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说

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wěi:繁盛),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非其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客过而之( ) 然则子之(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二项是( )( )
A.宜吾价B.吾家读书久不
C.牡丹百倍者D.取儿
【小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亡何花开B.子亟亟焉C.齐王大说苏子D.昂其直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中,二个“之”字后都省略了“于”。
B.“花之怨以死也诚宜”中的“也”用在主语后,起停顿作用。
C.“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是二个宾语前置句。
D.“以其犹奇于新也”“ 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两句中的“其”用法相同。
【小题5】下列各句全都属于主人对新买牡丹做法的一组是( )
①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   ②归其原,数日亦死    ③暴摧折之,移非其时
④一月之间,忽予忽夺 ⑤新者虽来,旧者不让  ⑥喜而左之,怒而右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
【小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中,导致其花期紊乱,不足一个月就死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原处。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错上加错。
D.作者以牡丹的遭遇喻指封建社会中人才的遭遇,含蓄委婉地批评了封建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而对人才生杀予夺的社会现实。
【小题7】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揭示的哲理。(限20字以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4-29 01:48: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所好轩记

袁枚

①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②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③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小题1】本文第①段□中应填入的虚词是(    )。
A.胡B.其C.盖D.夫
【小题2】下列对“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宜所好归书也固宜。”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其他爱好与别人相同,但是喜好书是自己独有的,所以把最喜爱的归之于书本来也是应该的。
B.我的其他爱好与别人相同,但是喜欢一个人读书,所以把最喜爱的归之于书本来也是应该的。
C.我喜欢与他人一起游玩,但是喜欢一个人读书,所以最喜欢的当然是读书。
D.我的爱好与他人不同,我喜欢一个人读书,所以把最喜爱的归之于书本来也是应该的。
【小题3】作者本意在于写“好书”,为什么又说“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等”?
【小题4】文中用曾晳嗜羊枣的例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小题5】书籍并非作者一人所好,而他却说自己“好书从独”,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陆明府入都序
袁枚
余不宰江宁久矣。后之宰是者,皆才出余上,皆交好。而心之所尤折者,为兰村陆君。君喜余古文,常曰:“他日得子文序我,可乎?”余雅欲序君,而苦于不得当以报,乃诺而俟焉。今年十月,君以捕亡事受天子知,将召对,有高爵之迁。兹事非君所甚矜喜,而忽大恩压己,转顼顼不快。邦之人亦若有恤然者。余为序而释之曰:
羿之弯弓也,惟巴蛇、九日,始足尽其彀耳;乃偶中燕雀而名因之大彰,羿之心非所冀也。然天下事固有感在此而应在彼者,岂独射然乎?或智人也,而以愚获愆;或惠人也,而以猛立功。徒观其迹,未有不适适然疑者。不知不而错综之,不足以彰造物报施之巧。
君善谳决,大府有疑难事必委君决。君所至皆仁自持,或罪至虔刘而一旦释宁其家者累累然,此皆宜受天子知者也,亦天子知之必嘉子者也。顾名不上闻,虽尧、舜无由知。而平素暗然之勤劳,天必欲光明之为循吏劝,则不得不借一二事以达九乾而垂清问,且以见圣天子留心人才,小善不遗至于如此。凡为臣子而不以积诚勤事求知,妄挟他途干进者,皆惑也。
且夫学之与仕,有二理乎?曰:无有也。《书》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是也。生之与杀,有二理乎?曰:无有也。孔子称“惟仁人能好人,能恶人”是也。陆君口不离先王之言,常为文俗吏所揶揄,一旦玺书征召,儒者荣之。然其为政暖暖姝姝,一以生人为事者也,乃偏以戮人见知。君之才虽显,而君之心将隐矣。
予窃托于君子表微之义,书其故晓邦之人,而因以慰君之行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①:交错,杂乱。②虔刘:杀戮。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偶中燕雀而名因之大彰,羿之心非所冀也。
(2)予窃托于君子表微之义,书其故晓邦之人,而因以慰君之行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翰林院编修程君鱼门墓志铭

