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赵在礼之据魏州也,为邺都马步军都指挥使。唐明宗即位,授检校司空,历博、单二州刺史。

天成三年,赐竭忠建策兴复功臣,移刺郢州。长兴初,就加检校司徒,在郡有政声,俄授河西节度使。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清泰初,为金州防御使。蜀军攻其城,州兵才千人,兵马都监陈隐惧,托以他事出城,领二百人顺流而逸,贼既盛,人情忧沮。全节悉家财以给士,复出奇拒战,以死继之。贼退,朝廷其功,诏赴阙,将议赏典。时刘延朗为枢密副使,其厚贿,全节无以赂之,谓全节曰:“绛州阙人,请事行计。”全节不乐,告其同辈,由是众口喧然,以为不当,皇子重美为河南尹,闻而奏焉。清泰帝召全节谓曰:“沧州乏帅,欲命卿制置。”翌日,授横海军两使留后。

高祖即位,加检校太保,正授旌节。天福五年,授检校太傅,移镇安州。时李金全据州叛,引淮军为援,因命全节将兵讨平之,以功加检校太尉。安重荣之叛也,授镇州行营副招讨兼排阵使,与重荣战于宋城,大败之。镇州平,加开府仪同三司,充义武军节度、易定祁等州观察处置、北平军等使。八年秋,丁母忧,寻起复焉。属契丹侵寇,加之蝗旱,国家有所征发,全节朝受命而夕行。

