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甲)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人在这两首诗中流露的情感是否一致?试赏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写的均是“早春”景色,它们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特色?请结合诗句简析其作用。
答:甲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9: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张仆射书

韩愈

⑴九月一日,愈再拜:受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⑵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强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⑶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于故旧如此!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伏维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 节目:节气
B.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 宽假:宽恕
C.执事之于故旧如此 厚:厚实
D.其穷,收之而已耳 哀:哀伤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牒:本指古人用以书写的竹片木片等,文中指“文牒”,即官员私人书信的统称。
B.执事:有“主持工作”“执掌事务的人”“供役使者”等多个义项,文章是对张仆射的敬称。
C.申:地支名,文中用以计时,“申时”,介于“未时”与“酉时”之间。
D.伏维:表示伏在地上想,是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
【小题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
⑵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
【小题4】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应当如何对待部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唐】韩愈
进士侯喜,为文甚古,立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举场十余年,竟无知遇。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与之还往,岁月已多。尝欲荐之于主司,言之于上位,名卑官贱,其路无由。观其所为文,未尝不掩卷长叹。
去年,愈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适遇其人自有家事,迍遭坎坷,又废一年。及春末自京还,怪其久绝消息。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曰:“侯喜死不恨矣!喜辞亲入关,羁旅道路,见王公数百,未尝有如卢公之知我也。比者分将委弃泥途,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复有仕进之路矣。”
愈感其言,贺之以酒。谓之曰:“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今子都为选首,其言‘死不恨’,固宜也。古所谓知己者,正如此耳。身在贫贱,为天下所不知,独见遇于大贤,乃可贵耳。若自有名声,又托形势,此乃市道之事,又何足贵乎?子之遇知于卢公,真所谓知己者也,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已,前古已来,不可胜数。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阁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复以侯生言于阁下者,非为侯生谋也。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谨状。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卑官贱     贱:低下B.怪其久绝消息 怪:责怪
C.比者分将委弃泥途    分:料想D.又托形势   托:借口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欲荐之于主司/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B.贺之以酒/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或日接膝而不相知/ 弃甲曳兵而走D.为天下所不知/谁为大王为此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侯喜的学品和人品,作者“慕其才而恨其屈”,但自己推荐无门,只能“掩卷长叹”。
B.第二段通过对侯喜的神情和语言的描写,交待了卢郎中赏识侯喜之事,赞颂了他的知人之明。
C.全文多处正面表达了作者欲向卢郎中举荐侯喜之意,达到了举荐目的,构思巧妙,令人叹服。
D.文章整散结合,长短相宜,形成不急不徐的节奏感,很适于表达恳切请求的荐书的独特情韵。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
(2)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
【小题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