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照管草料场,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这反映了他性格中细心.缜密的一面。
B.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上有很多的“套子”,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因为恐惧变革而逃避发展变化的社会。
C.归田后,陶渊明农忙时参加农事,农闲时乘兴出游,心情愉悦乐观,但也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
D.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他想象出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胸怀大志、无所畏惧的人生境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12-02 09:3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各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孟嘉外孙/作《嘉传》云/或问听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曰/渐近自然。
B.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篇而已/余亦以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篇而已,
C.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
D.予尝有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故并录之。
【小题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
D.***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田园风光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抒发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B.文章表达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腐败政治的厌恶和鄙弃。
C.文章具有感情真挚,用语质朴、用典自然等特点。
D.文章依辞官、归途、抵家、涉园、外出等连缀成篇,最后点出“返璞归真”的思想。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悟已往之不谏  谏:挽回
B.审容膝之易安  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
C.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D.帝乡不可期    帝乡:皇帝的住所,这里指仕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门虽设常关 ②举世誉之不加劝
B.①胡为乎惶惶欲何    ②二虫又何知
C.①既自以心形役 ②有鸟焉,其名
D.①登东皋舒啸 ②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东晋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的名称。
B.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应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的“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质,松菊犹存比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陶渊明顺应自然,乐天命超生死的思想,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是其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各句中“策”字与例句中“策”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策扶老以流憩
A.振长策而于宇内B.策杖村西日斜
C.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D.归而求救国之策
【小题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
A.违己病 请息以绝游B.问征以前路 乐天命复奚疑
C.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D.既自以心为役   寓宇内复几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
B.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C.“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着重表现了诗人在进入官场之后内心的迷茫和痛苦,为后文美好田园生活的刻画埋下伏笔。
D.“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东晋黑暗腐朽的官场是诗人选择辞官归隐最直接的原因,表现了陶渊明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同类题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后檐,桃李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荒秽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小题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____兴: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荷:______________荒秽: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小题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小题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小题5】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