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丘吉尔

议长先生:

星期五晚上,我接受了英王陛下的委托,组织新政府。这次组阁,应包括所有的政党,既有支持上届政府的政党,也有上届政府的反对党,显而易见,这是议会和国家的希望与意愿。我已完成了此项任务中最重要的部分。战时内阁业已成立,由5位阁员组成,其中包括反对党的自由主义者,代表了举国一致的团结。三党领袖已经同意加入战时内阁,或者担任国家高级行政职务。三军指挥机构已加以充实。由于事态发展的极端紧迫感和严重性,仅仅用一天时间完成此项任务,是完全必要的。其他许多重要职位已在昨天任命。我将在今天晚上向英王陛下呈递补充名单,并希望于明日一天完成对政府主要大臣的任命。其他一些大臣的任命,虽然通常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我相信会议再次开会时,我的这项任务将告完成,而且本届政府在各方面都将是完整无缺的。

我认为,向下院建议在今天开会是符合公众利益的。议长先生同意这个建议,并根据下院决议所授予他的权力,采取了必要的步骤。今天议程结束时,建议下院休会到5月21日星期二。当然,还要附加规定,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提前复会。下周会议所要考虑的议题,将尽早通知全体议员。现在,我请求下院,根据以我的名义提出的决议案,批准已采取的各项步骤,将它记录在案,并宣布对新政府的信任。

组成一届具有这种规模和复杂性的政府,本身就是一项严肃的任务。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正处于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战争的初级阶段,我们正在挪威和荷兰的许多地方进行战斗,我们必须在地中海地区作好准备,空战仍然在继续,众多的战备工作必须在国内完成。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如果我今天没有向下院作长篇演说,我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宽恕。我还希望,因为这次政府改组而受到影响的任何朋友和同事,或者以前的同事,会对礼节上的不周之处予以充分谅解,这种礼节上的欠缺,到目前为止是在所难免的。正如我曾对参加现届政府的成员所说的那样,我要向下院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极为痛苦的严峻的考验。在我们面前,有许多漫长的斗争和艰苦的岁月。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我们的全部能力,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人类黑暗悲惨的罪恶史上从未有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胜利;无论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赢得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大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胜利,就没有英帝国的存在,就没有英帝国所代表的一切,就没有促使人类朝着自己目标奋勇前进这一世代相因的强烈欲望和动力。但是当我挑起这个担子的时候,我是心情愉快、满怀希望的。我深信,人们不会听任我们的事业遭受失败。此时此刻,我觉得我有权力要求大家的支持,我要说:“让我们同心协力,一道前进。”

