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触动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B.第二句写诗人非常熟悉石涵村居的风俗,为进一步描写石涵村的做铺垫。
C.第五句写石涵村民温暖的春日在岭北采茶的劳动场景,展现村民的勤劳。
D.月光下村民渡溪买酒,既写出了清幽的环境,也写出了知足快乐的民风。
E. 最后一联融情于景,渲染陵阳秋天的色彩悲凉暗淡,暗示诗人思归之情。
【小题2】本诗的颔联中“惊”与“待”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27 10:1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华清宫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 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 更无人倚玉阑干。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注)①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
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②崔橹、吴融:晚唐诗人。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崔诗“草遮” 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骊山磴道因无御辇经行而荒草丛生,格外冷清,与旲诗中华清宫温暖如春的景象形成鲜明反差。
B.崔诗“云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碧树高耸的景象,但一个“寒”字,把宫中的富贵繁毕,珠歌翠舞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C.崔诗“明月” 二句,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表现了历史的苍凉感。
D.吴诗开头二句I 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表明天色己晚,接着轻描宫中“落 旋干”的景象,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E.吴诗“绿树” 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己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小题2】两首(华清宫》诗所用的手法、所表现的主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