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贵,宫中的权贵,即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皇宫大内。
B.公主,封建社会通常是对皇帝女儿的称谓,公主封地,常称为食邑。
C.青宫,古代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色为青,故称太子居所为青宫。
D.致仕,是古代臣子退休或因故离职的婉辞。致仕,意为还禄位于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21 09:52: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月有弦望晦朔,“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是农历每月十三或十四,为月快圆之日。
C.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兰亭集序》中的“癸丑”纪年,指的是东晋永和九年。
D.古人将一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兰亭集序》中“暮春”指的是季春三月。
同类题2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旬假:当时官员五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C.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D.簪笏:指代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同类题3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又题为《忠义水浒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滕王阁序》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一句,“请缨”指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以指投军报国;“弱冠”,古代以十八岁为弱年,行冠礼,以示成年。
C.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路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了此片序,是一篇骈体文。
D.《陈情表》中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制度的“秀才”含义不同。
同类题4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等终军之
弱冠
弱冠:通指二十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B.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 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C.朝菌不知
晦朔
晦朔: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寻蒙国恩,除臣
洗马
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同类题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等人死后根据生平事迹给予的带有褒扬的称号。
C.蒙尘,本义是指蒙受风尘,古代多指君王因为战乱,逃亡在外,是委婉说法。
D.行在所,也称“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有时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