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明]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

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

雄风别有赋,不羡楚兰台

[注]①灵岩:又名方山,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②楚兰台:宋玉《风赋》中写道: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攀登中的所见,山径曲折疑若无路,却又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此二句在章法上颇似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碧涧传僧梵”句,意为溪涧碧水潺潺,仿佛传来寺僧诵经的梵音。色彩美中交织着音乐美,野趣中交织着禅趣,令人流连忘返。
C.“青天落酒杯”句,借鉴了李白的“月光长照金樽里”的构思,却又以“落”字翻出新意,境界奇妙。
D.尾联以宫苑之风反衬山野之景。“不羡”二字,寄寓着诗人厌倦朝堂纷争、渴望隐逸山林的思想。
【小题2】颔联“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具体赏析其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26 08:49: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于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矮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不材祈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
(明•陆容《阿留传》)
(注)矧(shn):况且。樗栎:两种树名,都指无用的木材。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试之,亦无不如意者  屡:多次
B.用之不能其材 当:适合、符合
C.客至出之    陈:陈述
D.留客退 伺:等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归,出二指状曰  以无礼于晋
B.今天下正直静退士  师道不传也久矣
C.留将入饭,则收藏之 吾尝终日思矣
D.每不造命者所知    于是秦王不怿,一击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留是周元素的童仆,曾试着负责打扫,整个早晨挥舞扫帚,但没有扫干净一间屋子。周元素冲他发怒,并将扫帚摔在地上。
B.阿留生来痴呆无比,即使是经常到主人家来做客的客人,他也记不住名字,经常是用“短而肥者”“ 瘦而髯者”来描述,后来想想都记不住,就干脆关起门来拒不接待。
C.阿留行事无规矩,常闹笑话,但善于调色,因此被主人终身任用。作者由此想到樗栎、沙石等看似无用的事物,最终得出天地之间没有完全可抛弃之物的结论。
D.本文叙议结合,借阿留的故事展开议论,作者认为在用人时要让其扬长避短,才是用人之道,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道不能因材施用的苦闷心情。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矮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
(2)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樗 栎 不 材 祈 者 不 弃沙 石 至 恶 玉 人 赖 焉 盖 天 地 间 无 弃 物 也 矧灵 于 物 者 独 无 可 取 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大夫传

[明]焦竑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童稚入乡塾,雅知自重,不与群儿嬉。家贫不能购书,手写诵读,日夜不少休。弱冠游胶庠①,每试辄出其曹。嘉靖甲午,举乡试。一再上礼闱,不第,叹曰:“母老矣,椎牛不如鸡豚之逮存,何言诎乎!”乃就屯留学谕。

屯留远在山中,人不知学。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问馈却不纳。一时诸生俛首听命,无敢喧哗者。素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之为文。庚子,之浙江典试,留币为贺,已而三生皆得隽。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

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至忻,严立科条,婚丧不时者禁,赌博奉左道者禁,诸惰窳②颓废为之一新。土风善讼,税粮不时入,又藩封阑夺民田,岁额为损。至此狱讼衰减,逋赋日完,民间去田复还。上嘉之,赐金币,加四俸。寻晋郡丞。职清军,立保甲,增墩台③,令剽掠者不得骋;摄郡事,入手辄办。邻郡狱不能决者,卒归大夫。廉干之声最畿辅。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先是大夫念母老,屡乞终养,不能得,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晚年喜客弥甚,张筵谈笑,意气霞举。人皆谓为寿征,乃仅仅六十而卒,惜哉!

