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常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3分)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达出来的复杂而丰富的情感。(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08: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章叟讳文,字简甫,后以字行。其先自闽徙而为吾吴之长洲人。赵宋时,已负善书名,兼工镌刻,而叟之大父昶、父浩尤著,至叟则益著。
叟生而美须眉,善谈笑,动止标举有儒者风。宁庶人”国豫章,慕叟能而罗致邸中,与故知名士唐伯虎、谢思忠借。伯虎觉其意,佯清狂不慧以免。而庶人卒谋反,挟叟与思忠从行,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裸袒二千里,而归谒其父,相抱哭。时叟年仅三十,自是其艺益高,资亦小裕。盖又十年,而复游豫章时,朱邱诸王孙故无恙。素闻叟名,延至为上客。变饮醉间,游庶人故宫,徙倚叹息,歌《黍离》之章,作羊县恸而后返。
吾郡文待诏微明,名书家也,而所书石,非叟刻石,不快。待诏每日:“吾不能如钟成侯、戴居士,手自登石。章生非吾茅绍之耶?”绍之者,赵文敏客也。而是时,祝京兆希哲、王太学履吉、陈太学复甫、彭征士孔嘉有所书,赤必属之叟。变他所墓刻,华氏《真赏斋帖》、陆氏《怀素自叙》、孙氏太清楼右军《十七帖),其能夺古人精魄如生动,即拓者赝古得善价,而其人莫辨也。而故分宜“相欲登肃帝所赐制书,札谕于石,而聘变往,留相邸四岁而后归。分宜败,邱客无得免者,于变略不濡。人谓叟善为客,往客宁庶人不死,今客分宜相复不濡。叟笑日:“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与孔嘉远矣。待诏故辞宁庶人聘者也,孔嘉则辞分宜相聘者电。”
叟性好客,虽一室,亦必洁治庋,置图籍彝鼎之属。客至相与摩娑,小时则呼茗,茗已呼酒,酒至命炙。诸贤士大夫如待诏辈磬折而入委巷,不避也。叟好客,且时时从博徒游,所得责随手散尽,至卒而不能具丧礼。其明年仲子藻为人傭书,强自力以倡其伯季,葬叟于武丘乡采字圩祖茔,盖万历甲戌之三月也。
(选自《弇州山人续稿》,有删节)
注:①宁庶人:指宁献王;②分宜:严嵩别号。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为上客   延:延请
B.亦必之叟   属:请托
C.亦必洁庋   治:研究
D.至卒而不能丧礼 具:备办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前,章简甫的祖辈从福建迁到苏州,以擅长书法著称,并工于雕刻,他的伯父章昶及父亲章浩尤为著名。
B.宁献王仰慕章简甫的才能,把他招募到府邸中,与知名人士唐伯虎、谢思忠等人一起做事。
C.章简甫常为文徽明刻帖,文徽明是著名书画家,书写文字要刻石时,若不是章简甫刻石便会感到不快。
D.章简甫生性好客,不重钱财,又不拘小节,许多贤士大夫都很乐意和他交往。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
(2)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与孔嘉远矣。
【小题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章简甫的?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沈文桢传
汪道昆
沈文桢,字时干,四明人也。文桢始生而孤,大母及母党皆贵人,岁时多厚费,于是减父之产,赍.用不饶。叔父死无后,从兄为叔父后,亦寻.亡,文桢与孤子美同居。关尊文桢甚。文桢则以两孤母相厄也,出游避之。
时宗人沈应奇,守中书,尝受书法,工署书。乃舍业为游资,从应奇游阙下,居三年。资且.尽,无所成名。文桢太息日:"丈夫不为名高,则为厚利,安能郁郁坐困乎哉?"遂持母钱三百緡, 就钱塘酒舍,酿酤市中。文桢固酒豪,愈益喜客,客至或不问酒钱。酤三年,母钱尽。乃持百緡, 具大艘,召徒属出海而渔,余悉无获,钱又尽。则又市鱼海上,货渐以东。其年鲜大饶.会雨久鲜乃败。载之山县,货菽粟竹木器以归,于是母钱毕空。坐而家食,从子美稍稍折节,无违言。
文桢遇美欢甚,时急美之困。居尝钓芙蓉江上,得鱼辄沽酒。文桢有子明臣,年少耳,醉辄摩明臣顶,笑日:“孺子在,吾何患贫?”旦日出鱼,饮如故。归则闭户,督明臣读书,其后明臣籍上有司。会文桢病,明臣请留侍卧起,幸.无行。文桢执明臣手泣日:“吾家七世阜昌,至而翁始废业。而其执经术以往,庶几无堕先人行矣。”明日,强明臣就道,文桢竞以疾告终。 明臣数奇,卒业博士。
汪道昆日:“予善明臣,故得闻若翁质行甚具。翁故千金子,少年轻,富貴若将搬之。及其游不得志而归,业酤酤败,业渔渔败,既而市鱼又败,因甚矣。卒之以钓为事,而自托于酒人, 何拓落也?顾犹任放自若,其亦自负不羁都耶?至于避怨出游,终能以怨为德,盖长者矣。”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赍用不饶 赍:钱财B.从兄为叔父后,亦寻亡 寻:不久
C.资且尽 且:将D.明臣请留侍卧起,幸无行 幸:侥幸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叔父和堂兄相继去世后,沈文桢和侄儿沈美同住,因家人相处不和,出游京城。
B.沈文桢试过酿酒卖酒、出海捕鱼和贩卖海鲜,但皆因种种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C.作者认为沈文桢虽仕途失意,行商失败,身处困顿,仍能任放自若是豁达之人。
