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①摇落:零落,凋残。②旧垒:指当年南朝留下来的包括吴公台在内的防御工事。③磬:寺院中敲击以如今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小题1】下面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题目的读法,正确理解应为“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B.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周围景物而引发感慨,即景生情。
C.颔联由近及远,描绘了吴公台附近山水阻隔、人迹罕至的寂寥场景。
D.本诗属于咏怀古迹类作品,杜牧的《泊秦淮》也属于此类。
【小题2】古代文人有“登高必赋”的传统,下列诗句不属于登高题材作品的一项是(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小题3】有人认为,这首诗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你是否认同,说说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17 11:0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小题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小题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注)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度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唯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两诗均作于诗人被贬南巴途中。夏口、汉口,今属湖北武汉,岳阳今属湖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与作者自己的迁谪生涯有关。诗人将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怀,巧妙地与被贬途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情感真挚动人。
B.两诗首联“楚客”均指贾谊。《自》诗写鹦鹉洲水面平静、空气澄明,楚客思渺,《长沙》诗写“三年谪宦”,楚客只落得“万古留悲”。
C.两诗均用典。《自》诗借“古今怜”表明在诗人看来士人遭贬是种古今共通的悲剧,《长沙》诗用“有道”和“无情”,暗讽笔触指向当世。
D.两诗皆写深秋景象。《自》诗中写“秋水远连天”,透着凄冷寒意,《长沙》诗借“秋草”“寒林”描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色。
【小题2】两首诗颔联均寓情于景,请具体分析其在情感和景物描写手法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