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落日怅望
马戴①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注)①马戴:唐代诗人,他生活于中晚唐之交的动荡年代,诗擅长五律,内容多身世之叹,终是晚唐风貌。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眼前之景起兴,见到孤云和归鸟在空中自由的飞动,写出诗人的兴奋和喜悦心情。
B.颔联写到诗人滞留他乡久未归,突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苦闷之情。
C.本诗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有景有情,景与情高度统一,融为一体。
D.此诗语言简洁凝练,遣字用词非常传神,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内蕴。
【小题2】诗歌的第五、六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哪些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13 01:5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也。父亘,信威临贺王记室, 兼本郡五官掾,以儒学知名。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旨。九岁能属文。长而遍观经史,精记嘿识,天文地理、著龟占候,无所不通。梁大同四年,除太学博士。迁中领军临贺王府记室参军。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及侯景之乱,野王丁父忧,归本郡,乃召募乡党,随义军援都。野王体素清羸,又居丧过毁,殆不胜哀。及杖戈被甲,见者莫不壮之。京城陷,野王逃归会稽。寻往东阳,与刘归义合军据城拒贼。侯景平,太尉王僧辩深嘉之,使监海盐县。
高祖作宰,为金成将军、安东临川王府记室参军,寻转府谘议参军。天嘉元年,敕补撰史学士. 寻加招远将军。光大元年,除镇东鄱阳王谘议参军。太建二年,迁国子博士。后主在东宫,野王兼 东宫管记,本官如故。六年,除太子率更令,寻领大著作,掌国史,知梁史事,兼东宫通事舍人。时 宫僚有济阳江总,吴国陆琼,北地傅缚,吴兴姚察,并以才学显著,论者推重焉。迁黄门侍郎.光禄卿,知五礼事,余官并如故。十三年卒,时年六十三。诏赠秘书监。至德二年,又赠右卫将军。
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物无过辞失色,貎似不能言,及其励精力行,皆人所莫基。第三弟充国早卒,野王抚养孤幼,恩义甚厚。其所撰著《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 十卷,《玄象表》一卷,并行于世。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未就而卒。
(选自《南史•本纪卷六十九》,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B.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C.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D.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又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烯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从汉代起成为国家科举考的科目。
B.丁父忧,丁忧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徳礼仪制度,指拥有官吏身份之人在父母去世之 后须辞职,回家守制27个月,丁父忧就是父亲去世,回家守制。
C.乡党,按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五百家为一党。因此乡党泛称家乡。后来也指乡人、同乡。
D.蓍龟,古人以蓍草和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此指占卜;也指德髙望重的人。文中是前者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行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顾野王出身望族,少有才气。他的父亲精通儒术,野王从小就读《五经》,年长一点又遍观 经史。这些主客观条件都为顾野王的治学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 顾野王组建义军,忠于报国。侯景之乱时,野王恰好在家为父亲守丧,但他不忘国难,招募乡党,组建义军,毁家纾难,虽然京城还是陷落,但依然得到士大夫的肯定。
C. 顾野王履历丰富,才学卓伦。他经常兼任文武数个官职,辅佐太子,尤其擅长国史,才学卓著.很受当时人们的推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王体素清嬴,又居丧过毁,殆不胜衣,及杖戈被甲,见者莫不壮之。
(2)野王少以笃学知名,在物无过辞失色,貌似不能言,及其励精力行,皆人所莫及。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表医者郭常

郭常者,饶人,业医。居饶中,以直德信。饶江其南导自闽,颇通商外夷。波斯、安息之货,国人有转估于饶者,病且亟。历请他医莫能治,请常为诊。曰:“病可去也。”估曰:“诚能生我,我酬钱五十万。”常因舍之,先以针火杂治,导其血关,然后以奇药。诫曰:“第橐虑①。”块居②月余,估称愈。欲归常所许财,常不听。估曰:“先生以为寡欤?”常曰:“不也,吾直吾之药,计吾之功,不能损千钱,而所受非任,反祸耳。”卒不内。

人以常为诈而责常。常曰:“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希售榷买③,计量于毫铢之间,所入不能补其望。今暴夺之息钱五十万,则必追惜郁惋,宁能离其心?且药加于人,病新去而六腑方惫;复有悒然④之气,自内而伐,即不可救,奈何?彼方有疾时,知我能治而告我,因利其财,又使其死,是⑤独不畏为不仁,而神可欺者。吾何敢欺?”

注释:①橐虑:多虑。②块居:独自一人居住。③榷买:专卖。④悒然:郁闷的样子。⑤是:副词,即使。
【小题1】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郭常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用文中词语回答)
【小题2】郭常医治商人的疾病,一是以_________来治疗;二是以__________来治疗。(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3】作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郭常不愿意收取商人五十万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4】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饶江的水,是它南面的闽江流过来的。
B.郭常医治的是一位从波斯、安息来的商人。
C.郭常十分敬畏神灵,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D.药能治病,也会使病人五脏六腑承受负担而疲惫。
【小题5】有人认为郭常拒收巨款是虚伪行动而责备他,你认为他虚伪吗?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