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阙题①
(唐)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②每:每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道由白云尽”句云路并写,表明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而来,又随着流水而去,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
【小题2】诗人善于从感官角度表现景物特点,尤其写水的句子堪称精妙。请结合诗歌颔联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07 07:0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构,字孝基,北海人也。性滑稽多智,辩给过人,好读书,工吏事。仕齐,历兰陵、平原二郡太守。齐灭,周武帝以为许州司马。隋文帝受禅,累迁户部侍郎。时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子长茂争嫡,尚书省不能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而合理,上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古人之言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赐米百石。由是知名。冯翊武乡女子焦氏既哑又聋,嫁之不售。然生一男。时年六岁,莫知其姓,于是申省。构判回: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岁余,坐事左转盩厔令,甚有能名。上善之,复拜雍州司马。仁寿初,又为吏部侍郎,以公事免。炀帝立,召令复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去职,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选之官,皆出其下。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弘所重。后以老病解职,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河东薛道衡才高当世,每称构有清鉴,所为文笔,必先以草呈观构而后出之。构有所诋呵,道衡未尝不嗟伏。大业七年,终于家。所举荐杜如晦,房玄龄等,后皆自致公辅,论者称构有知人之鉴。

(选自《北史·高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B.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C.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D.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也有把皇帝即位称为受禅。
B.列宿:指二十八宿,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可见的星分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
C.左转:即左迁、升官,提职之意。汉代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D.公辅: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的辅佐大臣。文中是用来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构断案有智慧。在任户部侍郎时,晋平东与晋长茂争夺嫡位,尚书省不能决定,事件复杂棘手,但他决断很妥当。
B.高构有治政才能。他能言善辩,精于官府事务,在很多职位中,以能干而出名,治政有成效,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C.高构有知人之明。杜如晦、房玄龄、薛道衡等都是因高构的举荐才担任官职或提升官职,之后他们的才干显耀于世。
D.高构受皇上器重。他侍奉几代帝王,担任过许多职位,其行为事迹得到了某些皇上的赞美,也得到了许多的赏赐。
【小题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
(2)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