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②簸:摇动。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无聊二字呼应了标题。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化用了典故,丰富了内涵。
C.既然倚楼极目,更添许多愁绪,而又无人领略,只能对东风而语。
D.“鲥鱼”与“秦关蜀栈”况味相似,让人感受到狼烟滚滚,战事纷扰。
【小题2】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6 10:5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养兰说
(明)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
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臭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衒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注】①骄蹇:蹇,傲慢。②衒芳:衒(xuàn),炫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溉之如法 依据B.予既归,不怿 高兴
C.而不虞其易变也  意料D.色日萃 青翠
【小题2】以下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B.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
C.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D.而不虞其易变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兰花甚为娇贵,其生长条件很苛严,“多态难奉”,所以在栽培时一定要顺其物性。
B.作者在种养兰花时,选择“茗汁”作为肥料来浇灌。他认为“茗气”配“兰香”可谓“以类聚物”。
C.朋友谈话中提到昔人养龟之事,意在说明万物均应细心呵护,不可听其自然,弃之不理。
D.作者在反思养兰失败的经历时发现自己原来对兰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于是改变了浇灌方法,获得了成功。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
②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甘霖亭记

韩日缵

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荆公守惠之明年,岁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田畴龟坼,郡之人咸曰:“不有播,其曷有获”一月不雨谓之干,再月不雨谓之亢,一时不雨谓之稿,槁则无岁,无岁是无民也。太守荆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务殖之也,非天弃民,太守其不勤民,实弃守也!”

于是罪躬简事,禁酷徙市,损善恶服。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其衷疚,其词伤,其足痕,其形容憔悴。如是者日行之,不雨;旬行之,不雨。行之不辍,尔乃润风墨云密布并发,淹淹祁祁自原野达于畎亩,无不优渥足者。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郡人平越守张孟奇为甘霖之歌,绅衿之能言者和之。

无何,荆公以内计中考功令,郡之人戚曰:“民无岁,赖公以有岁,国人望公如望岁焉,奈何夺我公?”群走藩大夫御史台、都御史台为公留行。业裹三月粮,叩乞还我良守,不许。荆公去之日,日集万众,积公车不得发两岸攀号至百里外。时余诸荐绅饯公州中,挥涕而别。诗云:“试看东江两岸哭,为官何必要封侯?”

郡人乃鸠工程物,作甘霖亭于江之浒。亭成,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曰:“伐石为亭以记太守之泽,不日成之矣。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诸石。”余曰:“公之雨我民也,渗于间阎,沦渍于心髓,其为雨也非一日矣,乃公精诚所结,叩于天而天答之,泽于民而民戴之。”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

公名之琦,镇江丹阳县人,万历甲辰进士。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不雨谓之亢     再:二,两个
B.行之不  辍:停止
C.父老数十辈韩子之庭请焉   造:前往
D.无是无民也 岁:岁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B.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C.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D.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甘霖亭是太守荆之琦为求雨所建,亭子建成十多天后雨就落下,十分灵验。
B.求雨得雨,平越太守张孟奇写诗赞美,当地的士绅都说写得好。
C.在惠州老百姓的盛情挽留和向朝廷申诉下,荆太守终于暂时留了下来。
D.亭子建成,人们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韩日缵对荆太守的歌颂之辞。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
(2)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诸石。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 东 山 记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吠。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皆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B.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C.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D.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亥指的是乙亥年,这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60年一个循环,如丙戊年。
B.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朔”也可引申为“开头”。如“朔”可指清晨,这是一天的开头。
C.传觞是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古人喝酒很有讲究,也衍生了很多游戏,如“流觞曲水”。
D.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
(2)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