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 园 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小题1】比较两首诗歌,说出它们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
【小题2】结合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请简要分析说明他们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20: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有关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昔闻”与“今上”对举,表面是表现早年夙愿得以实现的喜悦之感,实际上则蕴含着漂泊天涯、感时伤世等诸多悲慨。
B.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气象宏奇伟丽。
C.颈联顺承颔联的意境和气势一贯而下,表现了空阔天地间的老病漂泊与孤独惨苦。
D.尾联写凭轩远望,联想到北方边关战事,其广阔胸襟正和颔联的壮阔气象相承,上下衬托,斤两相称。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下列有关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山寺僻静和渡口喧闹形成对比,意境和谐,诗人闲望沉思的神情隐约可见,流露出洒脱自得的情怀。
B.第二联,世人回村和诗人进山形成对比,突显诗人隐逸的志趣和孤南做世的情怀。
C.第三联,意境朦胧而美妙,“忽”字传神地写出诗人融于自然、沉于美景而浑然忘我的情景,“庞公栖隐处”则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志趣。
D.最后两句,营造了清幽、寂寥、与世隔绝的意境,既表现了隐逸超拔的情趣,也暗含一点仕进无望的郁愤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