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游观音崖记

(明)都穆

①丁卯春,来官南都,地称佳丽,凡山之近而可游者,往往游之。闻观音崖屹立长江之上,为天下绝景,独以道远不及登。九月甲子,工部司务钱君,邀余及兵马梅君,为兹崖之游。午至崖下,其阳有阁,架空百尺。凭栏而眺,江之形势悉萃目前。舟楫往来,日过其下,俯可与语,诚亦奇矣。然予不能无感。

②夫江无心于舟楫也,而舟楫随之,幢幢往来,大率皆名利之人,而隐者不与焉。人而曰隐,亦以身处江湖,爱其清旷而可乐也。今既专于往来之人,则江湖为名利之途,而尘坌交集,又何清旷之有哉!予是以知隐者之难得,而人心之易溺也。今以江言之,其涛浪之掀怒,龙鱼之出没,人鲜不惧。逐于名利者,独易视之,以身试其不测,则江湖之险虽能溺人之身,而利名之溺人,又有甚于江湖者也。予与二君,身虽羁于簪笏①,而兴则在乎山水。夫山水之乐,未有易也,疾病患难,有游而不可得:出而游矣,风雨晦明,虽游而不能乐。必暇而游,游而乐。又有如兹崖者,予辈得以觞咏其间.视人之冒险疾进,而以之为戒。则兹游之所得,可谓多矣。是用记之。

(注释)①簪笏:当官。
【小题1】中国传统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年称“丁卯年”,第5年称为___ 。
【小题2】第①段中“________”的景象,引发了作者的感慨(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题3】作者说“知隐者之难得,而人心之易溺”的依据是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南都景致美好,作者来此,常游“近而可游”之山。
B.观音崖南有阁道,凌空而架,高达百尺,堪称奇景。
C.隐者爱江湖清旷而不惧浪涛翻滚、鱼龙出没的险境。
D.作者虽身处官场,而以冒险疾进为戒,兴在山水间。
【小题5】同为游记,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在表达方式上有相同之处,试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2 08:54: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县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   夺:改变
C.时吴氏家师儒   延:迎接
D.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市中儿嬉敖   客亦知夫水月乎
B.皆长跪言   具告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陈说   及其之既倦
D.见称如此   皆出于此乎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
①辄能言诸生所诵   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⑥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转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小题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
B.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
C.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
D.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2)妻怒,语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3)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