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夏夜
(唐)姚合
闲斋深夜静,独坐又闲行。
密树月笼影,疏篱水隔声。
断猿时叫谷,栖鸟毎摇柽。
寂寞求名士,谁知此夕情。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为“夏夜”,却无一字着“夏”,真可谓不着痕迹。
B.颌联运用了动静相生的手法描绘了密树从中静态的月影和疏篱外动态的水声,共同展现了夏夜户外的宁静。
C.断猿意为孤独悲暗之猿。颈联中“断猿时叫谷”借猿声反衬了山谷的幽静。
D.尾联表现了作者心怀天下、想招揽人オ为己用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小题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30 01:04: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猎奇
薛逢①
兵印长封入卫②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③,血迸金疮卧铁衣。
【注】①薛逢,晚唐诗人。②入卫,入京守卫。③黄云戍,唐代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的名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第一句叙写京城守卫情况。调兵遣将的符印长久封存,入京守卫的将士城头很少见到。这一句含蓄地表现了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安乐的景象。
B.首联第二句写景的同时巧妙地交代了季节——深秋。霜降在农历九月中旬,天降早霜应在深秋季节,此时万里无云,长空湛碧,与夏季的景色大不相同。
C.颔联描写深秋景象,为后文的打猎做铺垫。浐水两岸桑叶落尽,渭曲地区秋禾已收,天上的飞雕眼睛非常敏锐,第一个直冲而下,去捕捉膘肥体硕的野兔。
D.颈联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打猎的喧闹场面。田间大帐里管弦吹奏,丝丝乐声像人在细语,秋草之间奔驰的骑兵弯弓射出的箭向猎物飞去,场面热烈而且壮观。
E. 尾联转入对边塞紧张战事的想象。远离京城、万里之外的黄云戍堡,战士身上的剑伤崩裂溅血,但战事紧急,他们也只能披着铠甲而卧,以防备敌人的夜袭。
【小题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