(1940年5月13日)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丘吉尔接受英王陛下的委托,组阁由支持上届政府的政党组成的新政府,这是议会和国家的希望与意愿。
B.丘吉尔通过这次演说使广大群众认识、了解自己,并借此机会向大家发出动员和鼓励,呼吁政府和全国人民奋起打败敌人。
C.这篇演讲体现出演讲者对战争形势的把握、诚恳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D.这篇演讲含蓄地表现了演讲者的勇敢、自信、热情,向人们展示出一位新领袖的形象,增强了人民必胜的信心。
【小题2】第三段中“我要向下院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应如何理解?
【小题3】最后一段中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4 08:4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礼 物 英梅亚•格林
阿诺德走进病房,却突然收住了脚步。他看见了伯吉斯先生。他还发现伯吉斯先生病床旁边站着一个人。糟糕!诺德心里咯噔了一下,史迪威可能会发现他的。他是无意中听到史迪威可能要去医院探望伯吉斯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阿诺德马上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去医院看望一下。于是,便匆匆地朝医院奔去。然而,史迪威还是先到了一步。 
阿诺德买了一串葡萄。可是,他看见床边的储物柜上竞也放着一大串葡萄,好像是那种无核的小葡萄,属于价钱较贵的那种。肯定是该死的史迪威送的!他觉得还是将自己的那串葡萄扔了为好,但又觉得扔了实在可惜。留下自己吃算了,他将那串葡萄随手揣进了自己的口袋。此时,他的面孔就像那串葡萄一样看起来总觉得有点儿别扭。
只要史迪威在那里,他就不好进去了,可病房外面又没有什么可以躲避的地方。想来想去,阿诺德只得又退到了楼下,在接待处茫然无措地转来转去。
究竞该给伯吉斯先生送点儿什么礼物呢?买束鲜花?那太丢人现眼了!买本书怎么样?正好那边有一个书摊。阿诺德走过去随手捡起一本平装书,一看价格,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将近6英镑!上次买的那本书才花了他2.5先令。
阿诺德走进自助餐厅要了一杯茶。餐厅已经坐满了人,他只得与别人共用一张餐桌。在他的旁边,一位穿红色外套、身材高大的女人正和一个朋友交谈着。她的手提包敞开着,里面的东西阿诺德看得一清二楚,在一堆妇女日常用品中间夹着一个小瓶子。一个小瓶装的威士忌酒,上面还绑了一个心形的蝴蝶结。
这下他心里总算有了主意!刚才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伯吉斯先生平时就喜欢喝上一杯。可是医院是不会卖酒的,即使他想跑出去买,恐怕在这座医院周围方圆几英里的范围内也找不到一家卖酒的商店。
一想到生活中的不公,阿诺德的心情不由得郁闷起来。自己在那岗位上干了四十五年,如今突然来了这个史迪威,用他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一时的热情拍老板伯吉斯的马屁。阿诺德压根儿就不相信热情。现在,他们要讨论什么重组问题。阿诺德心里明白,这所谓的重组无非就是要将一些人重组掉.他们竟然还美其名曰提前退休。
阿诺德的眼睛死死盯着那个小瓶子。红衣女人还坐在那儿跟朋友交谈着。史迪威终于出来了!他走下了楼梯。阿诺德站起身来,故意将那女人的手提包碰到了地上。
“噢,请原谅,你看我笨手笨脚的。让我来捡吧。”阿诺德弯下腰捡起了滚落到地上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面带微笑地将手提包交还给它的女主人,然后快步跑向楼梯口。把它搞到手简直不费吹灰之力,阿诺德暗自庆幸。不过,他的心头也掠过一丝负罪感。可他转念又想,这完全是那女人自己的过错。谁让她将自己的手提包那样敞开着,让那诱人的东西暴露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完全是自讨苦吃嘛!总而言之,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成为一个充分的理由。
阿诺德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伯吉斯先生接到自己礼物时是怎样的一副神情。他想,肯定会比史迪威的要好。你看他,就提了那么一串灰不溜秋的葡萄!想到这,阿诺德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地走进了病房,掏出了那瓶威士忌酒。
大约过了几分钟,红衣女人推门进来,“爸爸,今天好些吗?妈妈让我给您带来了你最爱的威士忌,不过,妈妈绑了个蝴蝶结,提醒你只看不喝。”她是伯吉斯先生的女儿,她看到了桌上的那瓶威士忌和愣在那里的阿诺德……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诺德听说史迪威可能要去医院看望老板,就急忙赶到医院,是希望能赶在史迪威之前,显示自己比史迪威更加关心老板。
B.在描写威士忌酒时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酒瓶上绑的蝴蝶结,看似不经意,其实是作者巧妙构思,草蛇灰线,与结尾呼应。
C.史迪威对工作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有时也拍老板的马屁,但他待人真诚热情,主动买上等的葡萄到医院看望伯吉斯。
D.这篇小说情节简单,脉络清晰,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结尾的处理更是巧妙,虽然不直接交代故事的结局,但讽刺意味更加浓重。
【小题2】根据全文内容,请简要概括和分析阿诺德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小题3】小说中间部分插入关于“岗位重组”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意外的礼物

