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诗中空缺处填一个节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又是一年寒岁至, 更深月落满河星
A.白露
B.立冬
C.寒露
D.霜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1 05:47: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选项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得名“白帝城”。
B.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C.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被理解为哀痛亡国。
D.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3 年)为一纪,四纪为52 年。实际上唐玄宗并没有做到四纪皇帝。
同类题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B.“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岁在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王羲之等人兰亭集会的这一年是东晋穆帝确定“永和”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
C.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为“阳”,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为“阴”。后人参考这一原则,推断出《游褒禅山记》中的“华山洞”应做“华阳洞”。
D.中国古人常用一些特定的名称来标识日期,如《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既望”即指农历十六日。另外,“望”指农历十五日,“朔”指月末。
同类题3
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
同类题4
中国的古老历法“二十四节气”2016年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请根据下面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哪个节气。
①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②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③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④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⑤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同类题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忧,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五鼓,即拂晓时分。古人把黄昏至拂晓为五个更(鼓)次,每更相隔两小时。
C.耕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
D.缙绅,原意为将笏插在束腰的大带上。用于对古代的官员或有钱的人的称呼。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