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送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掉阖间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抖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间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小题1】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一雁”和“孤帆”借代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作者的不舍。
B.《送张舍人之江东》诗人善用婉曲,表面写日暮,实际写心寒;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两者皆为双关意。
C.从《送严士元》首句中的“倚掉”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二人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
D.《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
E. 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人诗人深清厚谊。
【小题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11 08:2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①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
(注)①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送别,意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 ②海楼:海市蜃楼。(1)李白与杜甫,世称
,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2)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
(3)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七)
李白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
注
南山松,独立自萧瑟?
注讵知:岂知。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写桃花在东园开放,“东园”化用阮籍诗句“东园桃与李”。
B.第二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桃花盛放的景象,“笑”与“夸”生动传神。
C.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揭示桃树开出美丽花朵的原因,“偶”字令人深思。
D.“龙”指苍龙七宿,“火”指大火星,“龙火飞”指大火星西移,寒冬将至。
E.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是说随着时光流逝,桃花容颜衰败,暗含诗人自伤身世之感。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浦歌十七首选二
①
李白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注:①这两首诗是诗人第二次游秋浦创作,诗人此时已进入暮年,离开长安已达十年之久。
【小题1】下列对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其四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之深重,其十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到秋浦之后的内心感受。
B.其四描绘了一位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的形象,其十描绘了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形象;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C.李白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猿声,“猿声催白发”借猿声的凄厉来渲染内心的愁苦,“猿声碎客心”借猿声的凄厉来劝告人们不要到这里来观赏山水。
D.“两首诗在语言上各有特色,其四语言含蓄隽永,其十运用叠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E. 猿声催白发”一个“催”字强调自己的头发白得非常快,与“朝如青丝暮成雪”异曲同工。
【小题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江南通志》记载:“宋元熹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 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
B.第二句写凤凰飞去,只有江水仍然日夜不停地流着,表现了作者略带伤感的情怀。
C.颔联写吴宫已经荒芜,东晋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不在,这与首联的“凤去台空”没有关联。
D.颈联看似写景,实则寓意深沉,其中的“落”和“分”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败落百姓流离失所的伤痛之情。
E. 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
【小题2】简析尾联的手法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在这首以“送别”为主题的五言绝句中,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B.“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上句的每一个字都与下句形成对仗关系。
C.“孤蓬万里征”一句中,“孤蓬”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代指即将离去的友人。一个“孤”字写出离程之孤独;“万里”点明离程之遥远,表现离别的深情。
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写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借马鸣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E.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诗的节奏明快,而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小题2】后人评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情景交融,意味深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李白(701-762)
刘长卿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