲话,只“哼”了声。

不久,郑浩正在办公室忙事,忽然一个人敲门走进来。抬头一看,竟然是唐子厚。唐书记平时一般不到下属办公室,郑浩很吃惊,慌忙站起身。只听唐子厚操着浑厚的嗓音道:“郑纪检,我是感谢你来了!”郑浩莫名其妙。唐子厚继续说:“县里召开了乡党委书记会议,后岭镇党委书记老黄因为违规给大家发放补贴,被巡查组发现,现在已经被立案处理。”他上前一步,友好地握起郑浩的手。郑浩认真地看着唐子厚,唐子厚脸红红的……

(选自《东方文》2018年11月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郑浩到鲁庄安抚鲁飞,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唐子厚书记抱怨过他,他也不想因鲁飞的缘故与唐书记僵持下去。
B.在安抚鲁飞和制止违规发放补贴两个情节中,郑浩都受到过别人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并未因为这些而改变立场。
C.在食堂里,唐子厚看到郑浩时只“哼”了声,这个细节反映了老梁原则性也很强,没有屈从唐书记的错误指示。
D.小说中加点的“还是”一词,表面上看用得很突兀,看完后文就感觉很巧妙,与后文有关叙述,照应非常严密。
【小题2】文中画线的“红着脸”与“脸红红的”各有什么不同含意?前后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3】唐子厚有句话“以后下边谁还来为我们做事情”,他把“下边”与“我们”看成相对关系的阵营,你有怎样评价或看法?请加以简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经过20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日趋成熟,也更被主流文化认可。大批的网文作者,以“精品化”“责任感”取代了“非主流”“民工文学”等标签,网络文学的社会价值不断提升。同时,(     )。
我国网络文学从学习幻想、演义等通俗类型文学作品中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当代______________的故事创作方式。网络文学中的仙侠,、玄幻、古言、穿越等类型,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作者对______________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网络文学作为最直观、最贴近读者的_______________的文艺作品,更应把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灿烂文化继承起来,在现有文化基因上做到“内核有文化,笔下有乾坤”。
到2017年12月,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达3.44亿人,签约作者约68万人。中国IP改编剧在国外热播、一部小说吸引数万乃至数十万读者“追更”的情景已经在全球上演。当下,网络文学运用广博的民族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被赋予了更多角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功能。
B.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被赋予了更多角色,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功能。
C.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功能,被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赋予了更多角色。
D.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功能,因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而被赋予了更多角色。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夺胎换骨   卓尔不群   汗牛充栋   下里巴人
B.脱胎换骨   自成机杼   汗牛充栋   曲高和寡
C.夺胎换骨   自成机杼   博大精深   下里巴人
D.脱胎换骨   卓尔不群   博大精深   曲高和寡
【小题3】文中画橫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使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B.是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使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C.是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D.是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得尊重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