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曲

耿湋

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

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

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

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技巧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的意思是写自己少小长在边塞,早已习惯于戎马生活,从质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伤情绪。
B.尾联“塞鸿过尽残阳里”描写的是夕阳西下,塞外的鸿雁已经纷纷飞走,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展现的是一幅壮阔凄凉的夕阳鸿雁秋景图。
C.诗歌尾联以景作结,借助“塞鸿”“残阳”“暮角声”等意象,营造了凄凉的意境,凸显常年战乱后的荒凉,也表现出诗人的伤感。
D.诗歌以边塞为题材,比较真切地描写出了在纷乱的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遭际,不但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饱含诗人个人情感。
E.全诗有叙事,有抒情,有景物描绘,意境优美,不深琢削,于平淡质朴中,凸显常年战乱后的荒凉,展示了诗人戍边的感受。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05 11:4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谱》(节选)

孙过庭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①之绝,晋未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義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而今妍。”夫质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②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子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③。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④。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子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昧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本之术,无间临池之志。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稿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锋杪⑤;一点之内,殊衄挫⑥于亳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曾不傍窥尺牍,俯习寸阴。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注:①钟张:三国魏钟繇和东汉张芝的并称。二人皆以善书名。   ②醨(lí):薄酒   ③语出《史记邹阳传》“些名胜母,曾参不入”   ④箕裘:祖先的事业   ⑤锋杪(miǎo):笔端⑥衄(nǚ)挫:顿挫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当抗行     抗行:并行,不相上下
B.古而今妍   质:重本质
C.贵能古不时 乖:背离
D.物论殊不尔   物论:舆论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此推张迈钟之意也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B.夫质代兴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C.纤纤似初月之出天涯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D.变起伏锋杪   樊哙覆其盾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B.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C.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D.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
A.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文中的寡人指当朝国君。
书即写,此处可理解为书法,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诸体。
B.草体即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以草书见长的书法家有怀素、张旭、王羲之、颜真卿等。
C.尺牍,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大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有尺素、尺函、尺度、尺笺等多种称谓。后用作书信的代称。
D.题壁,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即将诗句题写在墙壁上。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题壁诗中的名篇。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过庭的《书谱》是一篇重要的书法专著。节选部分中谈到了书法应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创新。
B.作者认为钟张、二王都是擅长书法的人,二王是对钟张的继承,并认为王袭之博采兼通,实现了对前人的超越。
C.文中所叙事例生动有趣,和王義之同一时期的谢安轻视王献之的书法,王献之很不服气,作者也认为王献之没有超越自己的父亲。
D.作者还结合自身学习书法的体会,突出在书法学习中观察字帖、抓紧埋头苦练的重要性,空谈是写不出好字的。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2)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
(3)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