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梅谱》序
(明)王思任
①天下有必传之心,无必传之人,何□?心可以入万世,而人必不肯出百年。试摆列一世之人摘看一世之心,卑者逐无涯,高者命不朽。至百年之外,其人与心,俱血俱土也。有荧然一点如火之传薪者,无几也。
②山阴刘雪湖,少时见王元章画梅而悦之,至忘寝食。学之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壑,不知老之将至,始焉以元章画,继焉以梅画,迄于今从心所欲。腕脱神飞,墨停三日,而淋漓之气不止,曾有严某泛舟,展视其图、值花蝶翩来,依依数里许。又曾画倪中丞之壁,越半载,蜂食共华殆尽。化则还天,诚能动物,一之至也。
③雪湖尝告人曰:“画梅以韵格胜”夫韵在声后,格在局先。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即可解而又不可知。雪湖直以梅知之,而以画解之,此共心之独至,千而下有必传者也。著《梅谱》凡四刻,俱为好事者携去。性既孤高,而家贫不能再刻,无以应问奇者。
④予偶还里中,访雪湖山房,出旧稿示余,余为刻之于姑孰官邸。人共谓雪湖得梅之趣,而吾独谓鸯湖得梅之苦。人徒欲传雪湖之画,而吾独欲传雪湖之心,倘从此有如其歌弈之悟以至心而心传焉是《梅谱》乃导师也
(选自《刘雪湖梅谱》,有删节)
【注】①王元章:即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焉B.与C.也D.矣
【小题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对第④段加点短语“歌弈之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B.善歌善弈者可解而不可知。
C.雪湖以梅知之,以画解之。D.韵在声后,格在局先。
【小题4】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志趣。
B.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获得了画梅乐趣。
C.作者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孤寒本色。
D.作者认为刘雪湖从画梅中体悟到甘苦。
【小题5】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3:2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蚊对

(明)方孝孺

⑴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①中,童子持翣②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③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④,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⑵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⑶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⑤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注释)①絺(chī帷):细葛布蚊帐 ②翣(shà):扇子 ③噆:叮、咬④勃郁:风吹烟回旋的样子  ⑤盬(gǔ):吸饮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
①而天之太固也 (_____)②乘其同类之间而之(__________)
【小题2】对“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况且它们是异类,随便防范一下,又怎么会被人类所害呢?
B.况且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它们又怎么能害人呢?
C.并且且它们是异类,随便防范一下,又怎么会为人类所害呢?
D.而且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谁能害怕它们呢?
【小题3】第⑶段画线句中间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小题4】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人”比作蚊子,说明“人”与蚊子一样冷酷无情,令人讨厌。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
D.本文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读来酣畅淋漓。
【小题5】本文最后句主要采用__________描写,其效果是: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 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注: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前线犒军,有感而发。
①弢:装箭的袋子。②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世称“郭汾阳”。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了诗人登临眺望的地点和时节。水绕边墙,秋雁南飞,扣题的同时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B.颔联上句描写了作者跨过壕沟追逐野马的场景,表明作者想加入到队伍中,以实现其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C.颈联描写了尘土飞扬的黄河渡口和冷月高挂的战场,战前准备的繁忙和战场的冷寂对比,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
D.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达了对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的敬仰之情。
E.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不是“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
【小题2】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作品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大夫传
(明)焦竑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童稚入乡塾,知自重,不与群儿嬉。家贫不能购书,手写诵读,日夜不少休。弱冠游胶庠,每试辄出其曹。嘉靖甲午,举乡试。一再上礼闱,不第,叹曰:“母老矣,椎牛不如鸡豚之逮存,何言诎乎!”乃就屯留学谕。
屯留远在山中,人不知学。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束休问馈却不。一时诸生俛首听命,无敢喧哗者。素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之为文。庚子,之浙江典试,留币为贺,已而三生皆得隽。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
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至忻,严立科条,婚丧不时者禁,赌博奉左道者禁,诸情窳颓废为之一新。土风善讼,税粮不时入,又藩封阑夺民田,岁额为损,至此狱讼衰减,赋日完,民间去田复还。上嘉之,赐金币,加四俸。寻晋郡丞。职清军,立保甲,增墩台,今剽掠者不得骋;摄郡事,入手辄办。邻郡狱不能决者,卒归大夫。廉干之声最畿辅。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先是大夫念母老,屡乞终养,不能得,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晚年喜客弥甚,张筵谈笑,意气霞举。人皆谓为寿征,乃仪仅六十而卒,惜哉!
(选自《澹园集》,有删改)
(注)①胶庠:这里指学校。②窳(yǔ);懒。惰窳:懒情。③墩台:这里指报警台。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自重 雅:高尚
B.束休问馈却不 纳:接受
C.大夫也 力:功劳
D.赋日完 逋:拖欠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B.礼闱:文中指科举考试之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故称“礼闱”。礼闱还可指尚书省。
C.品:封建时代官吏的等级,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最低,如“七品芝麻官”。
D.保甲:古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
②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小题4】根据第三段,概括冯友治理岢岚州采取的措施,不超过3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