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悠然亭记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娼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隩阻,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选自《明清散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公于此山日亲     日:太阳
B.作亭其中  作:建造
C.公负杰特有为之才   负:自豪
D.况见见闻闻者也     见:看
【小题2】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B.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C.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D.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是明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鞍山之阳、娄水之阴是指鞍山的南面,娄水的北面。
C.“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是他死后朝廷根据他的生平行为给予的称号以盖棺论定。
D.“僭”指超越身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名义行事,在这里表示自谦。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
C.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与泰山的大石无异,因此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D.庄子认为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
【小题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 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
(2)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17 10:2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真义堂记

归有光

昆山治之西,有地名真义。其水曰真义浦,其里曰真义村。太湖之水,遶①郡城娄门东出,经昆山入海。自昔湖瀼相连,茫然巨,疑古之所谓三江、五湖,或有在于此者。其后通漕筑塘,水迹非其故久矣。真义在今所谓致和塘上,今之塘,盖即古之江也。其浦则自巴城湖来,其村之东,而南入于塘。巴城以西,有包湖、傀儡荡、鳗鲡湖。诸湖相灌输,或束或,乍大乍小,而阳城湖最大。从西北望之,水与天际,真泽国也。

世传梁天监时,于此置信义县。而后人失传,遂以“信”为“真”。或谓天监所置即真义,以“真”为“信”,盖为宋昭陵讳也。前元时,其地为金粟道人所居,一时园池台榭之盛。四方名士,如张翥、柯九思、杨维祯、李孝光,皆馆于其家,号为玉山佳处。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予之外高祖太常卿夏公,尝求顾氏之处,买田筑室。然公自居城中,岁时一至而已。最后魏氏复盛于此,其田庐童仆,未知与往时顾仲瑛何如也?而余从舅恭简公,讲明河、洛之学,海内之士,往往来聚星溪之上。吾舅光禄典簿东溪先生,能将顺其兄之慈孝恺悌称乡里。故真义虽村落小聚,名闻四方。

嘉靖甲辰,舅氏分析诸子,而仲子浚甫筑新居于故宅之南,而名其堂曰真义。舅父母尝往来过诸子家,就其养。未几,二亲继谢。以倭奴侵掠内地,时湖上烟火不绝,独浚甫之堂无毁。于是尚僦居城中,欲俟寇平,将还其旧。而旦暮西顾,未能忘也,求予作堂记。

浚甫有二孙,皆已胜衣,能趋拜。可知其后之繁衍昌大,而吾外舅厚德之报未有涯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注)①遶,rào,同绕。②瀼,河名。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昔湖瀼相连,茫然巨  浸:淹没
B.诸湖相灌输,或束或    放:水流出
C.一时园池台榭之盛 极:成为最……
D.以倭奴侵掠内地 寻:搜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水迹非其故久矣    不如因而厚遇,使归赵
B.名闻四方  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
C.买田筑室 激于义而死者也
D.求予作堂记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真义浦地理位置,河湖交会,“水与天际,真泽国也”,交代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B.金粟道人建起了美丽的亭台楼阁,吸引四方名士来开馆讲学,使这里形成超尘脱俗的人文气质。
C.我外舅魏家买田筑室,家业兴旺,兄弟懂河、洛知识,守孝悌之德,舅舅东溪于是建了真义堂。
D.以水为源,以人为主,以真为性,以义为本,文化内涵深厚;行文娓娓道来,自然而真切动人。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碧梧翠竹蓬莱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浦则自巴城湖南来,并其村之东,而南入于塘。
②吾舅光禄典簿东溪先生,能将顺其兄之志,以慈孝恺悌称于乡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诸父异爨 迨:等到
B.凭几学书 或:要么
C.一日,大母余曰    过:经过
D.述小妹语曰 诸:之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季氏将有事颛臾    某所,而母立
B.则修文德来之 久之,能足音辨人
C.涂有饿莩不知发    汝姊在吾怀,呱呱
D.先妣抚甚厚 他日汝当用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稍为修葺,使不
A.既来之,则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C.辟四窗,垣墙周庭
D.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同类题4

   沧浪亭

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记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

虽然,钱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官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

(简注)
①沧浪亭:苏州名园之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南,本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北宋庆历五年(1045)诗人苏舜钦(字子美)在园内造了一座沧浪亭,遂成为园名。沧浪,青苍色。②吴越:指吴越王,即唐末钱镠,官拜节度使。后拥兵自重,建国吴越,称吴越国王,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下文“广陵王”钱元璙系钱镠第六子(一说第四子)。③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④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孙承佑: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西)人,钱镠的孙子钱俶纳其姐为妃,因而擢处要职,性奢侈。⑤太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古公亶父的次子。传说太王准备将幼子季历立为王,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就远避江南,遂为当地君长,成了春秋时吴国的开国君。⑥阖闾:春秋时吴国君主。夫差:阖闾之子,继阖闾为吴国君主。⑦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他投奔到吴国,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种、蠡:指文种和范蠡。文种,字少禽,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范蠡,字少伯,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⑧释子:佛教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⑨澌然:冰块消融的样子。澌,冰块。
(阅读指要)
本文记叙了沧浪亭的变化,并以它与吴越王时的宫馆苑囿作对比,说明士能垂名行载,其遗迹就不会澌然俱尽。文章不事雕琢,语言简洁明畅,能于平淡质朴中见出深意。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园于子城之西南(______________)  (2)淮海纳土,此园不废(______________)
(3)钱镠乱攘窃(______________) (4)及四世(______________)
【小题2】归有光和苏瞬钦都写有《沧浪亭记》,但两文内容不同:苏文是记述____________,归文是记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以苏子美的沧浪亭与吴越王时的宫馆苑园作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全文写毕四段本已结束,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又补加一笔为第五段。试简述补段的作用。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2)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诸父异爨   (2)二世   (3)大母余曰   (4)有神护者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余居此  辇来
B.汝姊在吾怀,呱呱泣 不敢言敢怒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朝   振之清风
D.他日汝当用 而余兄子瞻名曰快哉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语言
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1)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2)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