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登越王台①
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
十七史②从何说起,三千劫③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注】①越王台,一名粤王台,为西汉南越王赵陀所建,位于广州越秀山上。此诗作于光绪五年(1829)秋,此时康有为22岁。②十七史句,用宋末文天祥语。文天祥被俘后,元人劝降。文天祥答道:“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意谓事情太多,一切无从说起。③印度佛经记载,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叫做一“劫”。“三千劫”意谓天灾人祸之多。
【小题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并感怀,“秋风”渲染气氛,“混混龙蛇”喻君子与小人混杂,“最可哀”表达作者的政治情怀。
B.颔联运用典故,写得很含蓄,像是说史谈经,实则针对现实,通过反思民族灾难沉重的历史,展现多灾多难的社会现实。
C.颈联实写祖国壮阔山河,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腐儒”是作者的自谦之词,“呼天问”意指向天发问,诉说内心无限感慨。
D.尾联“临睨”是居高临下的意思,“八表”即八方之外,借自然景象表现作者的气概,反问的语气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E. 全诗是游览名胜古迹之作,而诗的内容却没有写景记游,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感慨,这种写法别具风味。
【小题2】结合全诗,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4 11:03: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庐山记

恽敬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迄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矣。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粟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大笑,排闼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朗,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选自《大云山房文稿》,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B.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C.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D.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本文中的“嘉庆”即当时皇帝的年号。
B.太白:这里指李白,“太白”是李白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和字一般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晚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C.右军:周制,诸侯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官名,即右军将军。东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号王右军,文中的“右军”指王羲之。
D.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又作“驮都”“杜多”“杜荼”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山三面环水,因为江水和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庐山不像靠近大海的山岭那样雄壮深沉,而是显得清逸动人。
B.作者的庐山之游,既饱览了庐山奇异的自然景观,也观赏了王羲之的墨池和李白的读书堂等人文景观。
C.作者在登上太乙峰后,极目远眺彭泽,云朵遮天蔽日,周围的山峰都是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
D.作者认为云是山的灵气外泄的结果,所以本文记述游览庐山的经过,重点记下了云奇巧变幻的景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经绝而止。
(2)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或议治水之道,当以丰穰之年为始,俾人民乐输,工料易办,备预不虞,策之上者。此言是也。然余以为譬如治病,今人尚有无力就医而听之呻吟者,岂有病未至而先服药者乎?病既至矣,初则择医其难,继则服药无效,或调理之不得其宜,反至增重,吾见病未去而人已惫矣,故曰得人最难。
②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③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甲)。
(选自清▪钱泳《履园丛话》,有删改)
【小题1】可填入第③段甲处的虚词是
A.也B.矣C.耶D.哉
【小题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难道有还没得病却先服食药物的人吗?
B.难道有还没得病却让他先吃药的人吗?
C.难道有病人还没到就要先服食丹药吗?
D.难到有病人还没到就让他先吃药的人吗?
【小题3】试根据第③段画线句提炼出两个成语。
【小题4】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试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办好水利必备的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