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西纣王的叔父箕子路过殷商旧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诗《麦秀歌》。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题目中的“怀古”标明了这首诗的题材,“金陵”是地名,今指南京。
B.“霸主”句是写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只身匹马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C.“东府”句虚实结合,写现在的金陵东府,将来可能只剩几间佛寺。
D.“后庭”化用了唐朝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E. 宋诗常以议论入诗,这首诗也如此,夹叙夹议,增添了诗歌的理趣。
【小题2】全诗分为几层?各表达了诗人什么俗人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9-25 11:0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1)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1)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2)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3)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
B.“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
C.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D.“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任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小题2】本词多处用典,将情感表达得丰富蕴藉。对下列诗文的用典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泊秦淮》中的“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借南朝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新曲之典,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因荒淫享乐而亡国的感慨之情。
B.《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作者借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临刑时怒叱皇帝之典,表达了对守边将领无故被杀的深切同情和愤愤不平
C.《永遇乐)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借廉颇之典,表达为国效力之决心,显示老当益壮之能力,抒发报国无门之忧虑。
D.《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作者借汉朝蒋诩隐居开辟三径之典,描绘了自家庭院荒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清高之意、悲愤之情。
【小题3】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有出尘之想。”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做如此推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段缝书

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怪某无文字规巩,见谓有。果哉,足下之言也?

巩固不然。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尝日:“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焉,则谁不可诛耶?巩之迹固然耶?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矍然巩固有以教某也。其作《怀友书》两通,一自藏,一纳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刷,以免于悔者略见矣。尝谓友朋过差,未可以绝,固且规之。规之从则已,固且为文字自著见然后己邪,则未尝也。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贤者哉?

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挟忌怨之心,无之焉而不谤,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凡道巩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孔子日:“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孟子日:“国人皆日可杀,未可也,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匡章,通国以为不孝,孟子独礼貌之。孔、孟所以为孔、孟者,为其善自守,不惑众人也。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轻议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作文道其行 粗略
B.见谓有   偏袒
C.于罪之中有足者   顾惜
D.如不循其情而焉   谴责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亲友惴畏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B.岂不得贤者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之辞
C.无之焉而不谤 竭诚吴越为一体
D.如惑众人  故燕王欲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作者写给段缝的一封书信,当时有人传曾巩与其兄不和,作者劝段缝不要轻信人言,人云亦云。
B.作者肯定曾巩的文章和议论水平,同时也认为他是个遵守孝道的人。
C.作者认为天下贤者总是不断地遭受诽谤,主要是因为贤人自有操守,不愿与愚者同流。
D.综观全文,结构清晰,驳斥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既表达了作者对曾巩的信任,同时引用孔孟的话表明观人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被外界迷惑。
【小题4】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矍然巩固有以教某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
(2)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