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缡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 ①此文为作者在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于南京狱中写给生母陆氏与嫡母盛氏的绝笔书。②夏完淳父夏允彝,崇祯十年(1637)进士,南都失守,与陈子龙等起兵松江,兵败沉水死。谥文忠。 ③西铭先生:即张溥。张溥无子,死后钱谦益等为他立嗣子,名永锡。此子未能继承张溥的遗风,为人诟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B.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C.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D.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小题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菽水: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常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B.九京:犹九泉。指地下。
C.双慈:指父母双亲。
D.大造:指天地,大自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完淳牢记双慈的养育之恩,而自己勤于国事,没有一天供养双慈,还不得不把双慈托养于人,他对双慈“大恩未酬”的负疚之情溢于言表。
B.夏完淳认为自己死不足惜,只是杀父之仇未报,不孝之罪通天,家运又日渐衰败,偌大的家庭将如何支撑下去,所以此时他在“报国”和“报母”的抉择上陷入了两难境地。
C.夏完淳已经立下了破家报国的壮志,即使断绝后嗣也在所不惜。所以他交代这一事时口气相当的严厉,若有人妄立后嗣,他与父亲在冥冥中决不饶恕。
D.夏完淳不仅是血性的真豪杰,也是多情的好男儿。他恳请双慈保重身体,他指望寒食节和梦兰时节的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他牵挂结缡二年贤孝素著的妻子,他集豪情和柔情于一身。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2)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3)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16 10:1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西洋  (明)沈德符
①利玛窦字西泰,以入贡至,因留不去。近以病终干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往时予游京师,會与卜邻,果异人也。
②初来即寓香山岙,学华言读华书者凡二十年,比至京,已斑白矣。入都时在今上庚子年,途经天津,为税监马堂所谁何,尽留其未名之宝,仅以天主像及天主母像为献。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②所不载,难上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上不听,俾丛便僦居。
③玛窦自云:其国名欧罗巴,去中国不知几千万里,今琐里诸国,亦称西洋④,与中国附近,列于职贡,而实非也。今中土士人授其学者逼宇内,而金陵尤甚。盖天主之教,自是西方一种,释氏所云旁内外道,亦自奇快动人。若以为窥伺中华,以待风尘之警⑤,失之远矣。
(注释)①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明朝万历十年来到中国,后因病卒于北京。②《会典》:朝廷职掌制度的书。③琐里:古代南洋群岛上的一个小国名。④西洋∶当时捋南海以西沿海各地都称为“西洋"。⑤风尘之警:军事行动。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至京(___________)(2)若以为伺中华图谋(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會与卜邻( )
A.选择邻居B.寻找住所C.占卜验证D.询问邻居
【小题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B.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C.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D.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小题4】将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所不载,难上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上不听,俾丛便僦居。
【小题5】根据文中内容推测,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为何称自己来自大西洋?
【小题6】根据第③段内容,概括利玛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给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钰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注)①岖崟(yín):山石险峻的样子。②赵检点:指赵匡胤,在后周任殿前都点检。③伍员:指伍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往吴国。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之   识:记住
B.日冉冉过峰后 冉冉:渐渐升起的样子
C.自恐不可免 分:料想
D.尽二鼓   二鼓:二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 他日汝当用之
B.乃烈原以驱虎也   寡人之于国也
C.风疾徐 春与秋其代序
D.予离亲之久     臣以供养无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述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途中的遇险情景。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但生动真切,波澜起伏,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只是第一次寒风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C.本文在叙述遇险中间插人景物描写,生动描写了清流关和昭关的山深地险,渲染了可怕气氛,加剧行人的恐惧心理。
D.文章按时间的顺序叙述遇险情景,表面上似不着意经营,实则行文都有照应。叙事清晰,布局严谨,自然成文。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
(2)既暮,人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治溷生传
明·童轩
治溷生,不知何许人。始来京师,僦屋以居其妻子。尝谋诸妇曰:“京师甲第连甍,高者翚飞,低者麟次,皆有匽舍其中,吾顾无他能,将求治溷以为业,不识可乎?”妇曰:“唯唯。”
生乃置溲器二、臿一,恒冠帻曳履,负器荷臿,日往富贵者之门为之治溷。治溷一辄取钱数文。人见其巾帻类儒生也,因呼为“治溷生”。生闻而喜曰:“甚善名我。”乃益勤其业,日治数溷,得钱数十文,虽身陷淄污、颜面淟涊、须眉秽浊,亦不少惜也。莫则以钱市酒肉,施施从外归,相与妇子醉饱酣歌以为乐。旦则复出,莫归复如之。
如是者累年,将以为起家之业,子孙可世守而弗易也。有见而哀之者曰:“汝何至为是耶!汝冠儒,必且知书,要必博古今,潜道德,抗浮云之志,砺青风之节,以与古之贤人哲士照耀后先,斯于儒服为称。审不能焉,则必吐奇出策,树立功名,以与时之忠臣义士争雄并驰,斯亦无愧于儒也。又不能焉,则求老农老圃而往师之,亦足给以自活。汝何至为是耶!且古之君子敦廉洁之行,明取舍之分,虽以朝夕不食,饥以不能出门户,苟非道义,其视千驷万钟若将浼己而不顾视,况汝之裳不洁,触秽臭困怀中如是!使其人见之,必将掩鼻而疾走矣。汝何至为是耶!”
生闻而笑曰:“吾业非汝所知也!且子谓博古今、潜道德、吐奇出策、树立功名,非劳心者不能也。农圃之事,暑雨祈寒,终岁勤动,非劳力者不能也。且劳心者道德之传,必系乎天;功业之建,必因乎时。彼欲强而行之,人皆骂为迂蚩者耳。至若劳力农圃,苟或水旱不得,则饥馑相仍,卒至穷困转徙。是则道之不行,不免招尤而速谤,农之不获,不免啼饥而号寒。孰与吾之治溷:内不劳于心,外不劳于力,负吾器,荷吾臿,窥瓮小大浅深从而锹锘焉,从而陶宂焉。少用其勤则剩获其利,归而持酒肉,而吾妇子又醉饱。嘻嘻,视彼劳心力而无成者真所谓迂蚩者耳!子何足以知吾业乎!今夫骈拇枝指、悬疣附赘,固出性而成于形也,子又何以能使吾改其业乎!”
注释:①治溷生:掏粪人。溷,厕所。②宂:同“冗”,多余。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者麟次 次:有次序地排列着
B.莫则以钱市酒肉  莫:通“暮”,晚上
C.砺青风之节 砺:磨炼
D.且古之君子敦廉洁之行    敦:督促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呼为“治溷生”    
相如因持璧却立
B.审不能焉,则必吐奇出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虽以朝夕不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生闻而笑曰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求治溷以为业,不识可乎
想要把掏粪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不了解可以吗
B.则求老农老圃而往师之,亦足给以自活
那么可以向老农老圃学习种田种菜,也可以养活自己
C.使其人见之,必将掩鼻而疾走矣
假使别人看见了,一定会捂着鼻子快速跑开
D.视彼劳心力而无成者真所谓迂蚩者耳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农圃之事,暑雨祈寒,终岁勤动,非劳力者不能也。
②是则道之不行,不免招尤而速谤,农之不获,不免啼饥而号寒。
【小题5】“汝何至为是耶”这句话在第三段中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小题6】治溷生是个普通人,他的观点对今天的服务行业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