(注)①胶庠:这里指学校。②惰窳(yǔ):懒情。③墩台:这里指报警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B.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C.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D.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明世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为一帝一号。故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
B.礼闱:文中指科举考试之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故称“礼闱”。
C.品:封建官吏的等级,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最低,如“七品芝麻官”。
D.保甲:封建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户编作一保,若干保编作一甲。合称“保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友少忠于学,勤读不辍。他小时候进到乡塾学习,向来知道自重,不和其他孩子嬉闹。家中贫穷买不起书,他抄下来诵读,夜以继日,不稍作休息。
B.冯友尽职尽责,慧眼识才。担任屯留学谕时,一向赞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的文章,不久这三人都考中了进士;但从此之后,屯留考中进士的人,就逐渐减少,不能和先前相比了。
C.冯友心怀百姓,体恤民情。担任岢岚州知州期间,面对岢岚州遭受外族侵袭、将要闹饥荒的现实,他减轻刑罚、减少赋税,当地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D.冯友宽严有度,深受信任。任岢岚州知州时,用宽容的政策处理州中之事;到了忻州却制定严苛的法规来清理州中陋习,收效明显,得到了皇帝的赞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问馈却不纳。
(2)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南直上海人也。先世从宋南渡。祖母尹,以节闻。光启幼矫挚,饶天分,尝雪中蹑城雉,疾驰,纵远跳。读书龙华寺,飞陟塔顶,与鹳争处,俯而嘻。其为文层折于理、于情,进凡思五六指,乃属笔。故读之者不辞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识,而实可试诸行。往往顾盼物表,神运千仞之上。甲辰,成进士,选庶常。好论兵事,以为先能守而后战。光启甫释褐,与同官魏南乐不协,移病归,田于津门。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理数万亩。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以闻,本此。时方东顾,四路进兵。光启疏上:“此法大谬!”策杨经略镐必败,且曰:“杜将军当之,不复返矣!”及全覆,叹曰:“吾姑言之,而不意其或验也。”改训兵通州,以詹事府兼河南道御史。会神庙崩,予告回籍。天启改元,辽警。起光启知兵。一再投书辽抚熊廷弼, 有曰:“人皆天之劳子其所厚予者劳之更甚愿深体此意于烦恼中得大安慰今日之计独有厚储守器精讲守法而善用火炮为最良。”且曰:“足下欲空沈阳之城,并兵合势,亦无不可。第断不宜以不练之卒,浪营城外,致丧锐气,寒城守。”盖自廷弼受命而东,其指在守,与光启颇合。只以庙无成画,议论绉沓,群以党事相左,挠廷弼者众。未几,沈、辽相继失守。光启曰:“吾言之,而又不意其或验也。”光启宽仁果毅,淡泊自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访、坐论,无问寝食。尝曰:“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大指率以退为进,曰:“此先子‘勇退’遗教。”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

(节选自查继佐《徐光启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皆天之劳子/其所厚予者/劳之更甚/愿深体此意/于烦恼中得大安慰/今日之计/独有厚储守器/精讲守法/而善用火炮为最良/
B.人皆天之劳子/其所厚/予者劳之更甚/愿深体此/意于烦恼中得大安慰/今日之计独有/厚储守器/精讲守法/而善用火炮为最良/
C.人皆天之劳子/其所厚/予者劳之更甚/愿深体此意/于烦恼中得大安慰/今日之计/独有厚储/守器精讲/守法而善/用火炮为最良/
D.人皆天之劳子/其所厚/予者劳之/更甚愿深体此/意于烦恼中/得大安慰/今日之计独有/厚储守器/精讲守法而善用/火炮为最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辰”是以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把天干和地支按一定的顺序搭配以纪年的方式。
B.“释褐”指脱下粗毛或粗麻织的短衣,即换下平民的衣服,一般用来指始任官职。
C.“神庙”原指帝王的宗庙,可以用来代指朝廷,文中“神庙崩”就是指朝廷灭亡。
D.“足下”是旧时交际中称呼对方的敬辞,可以用来以下称上,也可以用于同辈之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光启为人果毅,奉行先人“勇退”的遗教。他曾因与同僚不协而告病辞官,屯垦津门,在边地打理数万亩田地。
B.徐光启好论兵事,曾写信给辽抚熊廷弼,提出自己对辽地战事的建议。熊廷弼拒用其策,以致沈辽相继失守。
C.徐光启为人恬淡寡欲,断绝一切不良嗜好,一生都在追求有用之学,注重实用,他认为农业对于富国非常重要。
D.徐光启对战争形势常常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对战事发展的前景往往能审时度势作出预判,后来多次得到验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文层折于理、于情,进凡思五六指,乃属笔。
(2)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攻伐,何以得主约!(《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