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柳》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再回到眼 前的柳上来。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
B.《柳》中“断肠”是写已经枯凋的秋日柳面对又一个春日,乐游苑上士女如云热闹繁华的 景象,不由悲从中来的感伤。
C.《新柳》一诗描摹细腻,有韵味,妙手天成,生面别开。写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 线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
D.“柳条百尺拂银塘”一句以“百尺”状柳条,伏下了一个“长”,与篇末紧相呼应;写“塘”冠 以“银”字,给水面镀上柔美的亮色。
E.“水中柳影引他长”的“引”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 映的图画,富有情趣。
【小题2】两首诗都写到了“柳”,请联系诗歌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内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11 11:55: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此时诗人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红蕖:红莲。③濩落:空虚冷落。④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句写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露重天寒。第二句写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
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写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
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惟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
D.第八句“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指诗人的高远志向。
E. 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怨悲情。
【小题2】“莲”作为意象内涵丰富,下列诗句借“莲”表现诗人高洁品质的一项是
A.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 (晋·陆云《芙蓉诗》)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暴之烈日无改色,生于浊水不受污。 (宋·包恢《莲花》)
【小题3】钱良择评论此诗“情深于言”。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情深”的具体表现。

同类题2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①(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圆,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②,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崇,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句: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
B.颔联中,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由暴雨惊梦想到牡丹的凋谢,使人惨不忍睹。“伤心”“破梦”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伤心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遇。
C.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D.尾联中,“前溪舞”一典的运用,拓出了一番新境;“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此联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
【小题2】与李商隐的另一首诗《锦瑟》相比,本诗“锦瑟”意象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