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小题2】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3】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01 06:46: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位下降
D.地质灾害频发
【小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实现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利用水资源
同类题2
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A.从下流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同类题3
我国国家林业局透露,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 km2转变为目前的年均净减少1717 km2。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荒漠化类型是( )
A.喀斯特荒漠化
B.水蚀荒漠化
C.风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
【小题2】形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同类题4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3分)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分)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同类题5
(双选)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保护农田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