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经杜甫旧宅

(唐)雍陶①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注)①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地的生活,由景及人,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见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的慨叹。
C.颈联中“尽”“迟”二字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对鸥鸟无情、马步迟缓的恼恨之情。
D.尾联写“山月”本就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诗人寓情于无情之物,又故嗔其无情,语奇而意深。
E. 本诗借多种景物描绘出杜甫旧宅荒凉、缺少生机的特点,全诗欲扬先抑,诗人情感一波三折。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26 10:2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雄,十五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而曳之,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二十一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去于庭中,直上有木三十余尺,鼓翅哀鸣,飞而栖其树颠。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畏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里东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必长鸣命侣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焉者。客鸡义勇超群,群皆妒焉,尚不与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取材于李翱《李文公集》)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貌若群     营:迷惑
B.而颈喔咿   延:伸长
C.义而焉者   介:独特
D.尚不与焉   俦:做伴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又狎人   胡为遑遑欲何之
B.既来皆恶截冠雄鸡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孰能讥之乎 一曰见食命侣
D.客鸡义勇超群 师不必贤弟子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已而竞还啄其粟——赶走(它)之后争着回来啄食那些粟米
B.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难道不受它的好处就可以背叛它的情义吗
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单独(和它)较量的
D.昔日亦犹是焉——以前也是这样的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截冠雄鸡因外形独特而招人喜爱,受到群鸡的妒忌,不愿与它同食。
B.截冠雄鸡虽然勇猛好斗,但势单力孤斗不过群鸡,总是被群鸡孤立。
C.虽然被群鸡孤立,但截冠雄鸡在见到食物后还是招呼同伴一起享用。
D.作者由截冠雄鸡的遭遇联想到人世间一些类似的事情不禁发出感叹。
【小题5】作者认为这篇文章“可以作鉴于世之人”,意思是“可以给世人提供借鉴”。你认为世人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