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猎奇
薛逢①
兵印长封入卫②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③,血迸金疮卧铁衣。
【注】①薛逢,晚唐诗人。②入卫,入京守卫。③黄云戍,唐代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的名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第一句叙写京城守卫情况。调兵遣将的符印长久封存,入京守卫的将士城头很少见到。这一句含蓄地表现了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安乐的景象。
B.首联第二句写景的同时巧妙地交代了季节——深秋。霜降在农历九月中旬,天降早霜应在深秋季节,此时万里无云,长空湛碧,与夏季的景色大不相同。
C.颔联描写深秋景象,为后文的打猎做铺垫。浐水两岸桑叶落尽,渭曲地区秋禾已收,天上的飞雕眼睛非常敏锐,第一个直冲而下,去捕捉膘肥体硕的野兔。
D.颈联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打猎的喧闹场面。田间大帐里管弦吹奏,丝丝乐声像人在细语,秋草之间奔驰的骑兵弯弓射出的箭向猎物飞去,场面热烈而且壮观。
E. 尾联转入对边塞紧张战事的想象。远离京城、万里之外的黄云戍堡,战士身上的剑伤崩裂溅血,但战事紧急,他们也只能披着铠甲而卧,以防备敌人的夜袭。
【小题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08 10:3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永初二年,庆之除殿中员外将军,又随伯符隶到彦之(人名,下同)北伐。伯符病归,仍隶檀道济。道济还白太祖,称庆之忠谨晓兵,上使领队防东掖门,初戍钱塘新城,及还,领淮陵太守。领军将军刘湛知之,欲相引接,谓之曰:“卿在省年月久,比当相论。”庆之正色曰:“下官在省十年,自应得转,不负以此仰累。”
大明三年,司空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复以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率众讨之。诞遣客沈道愍赍书说庆之,饷以玉环刀。庆之遣道愍反,数以罪恶。庆之至城下,诞登楼谓曰:“沈公,君白首之年,何为来此?”庆之曰:“朝廷以君狂愚,不足劳少壮,故使仆来耳。”庆之塞堑,造攻道,立行楼土山并诸攻具。诞饷庆之食,提挈者百余人,庆之不开,悉焚之。诞于城上投函表,令庆之为送。庆之曰:“我奉制讨贼,不得为汝送表。”每攻城,庆之辄身先士卒。上戒之曰:“卿为统任,当令处分有方,何须身受矢石邪?”自四月至七月,乃屠城斩诞。
庆之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室宇甚丽。又有园舍在娄湖,庆之一夜携子孙徙居之,以宅还宫,悉移亲戚中表于娄湖,列门同闬焉。中兴身享大国,家素富厚,产业累万金,奴僮千计。再献钱千万、谷万斛,以始兴封优近,求改封南海郡,不许。上尝欢饮普令群臣赋诗庆之粗有口辩手不知书每将署事辄恨眼不识字上逼令作诗,庆之曰:“臣不知书,请口授师伯。”上即令颜师伯执笔。庆之口授之曰:“微生遇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上甚悦。众坐并称其辞意之美。
庆之既通贵,乡里老旧素轻庆之者,后见皆膝行而前。庆之叹曰:“故是昔时沈公。”时诸沈为劫首者数十人,士民悉患之。庆之诡为置酒大会,一时杀之,于是合境肃清,人皆喜悦。
(节选自《南史·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七·沈庆之,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尝欢饮普/令群臣赋诗庆之/粗有口辩/手不知书/每将署事辄恨/眼不识字/
B.上尝欢饮/普令群臣赋诗/庆之粗有口辩/手不知书/每将署事辄恨/眼不识字/
C.上尝欢饮/普令群臣赋诗/庆之粗有口辩/手不知书/每将署事/辄恨眼不识字/
D.上尝欢饮普/令群臣赋诗庆之/粗有口辩/手不知书/每将署事/辄恨眼不识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意思是“除去旧职”。文中说沈庆之除去殿中员外将军之职,与赵伯符跟随到彦之北伐。
B.奉制,指接受天子的命令。古代帝王通过口头或文书下达制令,其形式有谕、旨、策、制、诏、诰、戒和朱批等,不同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政务,均具有绝对的权威。
C.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戚为“内”,称父系血统之外的亲戚为“外”。内为中,外为表,合而称之为“中表”。
D.封,即分封,这种制度始于西周,后世继承。分封对象有同姓宗室子弟,又有异姓功臣宿将。封地所有者拥有这块土地上的税收、征兵等权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庆之不逢迎,拒绝拉拢。领军将军刘湛很欣赏他,说他在台省任职很久了,想要推荐他为相,沈庆之认为自己会有机会调动官职,严肃地拒绝了。
B.沈庆之不贪心,拒绝腐蚀。刘诞谋反,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开将军府,并派沈道愍来劝说他,送他玉环刀;沈庆之拒收其礼,还斥责了刘诞造反的罪恶。
C.沈庆之不惜命,身先士卒。尽管己是白首之年,但在攻打广陵城的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以至于皇帝都告诫他应以指挥为重,不必上阵冒险。
D.沈庆之不吝啬,大方捐赠。他拥有娄湖宏大的园舍,享受大型封国,家产丰厚,奴仆甚众,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能慷慨解囊,两次捐献钱谷,数额巨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以君狂愚,不足劳少壮,故使仆来耳。
(2)庆之既通贵,乡里老旧素轻庆之者,后见皆膝行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