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阳斐,字叔鸾,北平渔阳人也。父藻,魏建德太守,赠幽州刺史。孝庄时,斐于西兖督护流民有功,赐爵方城伯。历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广平王开府中郎,修《起居注》。
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梁人曰:“羊来已久,经贵朝迁革,李、卢亦诣宅相见,卿何致难?”斐曰:“柳下惠则可,吾不可。”梁主乃亲谓斐曰:“羊侃极愿相见,今二国和好,天下一家,安得复论彼此?”斐终辞焉。使还,除廷尉少卿。
石济河溢,桥坏,斐修治之。又移津于白马,中河起石潬,两岸造关城,累年乃就。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关河形胜,欲因山即壑以为公家苑囿。遗斐书曰:“当谘大将军,以足下为匠者。”斐答书拒曰:“当今殷忧启圣,运遭昌历。故大丞相天启霸功,再造太极;大将军光承先构,嗣绩丕显。国步始康,民劳未息。诚宜轻徭薄赋,勤恤民隐。《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古之帝王,亦有表山刊树,未足尽其意;下辇成宴,讵能穷其情。正足以靡天地之财用,剥生民之髓脑。是故孔子对叶公以来远,酬哀公以临民,所问虽同,所急异务故也。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堑,乱以收罝落网,而言无补于风规,只足昭其愆戾也。”
寻转尚书右丞。天保初,除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以公事免。久之,除都水使者。显祖亲御六军,北攘突厥,仍诏斐监筑长城。作罢,行南谯州事,加通直散骑常侍、寿阳道行台左丞。迁散骑常侍,食陈留郡干。未几,除徐州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乾明元年,征拜廷尉卿,迁卫大将军,兼都官尚书,行太子少傅,徙殿中尚书,以本官监瀛州事。抗表致仕,优诏不许。顷之,拜仪同三司,食广阿县干。卒于位。赠使持节、都督北豫光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敬简。子师孝,中书舍人。
(选自《北齐书·阳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B.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C.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D.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这里指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B.“足下”意为“您”,是古时的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C.“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时始有,秦汉置之。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有时也作为医生的称呼。
D.“谥”指人死去之后,人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斐意志坚定。他出使外国能够经得起诱惑,坚决地拒绝叛臣的邀请,别人的劝说都不能打动他,因此出使回来,就升任为廷尉少卿。
B.阳斐反对大兴土木。他认为国家刚刚走上正轨,应该轻徭薄赋,抚恤民生疾苦,并委婉指出大兴土木是浪费天地间的财物,剥夺百姓的血汗。
C.阳斐善于劝谏。他通过列举司马相如称颂上林的壮观,杨雄赞美帝王出猎场面的浩大等史实,说明修造皇家园林无益于讽谏规劝,只会促成帝王的过错。
D.阳斐一心为公。他因为公事被免官,过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职务,但他没有因此怨恨,而是接受命令,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皇帝的嘉奖,连续升官。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羊来已久,经贵朝迁革,李、卢亦诣宅相见,卿何致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07 07:1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昏宦,恒不免杖罚,对之肃如也。未弱冠,州辟主簿不就。太和十五年,释褐著作佐郎。于时,孝文留心氏族,正定官品,士大夫解巾,优者不过奉朝请,聪起家便佐著作,时论美之。后迁书侍御史,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帝每云:“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其际。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日:“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又除羽林监。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曰:“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苦朕?” 聪因投戟而出。帝曰:“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二十三年,从驾南征,兼御史中尉。及宣武即位,除都督、齐州刺史,政存简静。卒于州,吏人追思,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
(节选自《北史•薛聪传》)
(注)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
B.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
C.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
D.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主簿”,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属于文官,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中“主簿”与《孔雀东南飞》中“主簿通语言”中的“主簿”职能不同。
B.“释褐”通常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指新考中的进士被授予官职。
C.“奉朝请”,古代春季朝见天子为“朝”,秋季朝见天子为“请”。奉朝请者,即有参加朝会的资格,是朝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
D.“坟籍”,古代典籍。传说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坟五典”,简称“坟典”,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聪率性而为,受人尊重。当皇上戏问他是否为蜀人时,他扔了手中的戟后出去;当他在齐州去世后,官民因怀念他而留下他的坐榻。
B.薛聪耿直公正,心思缜密。薛聪处事一心为公,贵族皇亲也害怕他的威严,不敢乱来;薛聪稳重沉着细密,孝文帝无法窥探其行迹。
C.薛聪品性清高,治家严苛。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弟弟们即使成家做官,常常也免不了要受棍棒的惩罚,对他肃然起敬。
D.薛聪博学多才,见识深广。他广泛阅览古代典籍,对于前人的言行,也多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辞藻辩驳与应对,更是他所擅长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
(2) 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