(前苏联)帕霍京

谁也说不准安娜·菲利波夫娜有多大年纪,不过,连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也肯定地说,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人们已经管安娜·菲利波夫娜叫奶奶了。不管他们怎么说,实际上,要是看见她穿着肥大的套鞋,迈着快步,肩上压根白木扁担,挑着满满的两桶水轻松地往家走时,真不敢相信她已经老了。她干什么事都很麻利。从来没有人看到安娜·菲利波夫娜像老太婆那样慢慢吞吞地走路。有时候,有的街坊冲她背后喊道:“哎,菲利波夫娜,你干吗还满处跑哇?在家呆着歇歇得了。”她就举起一只干瘦的手,指着苍天回答说:“我到了那儿再休息,没多久了。”

安娜·菲利波夫娜有个孙女叫维尔卡,每当这轻佻的姑娘从邻居的窗前经过时,这条街上的人都满怀同情地叹息说:“哼,这姑娘有点良心没有?天天把孩子往这儿一送,自个儿就跑了,让老太太在家看孩子。还经常呵斥老人。老太太总是花自己的钱给孩子买东西,孩子妈哪怕说个谢字,要不给老人买点礼物也好。可这想也甭想。唉,瞧这事!”

安娜·菲利波夫娜也知道别人有这些议论,可是很不以为然,她说:“扯什么闲话?姑娘家年纪轻,走错了一步。她好玩、爱跳舞是应该的,可带着孩子怎么去得了呢?我反正在家呆着没事,也该帮帮忙,岁月不等人哪。她感不感谢我,关别人什么事?她兴许已经送给我不少东西呢,这谁知道呀!”

可街坊什么事都知道,要不还算什么街坊。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们。“什么,送了不少东西?”人们瞧着老太太,笑话她说,“你这身衣服已经穿了40来年了。”

过了两年光景,维尔卡出嫁了。大伙松了一口气,可是好景不长。老奶奶又天天晚上照看起曾孙子来了。事情的原委街坊们一清二楚:维尔卡新婚的男人常常拿东西换酒喝。

秋天,维尔卡带着孩子到海滨去休养。没过几天,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一个小邮包。她拿起一把旧的大剪刀剪开了包上的缝线,一眼就看见裹在厚纸里边一条毛茸茸的时髦而漂亮的大头巾。包裹是维尔卡寄来的,可是老太太在包裹里没有找到片纸只字。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包裹的消息一传开,左邻右舍的老太太议论纷纷:“这姑娘心眼倒不坏!”

安娜·菲利波夫娜喜不自胜。虽说9月间天气还暖洋洋的,可一到傍晚她就披上头巾出门去。碰上有人叫她,她立刻高兴地站住和人闲扯,说着说着,她便有意把话题悄悄地引到维尔卡和那件礼物上去。“这件礼物挺贵重的,”她说道,“我简直不知怎样才好,总觉着挺过意不去。”

“没什么。”别人劝她说,“比这更好的礼物你也配啊!”

10月初,晒得黑黝黝的维尔卡顺着大街径直往奶奶家走来。坐在街旁长凳上的老人们向维尔卡问好,她大为惊奇。

“他们怎么向我问起好来了?”到了奶奶家她问起这事。

“这有什么……人家尊敬你呗。”

维尔卡哼了一声。

“忽然尊敬起人来了……包裹收到了吗?”她问奶奶。

“收到了,收到了……”

“你明白吗,我不愿意在疗养地随身带着这块头巾,寄回家吧,又怕我丈夫拿它换酒喝。后来想了想还是存在你这儿保险。”

“这么说,这东西……喀,可不是吗……可我傻老婆子……”

维尔卡吃惊地望着奶奶。

“你怎么了,奶奶?”

