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题。

传记是一种实录性的文学。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位置。可是实际上,我总偏爱那些事实气味比较浓重的作品。在那里,我仿佛更能够接触到一种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

但是,传记所取材的人物和作家写作的态度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有些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只叫我们钦敬,甚至于只叫我们畏惧。他不叫我们怜爱,不叫我们反省。在罗曼•罗兰的传记中,许多人物,虽然性格十分差异——例如米开朗琪罗,既不和贝多芬相近,也和米勒有着分别——可是,读了总叫人感动、反省和振奋。像贝多芬那种坚强、泼辣而又富于人情的人物,他的震撼和扶掖我们,不用多说了。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特别是米氏,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可是我们在传记里和他们接触,却感奋地分了他们痛苦、失败,同时也分了他们的诚挚和成功。我们的生命和他们的差不多融成一片,决不只“枕着他们休息一会”而已。有些传记叫我们读了,只深深赞叹着作者艺术的高妙,可是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行动,却不怎样兴起重大的关心。我们只做了一回人生的旁观者和艺术的鉴赏者。这种性质的传记,现代并不少。像莫里哀那样的名手,他的作品多少也要叫我发生这种感觉。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分明是属于另一种类的。它不是没有艺术的威力,而是这种威力在显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之后,自己躲藏了起来,它不要叫自己浮泛在读者的意识上——因为这样会妨碍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交感融会。这正是蒙庄所说的“得鱼忘筌”的境界,第一流的艺术家要叫读者经由作品直接地去“关心参与”活的人生。叫人只停留在他们艺术的戏法前而不过是那些搔首弄姿的小家罢了。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艺术。

严格说来,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自然并没有达到传记文学应该到达的理想地步。例如他对于那些伟大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等,就没有给予比较深入的分析——特别是社会学的分析,而这在我们看来是相当重要的。可是,他另一方面的成功太伟大了,以至于叫人对于这种缺点也觉得并不怎样紧要。

(节自钟敬文《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小题1】文中“枕着他们休息一会”一句的含意,正确的解说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小题2】文中“这正是蒙庄所说的‘得鱼忘筌’的境界”一句,“得鱼忘筌”具体说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不超过20字)
【小题3】本文作者实际上谈到了三类传记,简要概括每类传记的特点。(每类均限于20字以内作答)
【小题4】作者认为,罗曼•罗兰“另一方面的成功太伟大了”,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限于15字以内作答)。
【小题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真正的艺术要求形式服从内容,二者是和谐地统一的。
B.“飞腾的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只在理论上的意义。
C.优秀的名人传记能同时使人参与人生却并非不要艺术鉴赏。
D.罗曼•罗兰是第一流艺术家,他的名人传却也不尽如人意。
E.作者告诉人们“事实气味浓重”的传记作品,有些缺点也不要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02 11:43: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失踪

周海亮

男人随很多人扑出战壕,然后便不见了。活着的兵里找不到他,死去的兵里也找不到他。那次他们打了胜仗,兵的失踪于是变得蹊跷,几近离奇。几天以后队伍打到兵的家乡,营长将兵失踪的消息告诉了女人,女人听了,表情即刻变得不安。

他失踪了?

找不到了。

怎么可能?

部队里常有这种事情。营长说,他可能战死了,死在非常隐蔽的地方,我们找不到他;他可能被俘了,虽然我们打了胜仗,他仍然有走散然后被俘的可能;他可能逃跑了,因为太过恐惧,不敢面对敌人。他回来过吗?

没有。女人说,你们弄丢了我丈夫,你们不该这样问我。

不是我们把他弄丢的。营长说,是他失踪了。

我猜他战死了。女人说,先与队伍走散,然后战死。他既不会逃走也不会被俘,他那么强壮,那么勇敢。他战死了,你们有责任的。

当然。营长笑笑说,不管他战死,逃走,或者被俘,这点钱都是对你的补偿。现在我得走了,你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光。我先把所有的兵填进去,然后,再把自己填进去……

女人不愿相信他的丈夫已经死去,但是现在,她不得不相信。她被自己虚构的故事说服,然后在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丈夫只知冲锋,终与队伍走散。他遇到敌人的散兵,他被敌兵打死然后扔进河里。——丈夫是战死的,他不可能成为俘虏。

两年以后,队伍再一次打回来,女人再一次见到营长。营长说我的五百多人,只打剩不足五十人。营长说仍然没有你丈夫的消息。营长说我倒希望他被俘,似乎只有被俘才有活命的机会。营长说我们都会死去,不管是打败仗还是打胜仗,终究是死。营长看看女人,问,你知道这附近哪有女人?我指的是,那样的女人……

女人不相信丈夫会成为俘虏,但现在,女人突然非常希望他的丈夫成为俘虏。只有成为俘虏才可能与部队失去联系,才可能彻底失踪,才可能有活着的机会。可是丈夫成了俘虏,将会受到怎样非人的折磨?每一天,睡梦里的女人,都会被丈夫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惊醒。

几年以后,战争戛然而止。在部队,女人再一次遇到营长。营长不再是当年的营长,他现在的任务,是负责核实战争中失踪的士兵。他坐在一张桌子后面,两个裸露的胳膊上,排列着十几个整齐的弹迹。

我来找我丈夫。女人说,你们是否找到了他?

