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人,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世孙也。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帝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岁在癸亥三月壬寅夜生。及长,熊杰有大度,风骨奇伟。
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十一月,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帝便与战,所将人多死,而帝奋长刀,所杀伤甚。
牢之子敬宣疑帝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 遂平山阴,恩遁入海。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釐改,竟不能行。帝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禁止。至是,会稽余姚虞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帝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
元熙元年正月,晋帝诏征帝入辅,又申前令,进公爵为王。二年正月,帝表让殊礼。甲寅,晋帝禅位于宋。
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 : “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 本所甘心。”
五月,上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会稽、江州处之。”又为手诏曰:“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癸亥,上崩于西殿,时年六十。群臣上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微时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及文帝幸旧宫,见而问焉,左右以实对,文帝色惭。有近侍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土木,陛下不睹列圣之遗物,何以知稼穑之艰难,何以知先帝之至德乎。”及孝武大明中,侍中袁凯盛称上俭素之德,孝武不答,独曰:“田舍公得此,已为过矣。”故能光有天下,克成大业,盛矣哉。
(节选自《南史·宋高祖本纪》)
【小题1】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 |
B.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 |
C.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 |
D.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亥,是干支纪年,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如《兰亭集序》:“永和九年,虽在癸丑。”’干支,包括十天干、十二地支。 |
B.征,古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由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
C.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开国君主-般“祖”,继嗣君主一般为“宗”。 |
D.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劳动。如《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骁勇善战。刘劳之让他和数十个人侦探敌情,他们却遇到了数千敌人。所带领的人大多战死,而刘裕奋力拼杀,杀伤很多敌人。 |
B.刘裕吏治严明。在他辅政之时,大力昭示法令制度,豪强得到整治,犯罪者得到惩处。 |
C.刘裕深谋远虑。病重之时,他召见了太子并对后事作了安排,其中提到如果后世出现幼主,朝事委托给宰相,母后可临朝辅佐。 |
D.刘裕志向远大。他不甘心只做田舍公,而是心怀天下,最终取得了成功,建立了南朝宋。辛弃疾曾赞美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小题4】把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牢之子敬宣疑帝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 遂平山阴,恩遁入海。
(2)微时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