清袁枚

君程姓,名晋芳,字鱼门。乾隆初,两淮殷富,程氏尤豪侈,多畜声色狗马。君愔愔好儒,其资购书五万卷,招致方闻缀学之士,与共讨论。海内之略识字能握笔者,俱走下风,如龙鱼之趋大壑。君不能无用世心,屡试南闱不第,试京兆不第。亡何,盐务日折阅,而君舟车仆遬觅举温卷之费,颇不赀。家渐中落,年已四十余。癸未,天子南巡,君献赋;召试行在,赋《江汉朝宗》诗四章。天子嘉之,拔第一,赐中书舍人。再举进士,改吏部文选司。未几,天子开四库馆,诸大臣举君为纂修,议叙授翰林院编修。分校礼闱,得士若干。

君耽于学,见长几阔案辄心开,铺卷其上,百事不理。又好周戚友,求者应,不求者或强施之。付会计于家奴,任盗侵,了不勘诘。以故虽有俸,有佽助,如沃雪填海,负券山积,势不能支。乞假赴陕,将谋之中丞毕公,为归老计。时酷暑,索逋者呼噪随之。君已衰老,乘弇栈车,行烈日中,顿撼失食饮节;又闻西陲兵起,氛甚恶,不能无悸,遂病。至中丞署中,一月死。年六十七。呜呼!

君交满海内,而与余尤昵。未乞假,先致书托觅屋。余喜甚,谓老可不孤。拟某士将向君荐,某处将与君游,某文字将待君决可否。部署暗定,君之来。不料在岭南,孙中丞补山告君死。时方召食,惊泣至失匕箸。归舟惘惘,行五六千里不能释君于怀。

君秀眉方颐髯飘飘然左右拂吟论意得阔步摇簸袍褶风生与人言暖暖姝姝若恐伤之虽臧获无所凌谇。遇文学人惵然意下,敬若严师。虽出己下者,亦必推毂誉,使满其意。以故京师语曰:自竹君先生死,士无谈处;自鱼门先生死,士无走处。竹君者,君之座主朱学士筠也。君学无所不窥,天星、地志、虫鱼、考据俱宣究,而尤长于诗。古文醇洁,有欧、曾遗意。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秀眉方颐/髯飘飘然/左右拂吟/论意得阔/步摇簸/袍褶风生/与人言暖暖姝姝/若恐伤之/虽臧获无所凌谇。
B.君秀眉方颐/髯飘飘然/左右拂吟/论意得/阔步摇簸/袍褶风生/与人言暖暖姝姝/若恐伤之/虽臧获无所凌谇
C.君秀眉方颐/髯飘飘然左右拂/吟论意得/阔步摇簸/袍褶风生/与人言暖暖姝姝/若恐伤之/虽臧获无所凌谇
D.君秀眉方颐/髯飘飘然左右拂/吟论意得阔/步摇簸/袍褶风生/与人言暖暖姝姝若恐伤之/虽臧获无所凌谇
【小题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资购书五万卷 罄:用尽
B.俱走下风 下风:在风向之下,此为归附之意
C.君之来 迟:缓慢
D.亦必推毂誉  延:扩展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卷:指反复温习诗文,正如前人所谓“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B.礼闱:又称礼部试、春闱。科举为礼部专职司,因此称在京举行的会试为礼部试,亦称礼闱。明、清会试都在春秋举行,故亦称春试、春闱。
C.四库:即“四库全书”的省称,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D.臧获:指奴婢,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氏家族在两淮地区富甲一方,生活奢靡。但程君却致力于学习儒道,花钱买了五万卷书,并招揽了很多有识之士一起研究。
B.程君科考之路并不顺利,一直没有考中。直到天子巡幸江南,程君去呈献了辞赋,得到皇帝赏识,才被擢拔为第一名,赐官中书舍人。
C.程君为人热情善良,周济亲戚朋友,有求必应;即使人家未求,也会主动提供帮助。
D.程君沉迷学习,学识渊博,天星、地理、虫鱼、考据都深入钻研,而尤其擅长作诗。古文纯正,有欧阳修、曾巩的遗风。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付会计于家奴,任盗侵,了不勘诘。
(2)君交满海内,而与余尤昵。未乞假,先致书托觅屋。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散书后记