当然没有。营长说,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被俘。我们拿到所有的战俘名单,包括死去的战俘,可是没有你的丈夫。他应该逃走了。他肯定逃走了。也许他就藏在村子里,藏在你的家里,藏在墙壁的隔层里。不过这已经不归我管了。再说能活着有什么不好呢?我整整一个营的兄弟啊,现在只剩下我了。

女人不相信丈夫会逃。当初他主动提出要去打仗,他怎么会逃呢?他的胆子大得像狼,他怎么会逃呢?他一直没有在女人面前出现,他怎么会逃呢?女人不相信,可是突然,女人希望他真的逃了。他逃了,保一条命,就什么都有,就可能什么都有,就真的什么都有。女人回到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发现自己早已老去。

清晨时候,出门喂鸡的女人看到一个男人从她面前走过去。男人扫她一眼,目光在她的脸上没有丝毫停留。女人心里猛一哆嗦——男人太像他的丈夫了——相貌像,身材像,表情也像。可是他是她的丈夫吗?女人僵在门口,任一群唧唧喳喳的鸡崽焦急地啄着她的脚背。

女人终喊出一声“天啊!”,扔掉怀里的箩筐。她至少追出五里地,可是没有男人的影子——既没有像她丈夫的男人的影子,也没有不像她丈夫的男人的影子。女人往回走,想,他是她的丈夫吗?他不是她的丈夫吗?丈夫真的死去了吗?丈夫真的没有死去吗?女人回到家,幻想丈夫站在院子里,坐在屋子里,藏在墙壁的隔层里。女人找了很久,然家里,仍然只有孤零零的她。

女人叹一口气,拾起箩筐。女人想不管如何,丈夫给了她等待和希望——丈夫有可能活着,有可能死去,丈夫的结果不是唯一,对她来说,便够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以一个女人与营长的几次交流为写作内容,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出警觉的营长与细心的女人这两个鲜活的形象。
B.男人是一个胆子大得像狼一样的人,不可能当逃兵,因此,他的结果只有被敌人抓走和被打死在隐蔽的地方这两种可能。
C.丈夫没有回来,女人是有权利向营长问责的,营长虽在面对女人时有些愧疚,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给女人一些钱来安慰一下她。
D.第二次见面时,营长说自己希望男人被俘,因为只有这样,男人才有活命的机会,这既是对女人的一种安慰,也是他当时真实的想法。
E.男人虽然没有回来,但也给了女人等待和希望。不论丈夫活着还是死去,女人都会等待下去,在等待中体验孤独的生活。
【小题2】对于自己丈夫的下落,女人的心理期望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

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小题3】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岸边

朱以撒

春潮带雨,暮色渐渐压了下来,这条从夹峙的两山间穿出的江流,越发显得急了起来。

我坐在高高的岸上,闲看流水浮动着泡沫,捱搡着枯木朽株向前。没有航标的江流,它一以贯之的流动只是惯性的作用,或直前,或转弯,就看两岸的笔直或者弯曲。我不太愿意乘船外出,缘于不愿投身于激流的颠簸之中,在岸边的时光静止着,以不变观万变。

自然之岸成形的巧妙非人工可比。常常是两边高耸的巨石相接,断岸千尺,江流无法逾越,这使许多巨石成为规划江流走向的标志。这些巨石是上苍安放停当的,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的面貌。我们听说的变与不变,就是从某一种物来证实的。岸正是不变之物。如同易变的一样,我看到了岸边的树林,那是一片杂树林,种类繁多,长相迥异。挺拔者接收了大量的阳光云霓,横撑者占据了大量的湿气,而更多的则是斜的、歪的,暮色中更暴露了随意和无人管束的野性。现在我居住的城市已经不用这类杂树绿化了,树的品种明显得到了改良,种在两边街道,更不至东歪西倒。每过一段,有园林工人持电动剪刀前来,修剪伸出的枝桠。远远看去,是无数把一律朝天的乒乓球拍。这和岸边野生的形态,是一种极不相称的悖反生长规律。树的种植,原本就是为这个平庸无奇的城市增添天然之趣的,生机被不断地压抑着,如果观者在深夜被惊醒,一定心存惋惜——这些横生出来的原始生态,传递着自然气息的前锋,被刀斧手们扼杀了。

分辨两种事物或现象的差别,简易的办法,那就是把它们放在一起。不动的岸与永动的江流,启迪了人最原始的认识——动与静、行与止、存在与流逝。千百年间有过许多不动的东西,岸就是最突出的一种。这种无从飘流的物质,嵌在一个位置上,几乎就是永生。消耗极少,变化无多。可靠,就是由这种不动而生发出信赖。岸边坐定,坐享入眼的动荡之美而不须耗费自己的能量,即便多年之后,在许多江流由盛而竭,再也寻不到当年的簇拥之势,我们要寻找屹立不移之岸,还是轻而易举。