“哦,没什么,没什么我随口说说。”

她慌忙地在屋里折腾开了,把头巾拿出来,端端正正放在桌上。维尔卡拿起头巾就走,到了门口她说:“明天晚上我把孩子送到你这儿来。让他自个儿跑跑玩玩。我和我丈夫要去看电影。”

“行啊,你送来吧……”

第二天傍晚,安娜·菲利波夫娜牵着曾孙子的手慢吞吞地在街上走着。她拖着沉重的脚步,头上紧紧包着一条破旧的毛头巾。

大家突然发现安娜·菲利波夫娜确实非常衰老。现在看来,在那些老一辈的人还年轻的时候,人家管她叫奶奶,这个说法是可信的。

(摘自《外国微型小说》)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巧用省略号。如“这么说,这东西……喀,可不是吗……可我傻老婆子……”,体现了安娜·菲利波夫娜突然明白这个礼物并不是送给她时从失落到自我安慰的变化。
B.安娜收到“礼物”后喜不自胜。暖洋洋的天气里,她一到傍晚她就披上头巾出门去,高兴和人闲扯,有意把话题引到维尔卡和那件礼物上去。从中可以看出她生活的空虚和内心的虚荣。
C.安娜·菲利波夫娜周围的街坊们是善良的群像,属于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安娜的孙女——维尔卡也有一定道德评判和约束作用。
D.小说前后呼应形成对比。从开始人们真不敢相信安娜已经老了,她干什么事都很麻利,到最后大家突然发现她确实非常衰老。表现出“意外的礼物”给她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
E.文章通过安娜一系列变化及大量直接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悲喜。如“安娜·菲利波夫娜也知道别人有这些议论,可是很不以为然”、“安娜·菲利波夫娜喜不自胜”等。
【小题2】概括维尔卡的主要性格特点,简要分析维尔卡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
【小题3】安娜收到礼物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小题4】作者为什么用“意外的礼物”作标题,请具体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课文节选,联系全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他接受了我的订货,但没拿皮革给我看;我可以意识到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后说:
“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所以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我听到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惟一的一次。
“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了。”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
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深刻的印象,结果在以后几分钟里,我定了许多靴子。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
【小题1】节选文字包含了“我”的哪些思想感情?
【小题2】选文中“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一句有什么含义?

同类题4

阅读课文节选段落,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②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③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④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⑤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⑥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⑦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小题1】第④段中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2】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的演讲内容。
【小题3】第⑥段中提到“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这”指什么?“致命伤”意味着什么?
【小题4】第⑦段中“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的意思是什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生活

加拿大爱丽丝•门罗

①我的父亲并不满足于父母寄望于他的生活方式——继承他们的小农场。当他和我的母亲抛下他们的村子,在陌生的小镇买下这块土地的时候,他们的想法就是:通出饲养银狐和水貂肯定能致富。他将所有已经筹集到的钱投入其中,而我的母亲贡献出了她当教师的存款。他建起了供所有动物们居住的饲养棚,又立起了可以圈住牲口们的栅栏和铁丝网墙。

②现在我回想起来,那里发生了相当多的杀戮。马匹必须被屠宰,制成马肉;提供毛皮的动物每年秋天要被淘汰,只留下产仔用的牲畜。但是我习惯了这些,可以轻易地视而不见,为自己构建出一个经过净化的场景:那里有青青的草地和波光粼粼的河水,还有从河岸上的草地中涌出的一眼令人惊喜的泉水。它为那些注定要被宰杀的马和奶牛提供着饮水,我也用一只捡到的铁皮杯子来喝它,四周总是有新群的动物类便,但是我忽视了它们。这些场景仿佛是来自我喜欢的那些书中。