(清)袁枚

①书将散□,司书者请问其目。余告之曰:凡书有资著作者,有备参考者。备参考者,数万卷而未足;资著作者,数千卷而有馀。何也?著作者熔书以就己,书多则杂;参考者劳己以徇书,书少则漏。著作者如大匠造屋,常精思于明堂奥区之结构,而木屑竹头非所计也;考据者如计吏持筹,必取证于质剂契约之纷繁,而圭撮毫厘所必争也。二者皆非易易也。 

②然而一主创,一主因;一凭虚而灵,一核实而滞;一耻言蹈袭,一尊亨依傍;一类劳心,一类劳力。二者相较,著作胜矣。且先有著作而后有书,先有书而后有考据。以故著作者,始于《六经》,盛于周秦;而考据之学,则自后汉末而始兴者。郑、马笺注业已回冗。其徒从而附益之,抨弹踳驳,弥弥滋甚。孔明厌之,故读书但观大略;渊明厌之,故读书不求甚解。二人者,一圣贤,一高士也。余性不耐杂,窃慕二人之所见,而又苦本朝考据之才之太多也,盍以书之备参考者尽散之。

(《小仓山房文集》)

(注释)①明堂奥区:指高大深邃的宫殿建筑。 ②计吏:古代州郡掌簿册登记的官员。 ③质剂:古代贸易契券的总称。 ④圭撮: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 ⑤郑、马:指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和马融。 ⑥抨弹踳驳:批评攻击,错乱驳杂。

【小题1】填入第①段方框中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也
B.尔
C.矣
D.焉
【小题2】第①段中,作者认为“著作者”和“参考者”对书籍使用方法的主要区别是 (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小题3】赏析第①段划线句运用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藏书散去,是因为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不得不忍痛割爱。
B.作者认为著作靠虚拟,考据需查核是否属实,都既费心思又耗体力。
C.作者认为若有助于著作,书越多越好,若备于参考,书越少越好。
D.作者散书的原因是:推崇孔明、渊明的读书方法,苦于当时考据太盛。
【小题5】第②段中,作者对著书立说和考据这两种治学方法进行了比较,表现了明显的倾向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戊子中秋记游

(清)袁枚

①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②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烝彘首也尤,且曰:“兹物难独啖,就办治,顾安得客?”余曰:“姑置具,客来当有不速者。”已而,泾邑翟进士云九至。亡何,真州尤贡父至。又顷之,南郊陈古渔至,日犹未失。眉岑曰:“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乎?”三人者喜,纳屦起,趋趋以数,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

③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蛤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窃念墩不过土一抔_____,能使公有遗世之想,必此是____?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④还园,月大明,羹定酒良,彘首如泥,客皆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席间各分八题,以记属予。嘻!余过来五十三中秋矣,幼时不能记,长大后无可记。今以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①彘首:猪头。②坌:尘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苏唐眉岑其儿主随园  挈:带领。
B.客来当有不者  速:快速。
C.从园南穿篱出    穿:穿过。
D.各分八题,以记予 属:嘱咐。
【小题2】第③段空格内,应填入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A.者  哉B.矣  乎
C.耳  耶D.也  焉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B.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C.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D.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秋佳节,四面八方的名人在随园聚会,一起游览金陵名胜,作者以为此乃快乐之事。
B.姑苏唐眉岑带着自己的儿子到随园来玩,他做饭的手艺很好,其中以蒸猪头最为拿手。
C.第3段作者将记事写景和议论抒情熔于一炉,先叙后议再抒情,怀想古人,生发感慨。
D.在文中,作者表达了与好友游览风景的忧伤以及人生苦短,乐景少而易逝的感伤之情。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2)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