D.年轻骄纵导致沈文桢仕途、商场屡屡失败,而失败让他懂得了谦恭有礼以德报怨。
【小题3】沈文桢行商为何没有成功?请简要概括。
【小题4】把上面两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而其执经术以往,庶几无堕先人行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指喻

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①,其色渥然②,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如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③刺状,肢体心膂④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⑤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⑥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有位于时,则宜拇病为戒。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注:①阗然:丰满的样子。②渥然:红润的样子。③剟(duō):砍,割。④膂:脊梁骨。⑤痏(wěi):疮,疹。⑥戕摩:伤害,残害。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非三月不能 瘳:痊愈
B.君有位于时 诚:的确
C.而于不可见之初   寓:隐藏
D.甚将乎肝胆 延:蔓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宜拇病为戒     作《师说》,贻之
B.其势虽危,未足深畏 青,出于蓝,青于蓝
C.余是思之 利乘便,宰割天下
D.有如君盛壮无疾者乎 授书而习其句读者
【小题3】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积岁月,思虑,而仅克之”中“疲”的用法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养生死无憾
B.非能也,而绝江河
C.匈奴七百余里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小题4】从特殊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句式与“而傅以善药”相同的一项是( )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蚓无爪牙之利
C.未之有也
D.申之以孝悌之义
【小题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B.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C.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小题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如果没有从外面来治疗的方法,病就不容易治好。
B.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人们吝惜一点点时间精力,忽视它不顾及它。
C.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幸亏问题还没发生,人们就认为没有意料到的事情就不必畏惧。
D.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吏人残害剥削百姓来使得问题更加恶化的情况也就更严重了。
【小题7】下列成语与“三折肱而成良医”的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熟能生巧B.塞翁失马C.苦心孤诣D.锲而不舍
【小题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层次清晰,构思谨严。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阐发道理,叙事贵在简练而又生动,哲理则富有警策,有独到之见。同时两者间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B.郑仲辨手指上的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与周围的人“大笑”,“以为不足患”的态度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自己不重视小毛病才是最终形成大患的最重要的原因。
C.作者认为,郑仲辨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为平民的人;希望他以后如果身居官位的话,能以手指生疹一事为教训,作为“谋国”的借鉴。
D.本文含有针砭时弊的意味。国家处在“疲敝之余”,官吏又“戕摩剥削”,更加速了小患的发展,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幸其未发”。
【小题9】翻译句子
(1)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
(2)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