③在那些日子里,我必须时常帮我的父亲干活,因为我的弟弟年龄还小。我用泵汲取了新鲜井水,然后在栅栏里来回地走着,清理干净牲口的饮水罐,再重新灌满它们。我很享受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持续的孤独正是我所喜欢的。后来,我不得不待在屋子里帮我的母亲干活,于是我怨气冲天,说话总是像吵架似的。那被称为“顶嘴”。我伤害了她的感情,然后她会去谷仓向我的父亲告状。于是父亲中断他的工作,用他的腰带揍我一顿。之后我就会躺在床上哭泣,制定出各种离家出走的计划。但是那段叛逆期终究也过去了,我变得乖巧听话,甚至成了开心果——我擅长描述从镇上听来的故事和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④可是,我的父亲进入毛皮行业太迟了,他的生意很萧条。父亲剥掉了所有狐狸的皮,然后是水貂,他用它们只换来了少得可怜的一点点钱,之后他白天忙着拆除饲养棚——那里是这份事业诞生和死亡的地方,然后他出发去铸造厂做五点钟上岗的门卫,半夜才回来。

⑤比收人的损失更加令人意外而且将会变得更加具有毁灭性的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在我母亲四十多岁时显现了出来。

⑥一开始,情况不算太坏。她的双眼只是偶尔会以一种游移的方式向上翻白眼,而她的嘴唇四周由于口水分泌过量,那些柔软的汗毛变得很显眼。每天早晨,她可以在别人的些许帮助下穿衣服,她还能偶尔做些里里外外的家务活。她依靠内心的某种精神力量支撑了好长一段时间。

⑦你也许会认为,这一切太过分了。生意失败了,我母亲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奇怪的是,我记得那段时光并非是不开心的。家中并没有异常的、绝望的气氛。也许那是因为我当时并不明白我的母亲不会有任何好转,只会更糟。至于我的父亲,他有他的精神力量:他喜欢那些在铸造厂里和他一起工作的兄弟,他们大多数和他一样,都在生活中经历了某些挫折或者磨难;他喜欢在他前半夜的门卫工作之外所做的挑战性工作,比如将熔化了的金属倒入模具中。这很危险,但是正如我的父亲所说的,“小心全靠你自己”。这份工作收入还不错,而且这对他来说是件新鲜事。

⑧父亲出了门,我就开始做晚饭。我会做些我认为有异国风味的食物,例如意大利面条或是法式鸡蛋饼,主要原料都是便宜的菜,但我乐在其中。当盘子都洗好之后,我的妹妹必须将它们擦干净,而我的弟弟必须要我催促着才会把刷盘子的水泼到外面黑乎乎的土地上。吃完饭,我坐下来,把双脚放进保暖箱里,它的门己经没了,然后我阅读从镇上图书馆借来的大部头小说《独立的人们》,它是关于冰岛的生活的,书中的生活远比我们的要艰苦,但是其中有一种绝望的庄严;或是《追忆似水年华》,是关于那些我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的,但是我不会因此而放弃;或是《魔山》,是关于肺结核和一场伟大的辩论的,其中的一方似乎是友好的、进步的生活观念,另一方是黑暗的却令人莫名激动的绝望。

⑨在我结婚之后,我搬家到了温哥华。我没有回家探望病重临终的母亲,也没有出席她的葬礼。我们穷得没钱支付路费,我们会说这些事是不可以被原谅的,或者是我们永远不会原谅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会的——我们总是会那么做的。

(节选自《亲爱的生活》,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以当事人在多年以后回忆的口吻,叙写全家一段艰难的生活,时间跨度大,不重故事情节,文笔冷峻,看似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饱含张力。
B.正当青春期的“我”喜欢阅读,整天沉浸在幻想世界中,所以对饲养场的杀戳、肮脏和辛苦劳作视而不见,觉得自己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C.第⑧段中的两处“必须”,表明弟弟妹妹少不更事,需要在“我”督促下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含有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各自承担责任的意味。
D.对于不能回家探望病重的母亲、没有出席母亲葬礼这种不可以被原谅的行为,我们总是选择放过自己,小说的结尾淡然中隐含沉重,引人回味。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亲这一人物形象。
【小题3】请探究小说以“亲爱的生活”为题的丰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