开运元年秋,授邺都留守、检校太师、兼侍中、广晋尹、幽州道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寻加天雄军北面行营副招讨使,阳城之战,甚有力焉。全节始拜邺都,以元城是桑梓之邑,诣县庭谒拜,县令沈构逡巡避之,不敢当礼。全节曰:“父母之乡,自合致敬,勿之也。”州里荣之。二年,授顺国军节度使,未赴镇卒,年五十五。赠中书令。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五》)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军攻其城   会:适逢
B.朝廷其功 嘉:嘉赏
C.其厚贿 邀:邀请
D.勿之也 让:推辞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明宗命髙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髙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B.时明宗命髙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髙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C.时明宗命髙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D.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全节因为父亲的缘故曾多次被授予太师的称号,后在河西节度使任上遇上了高祖,髙祖任命他做了沂州刺史。
B.马全节在金州危难之时,拼死抗争保住了金州,但刘延朗趁皇上准备奖赏马全节的时候,准备狠狠地敲他的竹杠。
C.马全节因先后平定了李金全、安重荣的叛乱而多次受封,在国家困难时期,他兢兢业业,不侵占国家的财产。
D.马全节不摆架子,曾回到家乡拜见家乡长官,家乡人把这当作荣耀,但可惜的是马全节在五十五岁时就去世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马都监陈隐惧,托以他事出城,领二百人顺流而逸,贼既盛,人情忧沮。
(2)属契丹侵寇,加之蝗旱,国家有所征发,全节朝受命而夕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02 03:4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父毂,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琪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然糠照薪,俾夜作画,览书数千卷,间为诗赋。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倒屣迎门,出琪《调哑钟》《捧日》等赋,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迁左拾遗。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梁祖受禅,征入,拜翰林学士。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掎摭其咎。会琪除吏,是试提名衔,改“摄”为“守”,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节选自《旧五代史·李琪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B.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C.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瑚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D.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的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阿房宫赋》就是例证。
B.“封章”,亦称封事,古时臣下上书帝王陈奏机密事情,为防有泄漏,就用皂囊重重密封,故名封章。
C.“宰相”,“宰”意为主宰,“相”为官职。宰相是对中国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俗称,也称丞相。
D.“摄”,意为代理行使职权,与暂时行使某职权的“假”“署”“行”近义;“守”意为掌管、管理职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琪文思敏捷,长于为文。晋公王铎曾怀疑少年李琪的文章是他人操刀,派人测试,李琪援笔立成;作赋开宗明义,文辞秀丽,深得文坛名宿李溪赏识。
B.李琪学习勤奋,家门亲善。年轻时,他燃糠照薪,刻苦攻读,勤于作画,耕耘诗赋;他言必有诺,爱惜人才,家人团结,上下和睦。
C.李琪任性负气,仕途受阻。他与萧顷同辅梁室,却互相敌视,萧顷抓住其失误,终使其罢相;明宗时任圜提议任命他为宰相时,又受到孔循、郑珏的阻止。
D.李琪善于言事,畏惧权臣。凡时政不当之处,总上书评论,受到恩宠;在处理安重诲擅杀马延一事上,却未能直言安重诲的罪责,因此托病请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2)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也。初事汴将杨彦洪为骑士。好拳勇,未弱冠,长七尺,超然有乘时自奋之意。唐中和三年,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因锡名思安,字贞臣。思安善飞槊,所向披靡,每从太祖征伐,常驰马出敌阵之后,测其厚薄而还。或敌人有恃猛自炫者,多命取之,必鹰扬飙卷,擒馘于万众之中,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之地。太祖甚惜之,命副王虔裕为踏白将。
时巢、蔡合从,太祖每遣侦逻,必率先独往。巢败走,思安领所部百余人追贼,杀戮掩夺,众莫敢当。寻领军袭蔡寇于郑,都将李唐宾马而坠,思安援槊刺追者,唐宾复其骑而还。又尝与蔡人斗,当阵生擒贼将柳行实。其后渡长淮,下天长、高邮二邑,又拒孙儒,濠州,皆有奇绩。累迁为诸军都指挥使,奏官至检校左仆射,寻拜亳州刺史。练兵御寇,边境肃然。思安为性勇悍,每统戎临敌,不大胜,必大败。
开平元年春,率兵伐幽州,营于桑乾河,掳获甚众,燕人大惧。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太祖怒甚,诏疏其罪,尽夺其官爵,委本郡以民户系焉。逾岁起之,复令领兵,亦无巨绩可纪。太祖尝因命将授钺,谓左右曰:“李思安当敌果敢,无出其右者,然每遇藩方择材,吾将用之,则败闻必至,如是者二三矣,则知飞将数,前史岂虚言哉!”乾化元年秋,又以为相州刺史。思安自谓当拥旄仗钺,及是殊不快意,但日循安,无意为政。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选自《旧五代史·卷十九列传第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唐宾马而坠    踬:绊倒。
B.又拒孙儒,濠州   迫:逼迫。
C.则知飞将数 奇:命运不好。
D.但日循安 晏:安乐。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B.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C.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D.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思安英勇善战,梁太祖很看重他,命令他做王虔裕的副手担任踏白将。
B.李思安渡过长淮,经过天长、高邮二座城邑,又抗拒孙儒,无不立下奇功。
C.梁太祖曾经感叹道:李思安临敌果断勇敢,没有人能超过他,但每当我挑选人才,准备任用他的时候,总会传来他失败的消息。
D.在相州任刺史时,李思安自认为应当统领士兵,而不应屈居于此,所以心中很不愉快。
【小题4】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
②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
(2)请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李思安“勇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侍御史。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琪因上疏曰:臣闻王者富有兆民,深居九重,所重患者,百姓凋耗而不知,四海困穷而莫救,下情不得上达,群臣不敢指言。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何议而不臧?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以太子太傅致仕。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节选自《五代史·卷五十八列传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B.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C.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D.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文中含义为“任命官职”。
B.同光,与文中“天复”都是用以纪年的年号,古代帝王“改元称帝”都有独立的年号。
C.吏部尚书,官名,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与《张衡传》“上书乞骸骨”中“乞骸骨”之义略有不同。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华阴人也。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高祖历诸镇皆从之,累使阙下,官至御史大夫,赐金紫。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以粗縗随幕,人或短之。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迁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契丹永康王代立,授莹太子太保。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东京旧第本属公家,亦闻优恩特给善价,老夫至死无以报效。”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契丹主闵而许之。及卒,遣其子易从、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赵莹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
B.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
C.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
D.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其从者衣褐”中,褐指平民衣服。
B.实录,一般记录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或私人记录祖先事迹,是纪传体的一种。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历史上并不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皇位的。
D.稽首,《周礼》“九拜”里最隆重的拜礼,是臣子拜见君父的常见礼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莹提拔后学,着力修史。担任宰相之后,他就将提拔后学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又选拔他们中有能力的人员修补实录、正史。
B.赵莹治理蝗灾,方法巧妙。担任晋昌军节度使时,天下发生蝗虫灾害,他以捕捉蝗虫换发救灾粮食,获得成效,受到称赞。
C.赵莹他乡为官,心念故土。赵莹跟随少帝到了契丹,后担任太子太保,但是在见到中原来的使臣时,伤感不已,向南悲叹流泪。
D.赵莹客死他乡,归葬故里。赵莹六十七岁时在幽州去世,儿子和其他家人护送他的灵柩回到中原,并且得到周太祖的赏赐和追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以粗縗随幕,人或短之。
(2)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宗刘皇后,魏州成安人,家世寒微。太祖攻魏州,取成安,得后,时年五六岁。归晋阳宫,为太后侍者,教吹笙。及笄,姿色绝众,声伎亦所长。太后赐庄宗,为韩国夫人侍者。后诞皇子继岌,宠待日隆。他日,成安人刘叟诣邺宫见上,称夫人之父。有内臣刘建丰认之,即昔日黄须丈人,后之父也。刘氏方与嫡夫人争宠,皆以门族夸尚,刘氏耻为寒家,白庄宗曰:“妾去乡之时,妾父死于乱兵,是时环尸而哭。妾固无父,是何田舍翁诈伪及此!”乃于宫门笞之,其实后即叟之长女也。庄宗好俳优,宫中暇日,自负蓍囊药箧,令继岌相随,以后父刘叟以医卜为业也。后方昼眠,岌造其卧内,自称刘叟访女,后大恚,笞继岌。然为太后不礼,复以韩夫人居正,无以发明。大臣希旨,请册刘氏为皇后,议者以后出于寒贱,好兴利聚财,初在邺都,令人设法稗贩,所鬻樵苏果茹亦以皇后为名。正位之后,凡贡奉先入后宫,惟写佛经施尼师,他无所赐,阙下诸军困乏,以至妻子饥殍,宰相请出内库表给,后将出妆具银盆两口、皇子满喜等三人,令鬻以赡军。一旦作乱,亡国灭族,与夫褒姒、妲己无异也。

(注)①韩国夫人:当时庄宗妻子的封号。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及笄,姿色众( )  (2)成安人刘叟邺宫见上(  )
(3)请刘氏为皇后( )  (4)所樵苏果茹(  )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太后侍者   固知一死生虚诞B.称夫人父  天下不助苗长者
C.皆门族夸尚  资政殿学士行D.实后即叟之长女也 孰能讥之乎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妾固无父,是何田舍翁于此诈伪!
(2)后方昼眠,岌造其卧内,自称刘叟访女
【小题4】从文中看,庄宗刘皇后不认自己亲生父亲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5】文末为什么要将刘皇后与褒姒、妲己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