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1)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2)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1-13 03:00: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注释:①此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不幸被捕,由故里转解杭州时所作。②鸱夷,皮革制的囊。传说伍子胥死后,吴王把他的尸体装在鸱夷里,浮于江中。伍子胥魂怒,驱水为钱塘江的江潮,常乘素车白马,立于潮头。
【小题1】下列对诗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设问起笔,既表明了诗人辞别故里后的去向,又暗示了诗人生死抉择的意向。
B.颔联写西湖畔于谦墓、岳飞祠,“日月”“乾坤”两意象开阔了意境,彰显了先贤的精神。
C.颈联写诗人愿与先贤平分三席墓地,为自己的“丹心”而无愧,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尾联为全诗情感发展的高潮,诗人借伍子胥的典故尽抒抗清之志,悲壮之气震撼人心。
【小题2】“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描写想象的未来之景,下面诗句中运用了此手法的一项是(  )
A.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王勃《咏风》)
B.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D.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小题3】张煌言有怎样一颗“丹心”?从全诗看,颔联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