暮色苍茫的岸上,可以眺望到遥远星星点点的灯火,只是耳边一片静寂。没有被人开发成景点的岸是寂寥清冷的。幽暗使岸变得绵长而朦胧,只有下面的江流在泛动着寒光,即将穿过灯红酒绿的都市。不可移易的岸,有点像一个世代生活在一个地方的家族,最终对这个城市的评价就是无声。爱品头论足的倒是那些外来者,夸张地比划着一些皮相的感受,好像他们太了解这个城市的原委了。那些知根知底的人躲着记者的镜头:“不讲不讲。”再说讲了也没用。这和岸的冷峻有相通之处。我们喜欢用长江大河来比喻某一种行进中的气势,同时包含这种气势下发出的咄咄逼人的煽动声响。人间有什么像江流这样,由涓滴而积聚,脱离岸的规划,变得动荡不安不可收拾呢?那就是记忆中各种典型的飞流激荡。潮水浸湿了每一个边角,触目的都是冲刷留下的伤痕。我们形容“泛滥”,说明已经无法捉控了。人被冲撞着,失去了站稳的根底,许多人性的本质也在这些潮水中翻开着,让人吃惊地看到绝然相反的部分。失去了秩序的日子除了让人不习惯之外,也打破了那些平民只想规矩木讷过好日子的美梦。当变动幅度远远超出他们具有的生活经验,于是茫然无措,甚至恐慌起来。我不喜欢“席卷”这个词,席卷意味着残酷的深度——没有谁可以幸免。许多良好的初衷,并没有因展开获得良好的结局,我的判断就是——在汹涌流动的过程中,许多变质的成分恣肆地膨胀起来了。

许多的岸继续它的沉默和稳固,让许多的飘零过眼,成为虚无。与之相反的是越来越多带着探险气味的举动刺激着我们的心灵。对此,我只是旁观,绝无仿效之意。从不动的长城上飞车的好手、从不动的雪山攀援的学生,有的就一去不回头了。没想到有人还在赞赏着这种精神,不痛惜脱离了精神的肉体开裂。许多静止中观察的迹象表明,流动的确能引起关注和喝采,可是千万谨慎,生命宛如一件易碎的陶器,持抱不紧,比生命刚硬的东西四处皆是。

我倾向的是,如岸一般静止不动中,它的美感更易持守久远。

(《岸边》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岸边的杂树林和城市的绿化树带进行对比思考,认为这其中蕴含了现代人对“自然物”的不同态度。
B.文中关于“江流与岸”的动与静、行与止、流逝与存在的解读,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考,富含哲理。
C.作者认为“人间”如“江流”,各种飞流激荡打破了规矩与秩序,生活脱离规划,这也意味着人生充满希望。
D.文章运用比拟、比喻、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既使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又丰富了岸的文化内涵。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请简要赏析。
【小题3】结合全文,分析标题中的“岸”的意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材料二:

(摘编自央视新闻)

材料三:

众所周知GPS是美国的,它也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导航系统,简单点说它就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它包含陆地导航、海洋导航、航空导航和空间导航这四个类别,导航可以指涉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任何技能或研究,它的涵盖很广。我们的导航系统相比于GPS有哪些优点呢?我们是三个轨道协同工作。一个是在赤道上的地球同步轨道,起到电文传输的作用。第二个是椭圆轨道,能提高我国范围内定位的精度。

第三个就是全球定位的轨道。而GPS就只是一个单轨道,而且没有电文传输,GPS只是一个单向的数据信息传输,而我们的北斗导航是双向的传输。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人们提供高精度定位的服务,定位精度在10米范围内,而GPS的精度在50米以上。

现阶段,GPS任然是技术最完善的导航系统,也是全球用户最多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的全面铺开应用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它是最能与GPS相抗衡的导航系统,虽然北斗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有着几十年历史的GPS。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面对着美国的技术封锁和打压,自主研发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摘编自《科技斋》)

材料四:

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之一,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比肩而立。

冉承其表示:“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另外,我们有很多新增的服务。”他还说:“可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冉承其表示,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

(摘编自《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经认定的四大供应商之一。
B.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经走完了前面两步,到2020年将完成第三步。
C.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代表北斗系统的不同阶段,不是独立的卫星,而是由多个卫星组成的定位系统。
D.北斗系统民用设备难觅踪影是因为其芯片功耗大且体积较大,零部件成本较高但制作水平不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系统的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多个领域,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GPS是美国的,它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导航系统,在现阶段也是技术最完善的、全球用户最多的导航系统。
C.虽然北斗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已经有着几十年历史的GPS,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D.目前,我国的北斗已经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实现了全球覆盖。
【小题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三、四概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