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恕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
午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
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C.尾联“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门”始,以“闭门”终,表达宦情淡薄。文章也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小题2】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30 04:0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适 :到……去
B.硿硿  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C.至夜月明 莫:通“暮”
D.汝之乎 识:认识
【小题2】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的“而”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徐而察之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知之B.大王来何操C.不吾知也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小题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记叙作者实地考察的经过,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B.“余固笑而不信也”与“因笑谓迈曰”中的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讥笑,后者是微笑。
C.对寺僧的做法作者表示不相信,晚上自己亲自去实地考察了石钟山。
D.通过与苏迈的谈话,说出了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即与寺僧的解释完全相同。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
B.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
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
D.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