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信,罚严而。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救火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比降之罪。”人之涂其体,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吴起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之。

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爱亲,举以为官师。明年,从之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子之服亲丧者,爱之也,而尚可以赏劝也,况君上之于民乎!

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蛙,乃为之式①。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

韩昭侯使人藏裤,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裤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收藏之未有予也。”

(取材于《韩非子》)

注:①式:通“轼”,在这里是凭轼致敬之意。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罚严而 必:坚决
B.比降之罪 北:北方
C.濡衣而走火者   被:通“披”,穿着
D.韩昭侯使人藏裤 弊:旧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赏厚信     救火不死者
B.不求火 中之
C.吴起魏武侯西河之守    子之服亲丧者,爱之也
D.有能徒此西门之外者    上以为慈爱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死敌之赏
和战死在敌阵的奖赏相同
B.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
(吴起)就倚靠着一辆战车到北门外发号施令
C.为其有气故也
因为它有勇气的缘故
D.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皱眉有皱眉的缘故,笑有笑的缘故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
(2)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
【小题5】选文讲述了许多赏罚这事。阐述赏罚与政事的关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针对不同的进谏方式给予不同赏赐:“_________,受上赏;______,受中赏;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对赏罚的见解:“不宜偏私,_________”。
【小题6】选文第一段、第二段分别讲述了越王与吴起的故事,你更赞许谁的做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28 10:2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猛狗与社鼠

韩非子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

(节选自《韩非子》)

(注)①管仲: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齐桓公任命他为卿,尊他为“仲父”。②阤(zhì):崩塌。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酒甚美,帜甚高 县:通“悬”,悬挂
B.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万乘之主    明:表明
C.此人主之所以蔽胁 所以:……的原因
D.故人臣执柄而擅禁 执柄:掌权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B.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C.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D.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借写“狗恶酒酸”“社鼠为患”的寓言故事,来揭露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丑恶现象:奸人当道,堵塞贤路,蒙蔽君主。
B.猛狗、社鼠的形象,喻意大体一致又各有侧重:猛狗着重比喻排挤贤能的朝廷权臣,社鼠着重比喻蒙蔽君主的左右亲信。
C.最后一段举出尧传天下给舜的传说,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尧为人主而“不觉”,致使他接连错杀鲧、共工两位大臣。
D.两个寓言故事包含着这样的哲理,事物间常常存在着不易察觉的复杂关系,如猛狗与酒酸之间的必然关系,就难以判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
⑵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

桓公问管仲:“富有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

三虱食彘,相与。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彘臞,人乃弗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解素衣 解:脱去
B.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曩:过去
C.富有涯乎    涯:边际
D.三虱食彘,相与讼    讼:责备,埋怨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B.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C.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D.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小题3】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者持鳣”的故事意在说明,人常常因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勇敢,从而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
B.“杨布打狗”的故事批评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强调人们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
C.“富之以涯”则体现了韩非子“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的思想,所以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知足常乐”。
D.本节所选的故事精确剖析了某些隐微的人性的弱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句子。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 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如何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小题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小题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