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代 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
B.“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
C.“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
D.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未绽放,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16 06: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小题
潭州①
【唐】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②战舰空滩雨,贾傅③承尘④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潭州:唐代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诗人大中二年五月由桂林北返途中作。②陶公:指东晋陶侃,其墓在今湘潭。侃曾作江夏太守,抗击叛将陈恢,以运船为战舰,所向必破。后又讨杜搜、平苏峻,封长沙郡公。③贾傅:指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贾谊庙,庙即谊宅。④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合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谁,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E. 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小题2】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这里指故里。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诗人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④游人:作者自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二月二日为蜀地踏青节,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B.颔联中的“无赖”本指人的狡猾,这里指花朵开放柳芽舒展都是假象,具有欺骗人的意味。然而,不管是花柳还是蜂蝶都与遭遇人生低谷的诗人形成对照,反衬诗人内心的凄苦。
C.颈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中的“万里”和“三年”,表面上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际上正是抒写诗人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
D.尾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中写的是新滩流水仿佛午夜檐间风吹雨打的凄凉之声,这是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小题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