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唐】王维
绝城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当年汉武帝派争广利攻打大宛获宝马,宝马爱吃苜,苜貓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边塞之景,点明了行人要去荒凉的边塞;同时以边塞地区沙土飞扬表现了那里环境的恶劣。
B.颔联的“时有雁”和“少行了人”表现环境的荒凉,同时也突出了刘司直的寂寞伤感。
C.“三春”指整个春天,“万里”写路途遥远,它们以时空之大,突出了雁、人之少。
D.颈联连用苜蓿、天马、葡萄三个意象,暗示西域物产丰富,这正是国家所需要的。
E. 本诗从写景到说史,从说史到抒情,曲曲折折,把诗人送行时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题2】请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15 12:02: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②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怜君不得意”中“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朋友的落第令作者顿生怜惜之意。
B.“况复柳条春”中“况复”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的情感也格外强烈了。
C.颔联写了苏秦和丘为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苏秦和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D.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顿生怜悯之情。
E.王维与丘为是同辈诗友。全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作者从归程写到离别,由远及近;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