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选择题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一项是(  )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7 10:0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西洋  (明)沈德符
①利玛窦字西泰,以入贡至,因留不去。近以病终干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往时予游京师,會与卜邻,果异人也。
②初来即寓香山岙,学华言读华书者凡二十年,比至京,已斑白矣。入都时在今上庚子年,途经天津,为税监马堂所谁何,尽留其未名之宝,仅以天主像及天主母像为献。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②所不载,难上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上不听,俾丛便僦居。
③玛窦自云:其国名欧罗巴,去中国不知几千万里,今琐里诸国,亦称西洋④,与中国附近,列于职贡,而实非也。今中土士人授其学者逼宇内,而金陵尤甚。盖天主之教,自是西方一种,释氏所云旁内外道,亦自奇快动人。若以为窥伺中华,以待风尘之警⑤,失之远矣。
(注释)①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明朝万历十年来到中国,后因病卒于北京。②《会典》:朝廷职掌制度的书。③琐里:古代南洋群岛上的一个小国名。④西洋∶当时捋南海以西沿海各地都称为“西洋"。⑤风尘之警:军事行动。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至京(___________)(2)若以为伺中华图谋(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會与卜邻( )
A.选择邻居B.寻找住所C.占卜验证D.询问邻居
【小题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B.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C.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D.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小题4】将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所不载,难上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上不听,俾丛便僦居。
【小题5】根据文中内容推测,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为何称自己来自大西洋?
【小题6】根据第③段内容,概括利玛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狈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修辱。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问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令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ù)辱:羞辱,侮辱。②哓(xiāo)哓:吵嚷。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年得之友人所者 遗:给,赠
B.宜谨藏之 宝:像宝贝一样
C.于是士之利求进者 射:追逐
D.人见世之熙熙者 熙熙:忙忙碌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当一砚用,不知其为古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B.褰裳濡足,被俘辱不知羞 溪虽莫利于世,善鉴万类
C.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 今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小题3】下列对文中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当得知家里的这方砚是古砚之后,并没有及时去验证它的真伪。
B.在作者看来,砚在当时人手中使用时仅仅是一种工具,并没有特殊意义。
C.文中认为“好古”在兴起之初是一些人逃避世事,寄情书画的产物。
D.文中认为“好古”发展到后来,渐渐变成了一些人表现高雅的方式。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2)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