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长①匡谏
《大唐新语》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②苏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长对曰:“陛下畋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有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③是炀帝乎?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④,琉璃之瓦,并非受命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⑤,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避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⑥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弘益。
(简注)①苏长:即苏世长。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故又名苏长。②行台仆射:中央派驻地方的长官。③诡疑:佯装不知而故意发问。④倾宫鹿台:意指宫殿巍峨华贵,雕饰奢侈。倾宫,巍峨的宫殿,望之似欲倾坠,故称。鹿台,古台名,殷纣王储藏珠玉钱财的地方,此喻指官殿的华贵奢侈。⑤武功: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⑥数:天命命运。
(阅读指要)
唐朝开国之初,摒除隋代奢侈淫糜、耽于逸乐的腐败风气,拨乱反正,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苏长充分利用他与高祖的老交情,机巧善辨,对高祖频加规劝,既达到了为帝王树德、稳定江山社稷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体恤了黎民百姓,因此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我们在佩服苏长胆识的同时,还应看到高祖的明智。正因为有高祖的“每优容之”,才有苏长匡谏的佳话。可见,在封建帝王时代,“明君”是何等重要。本文重在记述苏长的匡谏,文笔简练,要言不烦。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忿同猎之徒(__________) (2)高祖与之有
旧(___________)
(3)高祖
色变,既而笑曰(__________) (4)高祖
每优容之(__________)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指出词性,简释词义。
(1)后从猎于高陵,
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不知此殿
是吾所造?
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上下文,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代词“之”指代的内容。
(1)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
之,万夫敛手。“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祖与
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祖每优容
之。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以下均为省略句,括号内系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从(苏长)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
B.尝侍宴(于)披香殿,酒酣,奏曰。 |
C.(苏长)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弘益。 |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乎?
(2)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