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回顾《孔雀东南飞》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仍更被驱遣B.汝是大家子C.为仲卿母所遣D.渐见愁煎迫
【小题2】下列句中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C.这首诗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09 07:5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白益傲放 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开辟
D.璘败,累系浔阳狱 累系:捆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命之     衡上疏陈事
B.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归汉
C.遂荐玄宗   而君幸赵王
D.白长笑去   臣诚恐见其于王负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字“太白”。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①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斥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注):①猪,同“瀦”,水停聚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帖伏以去    帖伏:顺从。伏,通“服”。B.峄怒,数驰檄按诘   按诘:诘责质问。
C.而同列依违    依违:犹豫不决,模棱两可。D.岂应得    预:预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驿吏诛索破家为苦 暴霜露,斩荆棘,有尺寸之地
B.改置英州,罢彦博相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C.介论事是职    余嘉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却其奏不视,言将远窜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小题3】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知莫州任丘县。B.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
C.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D.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
B.唐介是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行为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C.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在理智上不能不承认唐介是尽到了职守,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唐介的时代,朝庭里仍有些秉公无私的官吏,他们或据理力争,或揄扬直臣,表现了正气,这也是皇帝最终肯定了唐介的原因之一。
【小题5】用“/”给文章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缘 阉 侍 通 宫 掖 以 得 执 政 今 显 用 尧 佐 益 自 固 结 请 罢 之 而 相 富 弼 又 言 谏 官 吴 奎 表 里 观 望 语 甚 切 直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⑵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少贫微,佣书自业。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泰始初,为殿中将军。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明帝遣山图讨之。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簿以还官。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太祖笑而纳之。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山图曰:“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城隍小事,不足难也。”世祖使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世祖甚嘉之。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上谓之曰:“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节选自《南齐书·周山图传》)

(注)幢主,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武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侯,一种始自曹魏建安年间的爵位称号,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
B.城隍,“城”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在文中指城池。
C.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顶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D.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常有非常意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山图才能超卓,临敌有勇有谋。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出山会面,最终将其击杀。
B.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盗贼盗掘桓温墓获得大量宝物,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C.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提醒太祖早做防备:作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D.周山图诚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他因为罢免了另一人统领万人的都督而得罪了人,轻装简行到郊外存在危险,因此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防不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
(2)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孝穆,字道和,荥阳开封人。孝穆幼而谨厚,以清约自居。年未弱冠,涉猎经史。父叔四人并早殁,昆季之中,孝穆居长。抚训诸弟,有如同生,闺庭之中,怡怡如也。魏孝昌初,解褐太尉行参军,转七徒主簿。大统五年,行武功郡事,迁使持节、本将军,行岐州刺史、当州都督。在任未几,有能名。就加通直散骑常侍。王罴时为雍州刺史,钦其善政,遣使贻书,盛相称述。先是,所部百姓,久遭离乱,饥馑相仍,逃散殆尽。孝穆下车之日,户止三千。留情绥抚,远近咸至,数年之内,有四万家。每岁考绩,为天下最。太祖嘉之,賜书曰:“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贾琮誉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于是征拜京兆尹。十五年,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鮞称藩,来附,时议欲遣使,慎选行人。太祖历观内外,无逾孝穆者。十六年,太祖总戎东讨,除大丞相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邑二百户。军次潼关,命孝穆与左长史长孙俭、司马杨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分掌众务。仍令孝穆引接关东归附人士,并品藻才行而任用之。孝穆抚纳铨叙,咸得其宜。孝闵帝践祚,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子,增邑通一千户。晋公护为雍州牧,辟为别驾,又以疾固辞。武成二年,征拜御伯中大夫,徙授御正。保定三年,出为宜州刺史,转华州刺史。五年,除虞州刺史,转陕州刺史。頻历数州,皆有政績。复以疾笃,屡乞骸骨。入为少司空。卒于位,时年六十。贈本官,加郑梁北豫三州刺史。谥曰贞。
(节选自《周书•列传•卷三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粗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贾琮/誉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
B.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贾琮/誉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
C.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 贾琮誉蜇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
D.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 贾琮誉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季,即兄弟,与手足、昆仲近义,长为昆,幼为季。
B.解褐,就是指脱去粗布衣服,代指入任为官。
C.下车,原义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后指官吏退休。
D.践阼,亦作“践胙”、“践祚”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孝穆自幼为人宽厚。因为父辈去世早,兄弟之间,孝穆居长,他亲自抚养教育自己的几个弟弟,兄弟之间和睦友爱。
B.郑孝穆很有治政才能。他任通直散骑常侍时,安抚百姓,招纳流民,每年政绩考核都是最好,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与提拔。
C.郑孝穆颇具领导才干。军队驻扎潼关时,他独自处理军队的各项事务;对归附朝廷的人士,处理得非常妥当。
D.郑孝穆深得皇帝赏识。他多次受到嘉奖和加封,最终死于任上。朝廷给予了他很隆重的追封与褒奖的谥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所部百姓,久遭离乱,饥馑相仍,逃散殆尽。
(2)仍令孝穆引接关东归附人士,并品藻才行而任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