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上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2)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2-06 02:28: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地质构造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属于背斜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导致图中③处形成谷地的主要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火山活动
同类题2
有关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没有聚落的分布
B.山区的聚落均呈条带状沿河流两岸发展
C.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由于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成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D.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上。
同类题3
读某考察小组绘制的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考察小组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①与②两处植被类型差异的原因是海陆位置变化
B.③处水能资源丰富,适宜修筑水电站
C.④处地貌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D.⑤处径流量比⑥处变化大
【小题2】该考察区域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山东半岛
C.东南丘陵
D.地中海沿岸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采、沙山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
(1)有学者认为该地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来自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试推测其依据。
(2)试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同类题5
下列地质现象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②崇明岛的形成
③江南丘陵的梯田
④石灰岩受热形成大理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