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后,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释:
①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②居人下: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
③客:诗人自指。
④长沙傅:西汉贾谊年少才高,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
【小题1】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人为什么独自流泪?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07 09:40: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慧山寺新泉记

唐·独孤及

①寺居吴西神山之足。山小多泉,其高可凭而上。山下灵池异花,载在方志;山上有真僧隐居遗事故迹,而披胜录异者贱近不书。

②无锡令敬澄,字深源,为政之余考古案图,葺而筑之,乃饰乃圬。有客竟陵陆羽,多识名山大川之名,与此峰白云相与为宾主,乃稽厥创始之所以而志之谈者然后知此山之方广胜掩他境。

③其泉伏涌潜泄,腾响舍下,无沚无窦,蓄而不注。深源因地势以顺水性,始双垦袤丈之沼,疏为悬流,使瀑布下钟。甘溜湍激,若醴酾乳喷,及于禅床,周于僧房,灌注于德地,经营于法堂,瀑潺有声,聆之耳清。濯其源,饮其泉,能使贪者让,躁者静,静者勤道,道者坚固,境净故也。

④夫物不自美,因人美之。泉出于山,发于自然,非夫人疏之凿之之功,则水之时用不广。亦犹无锡之政烦民贫,深源导之,则千室襦袴。仁智之所及,功用之所格,动若响答,其揆一也。予饮其泉而悦之,乃志美于石。

注 ①志之:记载它,指陆羽的《游慧山寺记》一文。②襦袴:衣裤,引申为丰裕、富足。③揆(kuí):道理。
【小题1】第①段紧扣题目,交代了慧山寺新泉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_。
【小题2】第②段写陆羽的原因是_________。
【小题3】对“谈者然后知此山之方广胜掩他境”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谈论的时候才知道这座山方圆的美景能掩盖其他美景。
B.畅谈的人这以后才知道此山的广大美景超越其他地方。
C.游人和学人才知道这山范围内的优美超过了其他地方。
D.游人和写方志的人才知道的此处佳境淹没了其他美景。
【小题4】分析第③段与第④段的内在联系。
【小题5】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故都    【唐】韩偓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
【注】①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后受权臣朱温的忌恨,终被贬逐出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②池籞(yù):指宫庭中的池塘。③地下强魂:指宰相崔胤,他引进朱温的兵力,最终被朱温杀害;噬脐:以人不能咬到自己的肚脐比喻追悔不及。④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⑤冯驩: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
【小题1】【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开头两联展开作者所见故都冷落的画面。荒草、塞雁、宫鸦等旧城景物,表现了故都物是人非的变化,给作品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
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首联取景浑厚概括,颔联描写细致传神。作者将感慨苍凉的意境融入纤丽清新的词句中,悲而能婉,柔中带刚。
C.第三联正面抒情。“烈士”是作者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
D.“地下强魂必噬脐”写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覆亡,自己也遭杀戮这一史实。此句指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
E. 尾联用典。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决心,与“冯驩无路”形成对比。“终不觉”“无路”蕴含强烈的感情色彩。
【小题3】【小题4】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