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
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
骤得,托遗响
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乙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
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
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
也。合流屈曲
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
利世,而适类
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唐 柳宗元《愚溪诗序》)
(注释)①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
B.知不可乎骤得 骤:骤然 |
C.得其尤绝者家焉 家:安家 |
D.无以利世 利:利益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土之居者 |
B.顺流而东也 合流屈曲而南 |
C.托遗响于悲风 而适类于余 |
D.何为其然也 盖上出也 |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是赋文,沿用赋文主客问答的传统手法来抒写作者的人生哲学;乙文为诗序,采用一般性的描写和议论,语言上重复使用一个“愚”字,充分表达作者的失意愤激之情。 |
B.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典故。甲文借古抒怀,追念曹操“一世之雄,而今安在”表现客消极的人生观与虚无主义思想;乙文属借古讽今,借宁武子和颜渊的“智而愚”“睿而愚”来说明自己是“真愚”。 |
C.甲文作者借主客问答表达超越得失荣辱之境,展示了作者阔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乙文作者借愚溪山水美丽却不为人知寄托自己遭受贬谪的不得志。 |
D.两篇文章都不是对山水作纯客观的描写,而是在描写中贯注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甲文显得豁达,乙文显得愤激。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2)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